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孝端文皇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孝端文皇后滿語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ᡩᠣᡵᠣᠩᡤᠣ
ᡤᡝᠩᡤᡳᠶᡝᠨ
ᡧᡠ᠌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
穆麟德轉寫hiyoošungga doronggo genggiyen šu hūwangheo;1600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滿語ᠵᡝᠵᡝ穆麟德轉寫jeje[1]:159)。清太宗皇太極的國君福晉。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科爾沁大妃袞布之女。她是孝莊文皇后海蘭珠的姑姑,並且為成吉思汗二弟拙赤合撒兒的十八世孫女。

快速預覽 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姓 ...
Remove ads

生平

萬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2](1600年5月31日),博爾濟吉特氏出生於科爾沁部。哲哲一名出於《滿文老檔》原檔記錄,乾隆帝避諱之故,下令以白紙貼蓋,兩百年未外傳[3]:478—479。哲哲的原文為(滿語ᠵᡝᠵᡝ穆麟德轉寫jeje),是滿語從蒙古語引入的借詞,意為「姐姐」[1]:159。同時代女性有類似稱呼[a],非傳統蒙古族人名。當代作者稱她的蒙古名是額爾德尼琪琪格[b],但未提供來源[4]

其父莽古斯是科爾沁部首領之一,亦是最早與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結盟的蒙古部落首領。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虛歲十五的哲哲遠嫁給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當時,後金尚未正式建國,而貴族奉行一夫多妻多妾制,諸妻皆可稱福晉。迎娶之際,皇太極率領部下從赫圖阿拉城(今遼寧省新賓縣滿族自治縣永陵鎮)出發,北行三百餘里到達輝發部(今吉林省輝南縣境)扈爾奇山城,在此殺牛宰羊舉行隆重的迎親儀式和結婚儀式。

天命元年(1616年),後金建國,丈夫皇太極亦受封貝勒。天命十年(1625年),哲哲生下皇太極次女馬喀塔;同年,哲哲的一位侄女布木布泰 (即孝莊文皇后) 亦嫁給皇太極為福晉。

天命十一年(1626年),丈夫皇太極繼承汗位。此前,努爾哈赤的後宮中,除諸福晉外,阿巴亥稱大福晉。但皇太極登基初期,無後宮詳細資料。僅知在天聰六年(1632年)二月之前,皇太極冊立了中宮福晉和西宮福晉[5],中宮福晉極有可能是哲哲。天聰七年(1633年)四月,其母科爾沁大妃(大嬤嬤)、嫂子科爾沁次妃(小嬤嬤)、侄子烏克善滿朱習禮夫婦來朝。丈夫皇太極對其母家極為禮遇,「彼此相迎,以丈母禮,先見大嬤嬤、次見小嬤嬤。」此時,她被稱為汗妻大福晉[6]。大福晉是否是正式的冊封,無法考證。

天聰八年(1634年),哲哲的另一個侄女海蘭珠再嫁皇太極,姑侄三人同嫁一夫。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皇宮崇政殿內舉行豋基儀式並改國號為清;七月初十日為五位后妃舉行冊封大典,立清寧宮正宮大福金哲哲為清寧宮中宮國君福金 ,統管後宮一切事務。在冊封大典上皇太極授予哲哲象徵皇后地位的冊文,金印還有儀仗等等。以顯示她的地位和威嚴。

崇德元年八月十六日,哲哲所出的察哈爾公主馬喀塔入清寧宮見她,固倫額駙額哲依和袞定古希喇嘛不曾起立,皇太極稱額駙年幼無知,免去其罪,袞定古希喇嘛則被貶作果莽綽爾濟喇嘛的使令;八月二十二日,察哈爾公主及固倫額駙額哲依要離開,皇太極便帶同國君福晉、西大福晉、西側福晉率領和碩福晉等命婦及文武各官,在巳刻出地載門,至十里外舉行大宴。和碩鄭親王夫婦在禮畢後,迎送察哈爾公主夫婦離開。十一月初二日,哲哲所出的察哈爾公主馬喀塔又再回京,皇太極命睿親王、豫親王率領大臣去迎接公主;十一月初三日,清寧宮國君福晉、麟趾宮貴妃、永福宮莊妃率領諸王、貝勒之福晉及諸大臣之妻,在十里外舉行大宴迎接公主他們入城;十一月初四日,察哈爾公主進獻琥珀素珠、嵌綠松子石青金石轡鞧對等物。崇德五年,皇太極偕國君福晉、諸妃去察哈爾公主所在地行獵;同年十月,額哲依夫婦回京探親。

崇德二年七月,哲哲逝世多年的父親莽古斯以「皇后之父」的身份被皇太極追封為扎薩克布顏圖親王(和碩福親王),立碑於墓。母親科爾沁大妃袞布以「皇后之母」受封為扎薩克布顏圖福晉(和碩福妃)。命大學士范文程等冊封。

順治元年八月,丈夫皇太極去世後以國禮焚化梓宮及安葬山陵時,在康熙版《世祖章皇帝實錄》中,這兩天的活動似均以哲哲領銜,為完善制度位份稱其當時已為「中宮太后」;而乾隆版《世祖章皇帝實錄》則改以攝政和碩鄭親王領銜,刪減大部分「皇太后」哲哲的內容。九月,她與順治帝生母布木布泰被迎至北京[2]

由於清朝初年後宮的尊封與位號制度仍相當混亂,除了嬪妃間的等級位號的不明確,也尚未正式使用「皇太后」的尊號,因此哲哲作為順治帝嫡母,在生前並未被尊封為「皇太后」,如初修本的《世宗章皇帝實錄》中,稱哲哲為「中宮太后」;順治朝滿文版的《內國史院檔》等史料記載蒙古進貢物品給哲哲抑或蒙古親貴入宮時,稱哲哲為國君福晉、固倫額真福晉,而和碩特汗國的顧始合罕哈屯在順治初年曾寫了一封信給哲哲,信中就寫有「獻給國君哈屯」的字眼。滿文祭文內順治帝對哲哲的稱呼則為「母親國君福金」。因此文獻中稱哲哲為皇太后,皆為後世所修飾[2]

雖然哲哲在順治朝並無正式遵封皇太后的記錄,但哲哲實際擁有皇太后地位權力;而順治帝的生母莊妃,要一直到哲哲去世後才被正式的尊封為皇太后,在此前莊妃仍保持先皇妃嬪身份。

順治二年九月十四日,其母科爾沁大妃(和碩福妃)、嫂子科爾沁次妃(和碩賢妃)、侄子滿朱習禮的妻子多羅格格桑噶爾齋國舅夫婦進京朝見順治帝,母親、嫂子及桑噶爾齋舅母等女眷由固倫額真福晉哲哲在所住宮室接待。九月二十日,皇宮內再次為母親、嫂子等舉行筵宴,依舊是由固倫額真福晉哲哲招待。

順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5月28日),哲哲在北京紫禁城內病逝,享年五十一歲(虛歲)。初祭、大祭等喪葬禮儀與清太宗之例相同。順治七年二月丁亥,上尊諡曰:孝端正敬仁懿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二月戊子,奉移梓宮於昭陵雍正乾隆兩朝累加諡,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2]

Remove ads

女兒

孝端文皇后生有三個女兒。

更多資訊 姓名, 封號、諡號 ...

注釋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