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筑波市
日本茨城縣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筑波市(日語:つくば市/つくばし Tsukuba shi */?)是位於日本茨城縣南部的都市,以坐落於此的筑波科學城(筑波研究學園都市)為人熟知,集中了筑波大學、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國土地理院等多個學術與研究機構。目前亦獲日本政府指定為業務核都市與國際會議觀光都市。截止至2024年11月1日的統計數據,筑波市人口達到260,083人,人口密度為917人/平方公里;全市面積為283.72平方公里。




筑波市距離東京都心約50公里,與東京都心之間透過筑波快線連接。筑波科學城以外的地域,分布著農業用土地、山林和村落。筑波山位於筑波市附近,以蟾蜍形狀的筑波山神社而聞名。
Remove ads
語源
完成於721年的地方志《常陸國風土記》,指出「筑波」之名乃來自於一名叫筑簞命(筑箪命)的貴族。[1]據書中記載,筑波曾被稱為紀國(紀の国),受崇神天皇管治。來自采女氏的筑簞命被任命為國造,他對自己名留青史有著強烈的欲望,故將此地更名為Tsukuha,亦即今日發音為Tsukuba的筑波。[1]這一描述或不符史實,因崇神天皇如今被認為系傳說人物,但至少證實「筑波」之名自古代起已被使用。[來源請求]
歷史
筑波市成立於1987年,由茨城縣筑波郡的谷田部町、大穗町、豐里町,以及新治郡的櫻村合併而成。1988年與2002年又將筑波郡的筑波町、以及稻敷郡的莖崎町併入。
今筑波市境內原為廣大的農村地帶,至1960年代在此開發筑波科學城,為日本國內最大的科學研究基地,連帶促使筑波市的形成。筑波科學城代表了當今世界上,為促進科學發現所作的最大規模的努力。都市以其他新市鎮和科學發展成果為藍本,包括巴西利亞、新西伯利亞的學院城、貝塞斯達和帕羅奧圖。
自1960年代始,該地方便被規劃為開發區域。市中心、筑波大學和46處基礎科學研究實驗室的建設於1970年代起步。按照1970年實施的《筑波研究學園城市建設法》,在此市推進了國家的研究機關的建設,並有許多民間研究機關設於此地。市中心部的研究學園地區,為正式的計劃城市,因此區內的幹線道路網、下水道道、公園及住宅等呈現整齊的棋盤狀。至1980年代都市得以啟用,投入到為科研服務中。法定的地方自治團體於1987年成立。至2000年為止,都市內60處國家級研究機構和2所大學坐落在5個不同的功能區域內:高等教育和訓練區、建築研究區、物理科學和工程研究區、生物和農業研究區,及公共設施區。這些區域被超過240所私人研究機構環繞。其中最為傑出的機構當屬日本產業綜合技術研究所(AIST, 覆蓋全國的國家級研究所)、筑波大學(1973年成立,前身為東京教育大學)、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日本電工實驗室、日本機械工程實驗室,以及日本國家材料和化學研究院。都市富有國際氛圍,約有來自多達90個國家的3000名外國學生和研究者生活在筑波。
過去數十年中,日本將近一半的公共研發資金預算被用於筑波區域內的機構。由此處的科學家作出的重大科學突破包括超導體材料分子結構的特性、隨光線變化改變導電率的有機光學膠片,以及超高壓壓力室。筑波已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政府在基礎研究上與產業界合作的基地。地震安全、環境退化、道路研究、發酵科學、微生物學和植物遺傳學等都是是有著緊密公私合作關係的廣域科研課題。
筑波承辦了1985年世界博覽會。現以城市公園中的一枚全尺寸火箭作為紀念。筑波世博會的亮點包括了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輪Technocosmos(85米)。[2]
在2011年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中,被從事故影響區域疏散的居民報告指筑波當局拒絕他們進入市內的庇護所,除非他們能夠出具福島當局的證明確保其「無輻射」。[3]
2012年5月6日,筑波受到龍捲風襲擊,造成大量設施嚴重損毀,約20000居民無電力供應。風暴造成了45人受傷,一名14歲男孩死亡。日本氣象廳將龍捲風評定為F-3級,成為襲擊日本的龍捲風中最高記錄。部分地區更錄得F-4級的破壞。 [4]
Remove ads
交通
2005年8月24日,名為筑波快線(簡稱「TX」)的鐵路開業。筑波快線由首都圈新都市鐵道運營,提供連接東京秋葉原站的快速服務——筑波站至秋葉原站間車程為45分鐘。
筑波快線同一區域內的巴士車站,提供前往附近城鎮和關東地方範圍內主要車站的城際交通服務。
最近的主要機場是40公里外的成田國際機場,有定期巴士服務連接(車程約為1小時40分鐘)。羽田機場則由每日往返於市中心和機場的巴士連接。茨城縣小美玉市新建的地區性機場有前往札幌、那霸、大阪和福岡的航線。
位於筑波市的研究機構
博物館
漢字名
筑波(つくば)是日本少數以假名而非日本漢字書寫的城市名稱之一。
名人
與筑波市相關的作品
國際關係
筑波市是以下城市的友好城市: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