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科爾沁大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科爾沁大妃、科爾沁大嬤嬤[1],姓不詳,名袞布(蒙古語:ᠭᠣᠮᠪᠣ,西里爾字母:Гомбо),稱袞布福晉。後金時期科爾沁部莽古思貝勒之妻,孝端文皇后和敬孝義皇后之生母。女婿皇太極冊封她為扎薩克布顏圖福晉(蒙古語音譯),或稱和碩瑚圖靈阿福晉(滿語音譯),即和碩福妃。
生平
明萬曆二十八年 (1600年) 四月十九日,她生下哲哲。後來,哲哲成皇太極的中宮福晉。滿文文獻中,稱她為amba mama(漢語直譯為大媽媽[2]、大嬤嬤[1],意譯為大祖母[3])。莽古思的兒媳,即寨桑的妻子博禮與她相對時,被稱為ajige mama(小媽媽、小嬤嬤)、科爾沁次妃。
丈夫莽古思在1623年至1626年間逝世。依蒙古習俗,她被丈夫的孫子,即寨桑之子索諾木收繼。索諾木隨皇太極出征,死於己巳之變。兩人至少育有一子兩女,即達哲、敬孝義皇后和奇塔特[2],亦或有未被記錄的兒子。天聰七年(1633年)四月,科爾沁大妃、科爾沁次妃(小嬤嬤)、侄子烏克善和滿朱習禮夫婦朝見皇太極。皇太極對她極為禮遇「彼此相迎,以丈母禮,先見大嬤嬤、次見小嬤嬤。[1]」此次朝見中,多鐸在五月初六日向皇太極求娶大妃之女,即達哲[2]。同時,皇太極的三個女兒中,大妃為兒子奇塔特求娶長女,即馬喀塔。最終是皇太極與哲哲所生的第三女與奇塔特定親。五月八日,因舉行多鐸和達哲的定親禮,皇太極在大妃駐所舉辦盛宴;五月十一日,大妃為奇塔特和第三女的定親禮而向皇太極進獻宴席[1]。
天聰九年(1635年),另一個女兒敬孝義皇后嫁給多爾袞。研究者認為,多鐸和多爾袞兩兄弟藉助與大妃女兒的婚姻與同父異母的皇太極建立了更為親密的聯繫。清兵入關後,清朝官方受儒家倫理的影響,對科爾沁大妃被收繼一事有所忌諱,故對資料進行刪改,造成相關資料混亂[2]。
崇德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皇太極冊封岳父莽古思為扎薩克布顏圖親王,冊封岳母袞布為扎薩克布顏圖福晉[4]。日後文獻中稱謂是和碩胡圖靈阿福晉[5],漢文即和碩福妃。崇德八年(1643年),科爾沁大妃和科爾沁次妃等為祝賀軍事勝利抵達盛京城,未及皇太極逝世,參加葬禮[6]。
順治二年九月十四日,科爾沁部和碩福妃袞布、和碩賢妃博禮、和碩卓里克圖親王吳克善、多羅巴圖魯郡王滿珠習禮夫婦進京朝見順治帝。攝政王多爾袞和輔政王濟爾哈朗等以下,梅勒章京等以上須在齊化門迎接他們。同年九月十六日,和碩福妃、和碩賢妃,以及和碩卓里克圖親王吳克善等入宮行朝見禮。順治帝為他們舉行了兩次筵宴。和碩福妃、和碩賢妃和桑噶爾齋舅母等女眷由固倫額真福晉哲哲接待[5]。
Remove ads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