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七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七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複賽和決賽於2008年7月8日至8月1日首次在中國湖南舉行,本屆比賽的口號是:激情奧運 快樂漢語;在北京奧運前夕於湖南衛視對外播出,來自全球的110名選手經過4場複賽和三場現場直播的決賽,最終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歐莉蓮(Lillian Okoye)獲得總冠軍,來自菲律賓亞典耀大學的盧文龍(Lopue Emilio JR)和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的甘澤塵(Andrew Brenton Gibb)分獲一等獎。
比賽
主持人:
評委:
Remove ads
比賽賽制:110名選手兵分三路,達到杭州、張家界、西安三地進行文化體驗。三個體驗組將通過連續三場複賽,每組選出15名優勝者競爭決賽入場券。首輪:比賽中每5至6人分為一組進行演講比賽,每組評委分數最高的選手直接晉級,剩下的待定選手由首輪評委分數和賽前的
過橋比賽[2]得分相加,前三名的選手直接晉級。次輪:之前得分4-13名選手依次進行才藝表演,由現場200名觀眾打分,分數排名前5的晉級。
Remove ads
比賽賽制:首輪:45名選手分為9組進行演講比賽,每組得分最高的選手直接晉級。次論:剩下所有待定選手前18名依次選題作答,回答正確加分、回答錯誤扣相應分數,前9名晉級。剩下的27名選手第二天參加過橋比賽,有6名選手可以憑藉優秀的表現復活重新回到比賽舞台。
決賽第一場[6]
比賽賽制:首輪:24名選手分為四組進行模擬職業表演,每組評委分數最高的選手直接晉級。次輪:待定的20名選手中排名前6的選手直接晉級,剩下的14名選手第二天參加過橋比賽,有2名選手可以憑藉優秀的表現復活[7]重新回到比賽舞台。
Remove ads
決賽第二場[8]
比賽賽制:12名選手分為兩組經過一周的拜師學習後進行匯報表演,由評委平均分和現場觀眾平均分相加,總分最高的5名選手晉級。剩下的7名選手第二天參加過橋比賽,有1名選手可以憑藉優秀的表現復活重新回到比賽舞台。
Remove ads
比賽賽制:首輪:6名選手分為兩組分別兩組,進行「學好漢語興趣與勤奮哪個重要」為辯題的辯論會,評委為其評分。次論6名選手將分為四組進行舞台劇的演繹,將由現場的觀眾評分。得分最高的選手獲得第七屆漢語橋的總冠軍,2、3名獲得一等獎,4、5、6名獲得二等獎,進入決賽的剩下18名選手獲得三等獎。
Remove ads
最佳口才獎:崔裕珉(CHOI YOO MIN)
最佳風采獎:尹雪野(SOL YA YUN)
最佳人氣獎:李慕白(DONALD NEWMAN)
優秀口才獎:阿麥(MATTHEW COLEMAN)
優秀表演獎:劉君磊(VALENTIN FLOQUET) 娜佳、維拉(NADIIA REKEDA、VIRA REKEDA)
優秀風采獎:菊田洋士(YOJI KIKUTA) 大為(DAVID SHALOM ENTES)
優秀創意獎:詹凱明(JAMES LARKINS KETT) 李光福(PHIRAPHON ONGATRAKUDON)
註解與質疑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