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紅鸛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鸛科
Remove ads

紅鸛,又名火鶴紅鶴,是紅鸛科(學名:Phoenicopteridae)鳥類的統稱,共有三屬六種。為一種大型水鳥,主要分布於非洲中南美洲,在印度南歐等部分亞熱帶地區也有分布,在溫帶與寒帶也偶有出現。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屬 ...
Remove ads

描述

一種大型涉禽。脖子長,常彎曲成S型。體高1至1.4公尺,翼展可達1-1.6公尺。通體長有潔白泛紅的羽毛。紅色並非紅鸛本來的羽色,而是來自其攝食的浮游生物所含的甲殼素。紅鸛的喙外型特別不同的是,上喙小於下喙。

繁殖時每隻雌鳥在小山丘狀的巢內只產下1枚卵,大小約78-90公釐[來源請求],115-140克重。孵卵期在27到31天之間。成鳥的性成熟期大約3-5年。

Thumb
在賽倫蓋蒂大草原一座小湖裡的一群紅鸛。

生活環境和分布

紅鸛生活在鹹水湖沼澤地帶和一些潟湖裡,主要靠濾食藻類浮游生物為生。有些紅鸛受魚的影響比較大,比如智利紅鸛只生活在沒有魚的湖裡,這是因為智利紅鸛的食物鏈分布較微量,魚類會削奪一部分紅鸛的食源。主要分布在印度非洲中南美洲。在中國新疆和中國湖南省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曾見到過迷鳥。2014年12月,天津報告發現紅鸛。[2]

種類

紅鸛有三屬六種:

習性

紅鸛喜歡群居。在非洲的小紅鸛群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鳥群。 紅鸛不是嚴格的候鳥,只在食物短缺和環境突變的時候遷徙。遷徙一般在晚上進行,在白天時則以很高的飛行高度飛行,目的都在於避開猛禽類的襲擊。遷徙中的紅鸛每晚可以用50到60公里的時速飛行600公里。

分類

紅鸛的分類問題是鳥類學的一個著名難題。困惑了幾代鳥類學家。 簡單來說,在分類學家眼中紅鸛似乎是一個由一部分鸛的結構和一部分鴨子的結構拼接而成[誰?],所以主張把紅鸛劃為鸛形目的分類學家和劃為雁形目的分類學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依據。 比如說:

  • 紅鸛的骨盆結構和肋骨構造和鸛類類似
  • 紅鸛的卵白蛋白質類接近
  • 紅鸛,尤其是幼雛的行為跟雁形目非常像。紅鸛成鳥長蹼,而且羽毛防水,這都跟雁形目相同。此外連叫聲兩者都像。

作為折中的分類方案把紅鸛提升到目的層次,單立紅鸛目。而分子生物學家通過DNA雜交實驗英語DNA–DNA hybridization研究發現,跟紅鸛的DNA最接近的鳥類卻是一類小型鳥類:鴴形目

與鸊鷉的關係

最近的分子證據表明紅鸛與鸊鷉有關,[3][4][5]而形態學證據也強烈支持紅鸛和鸊鷉之間的關係。牠們至少有11種共同的形態特徵,其他鳥類中沒有這些特徵。這些特徵中有不少曾在紅鸛身上發現過,但過去沒在鸊鷉身上發現。[6] 古生物 Palaelodus的化石被認為可能是紅鸛和鸊鷉在演化上和生態上的中間體。[7]

對於鸊鷉-紅鸛演化支,有學者提出奇蹟鳥類這個分類群

系統發育樹

現存紅鸛:[8]

紅鸛屬

P. chilensis (智利紅鸛)

P. roseus (大紅鸛)

P. ruber (美洲紅鸛)

Phoeniconaias minor (小紅鸛)

安地斯紅鸛屬

P. andinus (安地斯紅鸛)

P. jamesi (秘魯紅鸛)

演化歷史

化石證據表明紅鸛祖先早在3千萬年以前的中新世就開始分化出來了,遠早於大多數別的鳥類。1976年發現的化石暗示其祖先是類似乎那樣的濱岸鳥類。在安地斯山脈曾發現大約七百萬年前的紅鸛腳印化石

圖集

保育狀況

紅鸛科物種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