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76屆坎城影展

2023年戛纳电影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76屆坎城影展
Remove ads

第76屆坎城影展於2023年5月16日至5月27日在法國坎城節慶宮舉辦[1]。評審團主席由瑞典導演魯本·奧斯倫擔任[2]。法國導演麥雯的新作《杜巴利伯爵夫人》被選為開幕片[3]。美國導演彼得·孫執導的動畫電影《元素方城市》被選為閉幕片[4]

快速預覽 開幕影片, 閉幕影片 ...
Remove ads

評審團

正式競賽[5]

一種注目[6]

金攝影機獎[7]

  • 法國 安娜伊·德慕絲提:演員。(評審團主席)
  • 法國 拉斐爾·佩松納茲法語Raphaël Personnaz:演員。
  • 法國 娜塔莉·杜蘭法語Nathalie Durand:攝影。
  • 法國 米蓋·巴奇法語Mikael Buch:導演、編劇。
  • 法國 蘇菲·弗里利:TITRAFILM首席執行官。
  • 法國 尼古拉斯·馬卡德:雜誌主編。

短片競賽/電影基石[8]

獨立評審團

國際影評人週[9]

金眼睛獎[10]

  • 美國 克絲汀·強森英語Kirsten Johnson:導演、攝影。(評審團主席)
  • 法國 艾洛絲·貝克特法語Ovidie:作家、導演、演員。
  • 加拿大 蘇菲·佛雪法語Sophie Faucher:演員。
  • 莫三比克 佩德羅·皮門塔:導演。
  • 法國 讓-克勞德·拉斯皮恩加斯法語Jean-Claude Raspiengeas:影評人。

酷兒棕櫚獎[11]

  • 美國 約翰·卡梅隆·米切爾:導演、演員、作家。(評審團主席)
  • 菲律賓 伊莎貝爾·桑多瓦爾英語Isabel Sandoval:導演、演員。
  • 法國 露易絲·謝維洛特法語Louise Chevillotte:演員。
  • 比利時 澤諾·格拉頓:導演。
  • 法國 賽德里克·蘇奇瓦利:影評人、策展人。

官方單元

正式競賽

以下電影被選定為競賽片,並依首映日期排序,可角逐最高榮譽金棕櫚獎[12][13]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 表示為導演的首部長片,可角逐金攝影機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棕櫚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Remove ads

一種注目

以下電影入選為一種注目,並依首映日期排序,可角逐該單元最高榮譽最佳影片獎[14][15]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 表示為導演的首部長片,可角逐金攝影機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棕櫚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短片競賽

在4,288部提交影片中,以下短片被選定為競賽片,可角逐短片金棕櫚獎[16]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棕櫚獎

電影基石

以下16部參賽作品(14部實景真人短片和2部動畫短片)從全球電影學院提交的2,000部作品中選出。包括摩洛哥在內的來自4大洲的13個國家首次入選[17]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棕櫚獎

非競賽片

以下電影被選為非競賽片[18][19][20][21][22]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 表示為導演的首部長片,可角逐金攝影機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棕櫚獎

坎城首映

以下電影被選為坎城首映[23][24]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棕櫚獎

特別展映

以下電影被選為特別展映[25][26][27][28]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棕櫚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坎城經典

以下電影被選為坎城經典[29]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海灘放映

以下電影被選為海灘放映[30]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平行單元

導演雙週

以下電影被選定為導演雙週單元[31]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 表示為導演的首部長片,可角逐金攝影機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棕櫚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國際影評人週

以下電影被選定為國際影評人週單元[32]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 表示為導演的首部長片,可角逐金攝影機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棕櫚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ACID

以下電影被選定為ACID單元[33]

更多資訊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獎項

官方獎項[34]

正式競賽

金攝影機獎

短片競賽

  • 短片金棕櫚獎:《二十七》– 弗洛拉·安娜·布達
  • 特別提及獎:《撞窗之鳥》– 貢納爾·馬丁斯多蒂爾·施呂特

一種注目

榮譽金棕櫚

電影基石

  • 首獎:《挪威後裔》– 瑪琳·艾蜜莉
  • 二獎:《下水洞》– 黃惠仁
  • 三獎:《月亮》– 扎納布·瓦克里姆

會外獎項

費比西獎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導演雙週

國際影評人週[38]

  • 影評人週大獎法語Grand prix de la Semaine de la critique:《虎紋少女》– 余修善
  • 評審團法式觸動獎:《屋內下雨》– 帕洛瑪·塞爾蒙-戴法語Paloma Sermon-Daï
  • 明日之星獎:約萬·吉尼奇 -《失去的國度法語Lost Country
  • 短片發現獎:《波萊羅》- 南斯·拉博德-喬達
  • 發行資助獎:Pyramide Distribution(發行商) -《真主保佑一個男孩》- 阿姆賈德·艾爾·拉希德
  • SACD獎法語Prix SACD du Festival de Cannes:《欣喜若狂法語Le Ravissement》- 伊里斯·卡爾滕貝克
  • Canal+短片獎:《波萊羅》- 南斯·拉博德-喬達

金眼睛獎

酷兒棕櫚獎

法蘭索瓦·夏萊獎

坎城原聲帶獎

高等技術委員會獎

狗狗金棕櫚獎

蕭邦獎

公民權益獎

積極電影獎

法國藝術院線聯盟電影藝術與隨筆獎

皮埃爾·安熱尼尤獎

  • 皮埃爾·安熱尼尤獎:巴瑞·艾克洛德英語Barry Ackroyd

紀錄

  • 蒙古電影首度入選坎城影展官方單元。[39]
  • 余修善執導的《虎紋少女》獲得國際影評人週大獎,是為馬來西亞電影首度在坎城影展獲獎,亦是東南亞導演首度獲得國際影評人週大獎。[4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