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2007年美國影藝學院頒發典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7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是美國影藝學院旨在獎勵2006年最優秀電影的一場晚會,於太平洋時區2007年2月25日下午17點30分(北美東部時區晚上20點30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好萊塢的杜比劇院舉行,共計頒發了24座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晚會通過ABC在美國直播,由勞拉·澤斯金擔任製片人,路易斯·J·霍維茨導演,女演員艾倫·狄珍妮首次擔任主持人[9]。兩個星期前的2月10日,另一位女演員瑪吉·吉倫哈爾在比佛利山的比佛利山威爾希爾酒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10]。
《神鬼無間》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和導演在內的四項大獎,是這個夜晚的最大贏家[11][12]。其它獲獎電影包括勝出三項的《羊男的迷宮》,獲獎兩項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夢幻女郎》和《小太陽的願望》,以及勝出一項的《火線交錯》、《潁州的孩子》、《丹麥詩人》(The Danish Poet)、《快樂腳》、《最後的蘇格蘭王》、《來自硫磺島的信》、《竊聽風暴》、《凡爾賽拜金女》、《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黛妃與女皇》和《西岸故事》(West Bank Story)。晚會的電視直播平均吸引了近四千萬美國觀眾收看。
Remove ads
獲獎和提名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於2007年1月23日由學院主席希德·甘尼斯(Sid Ganis)和女演員莎瑪·海耶克一起在比佛利山的山繆·高德溫劇院公布[13]。《夢幻女郎》以8項提名領跑,《火線交錯》以7項緊隨其後[14]。截至2014年,《夢幻女郎》仍然是僅有的一部獲提名數量最多,但其中卻沒有最佳影片獎提名的電影[15]。
獲獎名單在2007年2月25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公布[16]。獲影帝提名的彼得·奧圖仍然未能獲獎,成為從未勝出演員中獲提名次數最多的一位[17]。獲女配角獎的珍妮佛·哈德森成為歷史上第十五位憑電影處女作獲獎的演員[18]。《不願面對的真相》插曲「I Need to Wake Up」成為第一首獲原創歌曲獎的紀錄片插曲[19]。








獲獎作品列在最上方一行,並且右側會附上‡符號:[20]
Remove ads
- Ray Feeney
頒獎和表演嘉賓
以下人士出場頒發了獎項或表演節目:[23]
Remove ads
典禮資訊

由於之前幾屆頒獎典禮收視率有所下滑,美國影藝學院試圖對節目作出變革,重燃觀眾對提名電影的興趣。2006年9月,學院選擇製片人勞拉·澤斯金負責本屆晚會的製作,這也是她第二次擔任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製作人[24]。近三個月後,曾在2001至2005年間三度主持黃金時段艾美獎的女演員艾倫·狄珍妮獲選成為頒獎典禮的主持人[25]。澤斯金在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表示,她是因為相信狄珍妮一定能夠在節目收視率上有所助益而做此決定的,她在各個族群中都吃得開,也受到很大範圍觀眾群的青睞。學院主席甘尼斯也稱讚狄珍妮精力充沛,既聰明又爽朗[26]。
美國影藝學院將這個夜晚的主題定為電影對白的慶典[27]。為了配合這一主題,廣告代理商「TBWA\Chiat\Day」設計了晚會的官方海報,其上包含有75句來自不同奧斯卡提名和獲獎電影中的台詞[28]。電影人史派克·李製作了一段預告片,其中展示了許多紐約周邊平常百姓把一些知名電影台詞脫口而出的情景[27]。晚會期間播放了導演南希·梅爾斯製作的一段影片片段,其中向劇作家的工作致敬,對他們在電影事業中的貢獻表示敬意[29][30]。
電視直播期間,美國前副總統,環保活動人士阿爾·戈爾和獲男主角獎提名的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宣布,學院將在頒獎典禮中融入多項有關環境和生態意識的內容[31]。由法蘭克·韋伯(Frank Webb)和馬修·懷特(Matthew White)設計,供頒獎嘉賓和獲獎者在後台休息的《建築文摘》(Architectural Digest)演員休息室中,就包含有多項環博爾特色,例如用回收塑料瓶製作的地毯,沒有使用任何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染料繪製的牆壁等[32]。其他環保方面的舉措還包括:使用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向晚會嘉賓提供運輸服務,利用回收紙製作選票和邀請函,在主席大廳提供的膳食配備的是可重複使用的盤子和可生物降解的餐具[33]。
另外還有多人參與了頒獎典禮的製作。威廉·羅斯(William Ross)擔任晚會的音樂總監[34]。J·麥可·里瓦(J. Michael Riva)設計製作了新的舞台和布景[35]。配音演員唐·拉方丹(Don LaFontaine)和吉娜·塔特爾(Gina Tuttle)一起獲聘成為頒獎典禮的電視廣播員[36]。男演員葛瑞格·沃恩與《幸運》(Lucky)雜誌專欄作家阿利森·沃特曼一起在奧斯卡金像獎網站上主持每周一期的幕後影片部落格《奧斯卡之路》(Road to the Oscars)[4]。皮洛伯洛斯舞團成員現場表演了對獲提名電影片名及鏡頭加以詮釋的特別節目[37]。傑克·布萊克、威爾·法洛和約翰·C·萊利三位男演員表演了一段輕快的歌舞曲目,該曲目由導演賈德·阿帕托和作曲家馬克·施艾曼(Marc Shaiman)共同創作,對奧斯卡金像獎不重視喜劇的現象加以嘲諷[38]。音效合唱團經音樂家史蒂夫·西德維爾(Steve Sidwell)指揮,在現場播放一段經典電影蒙太奇時表演了一段嗓音音效[39]。晚會開場時播放了一段由紀錄片導演埃洛·莫里斯製作的片段,其中有多位獲得提名的電影人對提名的意義加以探討[40]。義大利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製作了一段向過去獲得過外語片獎電影致敬的片段[41]。電影製作人麥可·曼還製作了一段從電影中了解美國社會生活的影片片段[42]。
Remove ads
截至1月23日提名公布時,全部5部獲最佳影片獎提名電影的總計票房收入為2億4365萬2345美元,平均每部4873萬零469美元[43]。其中《神鬼無間》以1億2175萬6022美元位居榜首,其後分別是收入5959萬4615美元的《小太陽的願望》,進帳3586萬8000美元的《黛妃與女皇》,收入2383萬8933美元的《火線交錯》和進帳259萬4775美元的《來自硫磺島的信》[43]。
在2006年美國電影票房50強中,有9部電影獲得了共計29項提名。其中《當幸福來敲門》(第12名)、《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第15名)、《穿著Prada的惡魔》(第16名)、《神鬼無間》(第17位》和《夢幻女郎》(第28位元)獲得了最佳影片、導演、動畫長片或是任意一項演員、編劇類獎項提名[44]。另外4部獲提名的電影分別是《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冠軍)、《Cars》(亞軍)、《超人再起》(第6名)和《快樂腳》(第8名)[44]。
Remove ads
本場晚會所獲媒體評價褒貶不一。一些媒體的評價較為負面,例如《舊金山紀事報》的提姆·古德曼哀嘆節目漫長而平淡,臃腫且無聊。他指出,人們收看奧斯卡頒獎典禮時往往期待看到流行且單刀直入的幽默,但主持人狄珍妮的幽默風格卻是含蓄且散漫的,所以不符合觀眾的預期[45]。《丹佛郵報》(The Denver Post)電視評論員喬安妮·奧斯特魯夫(Joanne Ostrow)則認為,這總體上是一場「無害且讓人愉快」的晚會,「但卻幾乎完全沒有興奮點,狄珍妮忘記了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的首要原則:這不是真的讓你來主持。好萊塢最盛大的夜晚(也是電視上第二盛大的夜晚,僅次於超級盃)應該是一場電影的慶典」[46]。《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湯姆·謝爾斯(Tom Shales)認為狄珍妮的表現還過得去,但批評節目總體進展緩慢,節奏有欠連貫,並且時間實在太長,感覺就是一種折磨[47]。
其它媒體對節目的評價更為正面。《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亞歷山德拉·史丹利(Alessandra Stanley)稱讚了主持人的表現,稱她「(雖說)臉皮甚厚,但心地善良,遠不像去年的喬恩·史都華和2005年的克里斯·洛克那麼尖酸刻薄。」史丹利還稱,狄珍妮的主持風格給這個花哨的周日帶來了星期五的休閒感[48]。《聖路易斯郵報》(St. Louis Post-Dispatch)電視評論員蓋爾·潘寧頓(Gail Pennnington)稱讚主持人狄珍妮和製片人澤斯金把這個夜晚變成了「一場樂觀的慶祝活動,也是多年來最具娛樂性的奧斯卡頒獎典禮」[49]。《洛杉磯每日新聞》(Los Angeles Daily News)電視欄目主編戴夫·克朗克(Dave Kronke)對主持人的表現予以高度評價,稱她在段子上選材上佳,態度和藹可親,讓這個夜晚不僅成為獲獎者的慶祝活動,更令所有提名人都能夠樂在其中[50]。
本屆頒獎典禮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其播出時段里平均有3992萬觀眾收看,與前一年相比提高了2.5%[51][52],而所有曾觀看部分時段節目的觀眾總數則估計有7672萬[8]。從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資料看,節目的表現也好過去年,吸引了23.6%的人群收看,收視率達到38.86%[53]。此外節目也在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群中收穫了14.18 / 33.71的收視率,這意味著全美所有18至49歲年齡段人群里有14.18%觀看了頒獎典禮,而當時有看電視的該年齡段觀眾群中則有33.71%選擇收看這個節目[54]。
2007年7月,頒獎典禮獲得了第59屆黃金時段艾美獎的9項提名[55],並在兩個月後贏得了最佳藝術指導獎和最佳音樂指導獎[56][57]。
紀念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年一度的「紀念」致敬環節旨在紀念過去一年中逝世的業內人士,本場晚會上的這一環節由女演員茱蒂·佛斯特引出,紀念了以下人士:[58]
|
紀念影片播放前,福斯特還短暫地懷念了兩星期前剛剛去世的選角導演,奧斯卡獎得主蘭迪·斯通[59]。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