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自然地理學
學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然地理學是地理學兩大分支之一[1],注重於研究自然環境的形式和活動。而相對地,對建成環境的研究則歸屬於人文地理學。在自然地理研究中,地球常按照不同的環境被分為幾個圈層,如大氣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等。對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常常使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系統思維。

發展簡史

18世紀中葉,康德於德國哥尼斯堡的大學之中,曾經任教自然地理學。18世紀末,德國人亞歷山大·馮·洪堡首先把自然界當作一個統一的整體來研究,探究自然界的因果聯繫。其研究成果為自然地理學奠定了基礎。
20世紀60年代以來, 自然地理學採用現代觀測和分析手段進行研究。主要航空攝影(航照)、雷達、紅外線掃描成像和衛星觀測等技術。這些技術從廣度和深度上擴大了綜合地理學研究的視野,使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從簡單的因果關係進入複雜的自然地理系統結構的研究。現在,綜合自然地理學還廣泛地參與區域綜合開發和規劃、國土資源規劃整治、環境預測等實際應用的研究。
研究內容
- 研究氣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動物群落等自然地理因素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相互轉化的過程;
- 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發展變化規律,探求調節和控制的途徑和預測其發展變化的趨勢;
- 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 對自然環境進行綜合研究和評價;
- 研究人為環境的形成原因,尋求合理開發以及保護的途徑。[2]
 - 天然拱 
 - 曲流的形成 
- 高山冰川 
 - 華萊士線 
 - 氣候趨勢 
 - 氮循環 
- 古地理學:是通過研究保存在地層記錄中材料的地質時間而研究大陸分布的一門科學。古地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幾乎關於大陸分布的所有證據都來源於地質學中的化石和地球物理。化石和地球物理的數據證明了大陸漂移學說、板塊構造論和超大陸學說。這些學說又反過來支持一些古地理學理論,如超大陸旋迴。
 - 高能量海岸 
 - 溫鹽環流 
- 第四紀科學:是一個跨學科研究領域,關注於第四紀時期(至今260萬年)。該領域研究最後一個冰川期和最近的全新世冰退階段,使用代理證據來重建這一時期的環境,以推斷當時氣候和環境發生的變化。
 - 生境破碎 
 - 數字高程模型 
 - 鹽害 
Remove ads
參見
外部連結
- T.X. Huxley,《地貌學》,187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文,Thames River Basin的自然地理學(英文)
- M. Pidwirny,《自然地理學基礎》,第2版,2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文(英文)
- Physical Geography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UK National Grid For Learning(英文)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