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稷山文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事件經過
2006年3月,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人大法工委主任楊秦玉、縣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南回榮兩人一起去稷山縣農機局局長薛志敬家中串門和聊天,當他們三人談到稷山縣的土地買賣問題時,義憤填膺,因為縣政府以打造「稷山標誌性建築」的名義徵收了農民的土地,背地裡賣給房產商開發房地產,三人一致認為是縣委書記李潤山不負責任、不講誠信,決心把李潤山執政時期的諸多社會問題寫成文字內容,向上級舉報。[1][2]南回榮擔任主筆,薛志敬和楊秦玉擔任潤色和修改。[1][2]
經過10多天的時間,楊秦玉、南回榮、薛志敬寫成《眾口責問李潤山》,並且以匿名的方式在文末署名。[1][2]為防止被人察覺,三人在侯馬市打字複印了40份,並且在侯馬市郵寄給運城市委書記、市長,稷山縣四大班子、稷山縣各局辦部分領導,共計37份。[1][2]
又過了10多天之後,稷山縣的警察將三人逮捕。[1][2]7月19日,紀檢委辦案組對楊秦玉、南回榮、薛志敬說:「你們犯了嚴重錯誤,要深刻地寫檢討,這是最後的機會。」,並且責令三人寫檢討書。[1][2]而稷山縣公安局局長則說:「舉報信不但是對李書記個人的攻擊,而且是對稷山大好形勢的攻擊。」[3]
8月2日,縣委副書記兼紀檢委書記董旭光主持「全縣幹部警示教育大會」,楊秦玉、南回榮二人當眾五百多人講話檢討,隨後開除黨籍、撤銷一切職務。[1][2]8月8日,稷山縣檢察院用「誹謗罪」公訴楊秦玉、南回榮。[1][2]8月21日,稷山縣人民法院判決出示:楊秦玉和南回榮犯「誹謗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3年。[1][2]縣委書記李潤山對《民主與法制時報》說,二人判決是自己「寬宏大量」的結果。[1][2] 9月3日,三人在太原市取保候審。[1][2]年底,薛志敬被政府免掉一切職務。[1][2]
2007年4月25日,縣委書記李潤山被稷山縣人大授予「人民公僕」榮譽稱號。[1]後來升遷。5月15日,「薛志敬誹謗案」在稷山縣開庭審理。[1][2]
Remove ads
文章內容
文章以四問的打油詩開頭。
“ | 首問書記李潤山,朝令夕改為哪般? 二問書記李潤山,為啥引資遭禍端? 三問書記好威風,總統套間辦啥公? 四問書記財力漲,為何工資老不動?[2] …… ——稷山笨嘴笨舌人[2] |
” |
社會輿論
- 《南方周末》專文《被「誹謗」官員免職後悄然升遷》:「從重慶『彭水詩案』、山西『稷山文案』、山東『高唐文案』,到河南『靈寶帖案』,當事官員被處以短暫的黨紀政紀處分後,紛紛繼續升遷之路,而被他們追捕的當事人,至今仍生活在恐懼之中。」[4]
- 《南都副刊》專文《縣委書記,青天大老爺》:「看官,這個事情,可不僅僅是某個書記霸道。那是百年轉型中傳統的統治思想和現代公民意識的衝突。」[3]
Remove ads
同類案件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