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紅網牛肝菌

牛肝菌科小乳牛肝菌属真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网牛肝菌
Remove ads

紅網牛肝菌學名Suillellus luridus)亦名褐黃牛肝菌,俗稱見手青摸青菰等,是牛肝菌屬的一種真菌,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東部的落葉林地。該真菌通常在夏天和秋天出現。傘蓋為橄欖褐色,傘柄為紅色網狀,和別的牛肝菌一樣,在切開後變成藍色。不當食用會導致胃腸不適,甚至出現幻覺。該品種很容易與有毒的細網牛肝菌Boletus satanas)相混淆,後者的傘蓋為淺色。

快速預覽 紅網牛肝菌,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分類

紅網牛肝菌由德國生物學家雅各布·克里斯汀·謝弗Jacob Christian Schaeffer)於1774年描述,至今仍使用最初的名稱。[1]

化學成分

Thumb
菌蓋、菌管和菌柄的顏色來自於類胡蘿蔔素,而組織損傷時變成藍色則來自於雜色酸和絨蓋牛肝菌酸

紅網牛肝菌的揮發性組分主要是亞油酸,並也含有較少的的正丁醇異戊醇十五酸, 棕櫚酸亞油酸甲酯十七酸吡嗪類化合物可能是干蘑菇產生特殊氣味的原因。[2]菌體主要的固醇麥角固醇,還包含少量的衍生物[3]紅網牛肝菌的主要脂肪酸為亞油酸(占比53.4%)、油酸(24.1%)和棕櫚酸(10.2%)。精氨酸是濃度最高的游離胺基酸(96.9 μM/g乾重),其次是穀氨醯胺(9.7%)和丙氨酸(8.2%)。[4]

菌體的菌蓋、tube和莖的類胡蘿蔔素含量差別很大。菌蓋上部含有3.1 μg/g鮮重的類胡蘿蔔素,主要為β-胡蘿蔔素氧化物英語mutatochrome(占47%)、α-胡蘿蔔素-4-酮(40.2%)和δ-胡蘿蔔素英語δ-carotene(6.4%);tube中的主要類胡蘿蔔素(4.3 μg/g)主要為鏈孢霉黃素維基數據Q27107525(31.1%)、金黃質法語Auroxanthine(17.2%)、α-胡蘿蔔素-4-酮(17.1%)以及玫紅品英語rhodopin(15.8%);根(1.2 μg/g)則主要包含金黃質法語Auroxanthine(32.5%)、α-胡蘿蔔素-4-酮(19.9%)、β-玉米胡蘿蔔素英語Beta-Zeacarotene(18.5%)和玫紅品(11.4%)。[5]組織損傷時觀察​​到的顏色變化是由雜色乳牛肝菌酸絨蓋牛肝菌酸英語xerocomic acid引起的,這兩種酸在酶的作用下會被空氣氧化而顯藍色。[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