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船政學堂
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船政學堂,又稱福建船政學堂、福州船政學堂或馬尾水師學堂,源自1866年(清同治五年)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禎於福建福州馬尾港所設的海軍學院。船政學堂最初稱「求是堂藝局」,是專門為福建船政培訓人材而設。學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國教習教授造船、航海等專業知識,畢業生中優異者更會被派往西歐各國深造。船政學堂被稱為中國海軍搖籃,除了是近代中國首家海軍及航海學院外,它亦是首家現代軍事學院,和首家現代專業院校。船政學堂的畢業生不少成為北洋海軍的高級將領外,部份亦成為中國近代的著名知識份子。船政學堂壹支為前學堂習造船、後學堂習航海;另壹支為繪事院、藝圃。前學堂、後學堂演變為海軍製造學校、海軍學校、海軍飛潛學校,1949年遷臺,現為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藝圃後改稱海軍藝術學校,以後又改名「福建省立高級航空機械商船職業學校」,延續至1949年後,1952年8月,因院系調整高航停辦,原有航海專業學生轉至「福建航海專科學校」(現大連海事大學);造船專業學生轉至「上海船舶工業學校」(現江蘇科技大學)。

Remove ads
歷史
自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鴉片戰爭起,中國在科技上落後於西方的現實逐漸明顯。必須學習西方技術以達「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想法亦漸為朝野所認同。以學習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於同治初年(1860年代初期)開始興起。1866年,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奏准於福建福州成立船政局,製造船艦及相關火砲等軍械。同年左宗棠調往陝甘總督,船政大臣由沈葆禎繼任。福建船政選擇在馬尾為基地,興建船塢及相關海軍設施,從歐洲聘請工匠及教習教授造船。在建造造船基地的同時,沈葆禎亦非常著重培養船政及海軍人材。故此在1866年同時成立「求是堂藝局」,招募年青人教育成造船或航海人材。首次考試由沈葆禎親自在1866年12月23日主持,考生多為清貧子弟,獲首名取錄之考生為嚴復。首屆60多名學生於1867年(清同治六年)2月於福州城內定光寺開始上課。
教授內容
1867年夏「求是堂藝局」搬至馬尾,1872年左宗棠的奏摺仍稱為「求是堂藝局」,分成法國與英國兩個學堂,向法國學習製造,向英國學習航海技術,形成「一局兩學堂」。後來因為「製造學堂」位於船政衙門之前,「駕駛學堂」位於衙門之後,所以又稱「前學堂」及「後學堂」。[1][2]前學堂教授造船、輪機及設計,後學堂教授航海及駕駛。學堂由外國聘用之導師教授,使用外語授課及用原文書本。造船方面學習法國,故此前學堂由法國導師教授,科目包括法文、幾何、數學、微積分、物理、機械等。航海則學習英國,故學堂由英國導師教授,科目包括英文、數學、幾何、天文、地理、航海理論等。而射擊、兵操、中文經史則為必修。由於學堂主辦者以及管理人員並不懂得海軍運作,也不知道怎樣培養海軍素質,聘請外教能力有限,該校並無足夠的海軍課程。
學堂學制為期5年,畢業後,前學堂學生派往船廠實習監工,後學堂學生則要上訓練艦實習駕駛。成績最優異者之後再被[3]送往歐洲學習,造船學生派往法德各大船廠,駕駛學生派往英國皇家海校深造後再入英國海軍任見習官。
中法戰爭後南洋艦隊損傷大半,正好北洋艦隊需要人才,李鴻章便把南洋艦隊的人力北調。而南洋艦隊的人員又都是從「馬尾」畢業的,在這種情況下,北洋艦隊清一色都是從「馬尾」訓練出來的人物。若說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以一人敵一國」,則黃海海戰便是「馬尾」「以一校、一級敵一國」了。
Remove ads
發展及影響
船政學堂自1866年一路開辦至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福建船政停辦為止,畢業生共628名。辛亥革命後,船政前學堂於1913年改為海軍製造學校,後學堂改為海軍學校,隸屬於海軍部。1926年,海軍製造學校與海軍飛潛學校(1920年設立)同時併入馬尾海校。
船政學堂初年要求嚴格,教授內容學、術並重,在當時的中國是最為現代化、最為西化的學校。其後各地先後成立的海軍院校,俱以船政學堂為模式。清政府在1888年創設北洋海軍,所用之人材幾乎全部來自船政學堂。除了提督丁汝昌並非海軍出身,北洋海軍各艦管帶、幫帶,自總兵以下都是來自船政學堂。當中尤以船政學堂第一屆尤為人材輩出,以至史學家唐德剛稱中日黃海海戰為「以一校一級戰一國」。就算到了民國成立後的中國海軍,仍然存在的福建派別,亦是出於船政。
法國參將日意格認為此校的學生智力高,有熱情,十分優秀。並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學會了法語、英語、幾何、天文、數學和船舶等大量知識,大大超乎預期。[4]
英國海軍軍官壽爾評論此校學生:
「他們是虛弱孱小的角色,一點精神或雄心也沒有,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巾幗氣味。……下完課,他們只是各處走走發呆,或是做他們的功課,從來不運動,而且不懂得娛樂。大體來說,在佛龕里被供著,要比在海上警戒,更適合他們。」
他發現學生們「不喜歡體力勞動,因為怕弄髒手指」,連常規海軍軍校需要的爬桅杆訓練也不願意做。[3]
歷屆畢業生
馬尾船政前後兩學堂歷屆畢業生,共畢業學生659名。
- 前學堂
- 後學堂駕駛班
- 後學堂管輪班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