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罕富民

末任勐角董土司、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前沧源县副县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罕富民(1917年—1982年),男,漢傣族雲南滄源縣勐董人,出身土司世家。勐角董末代土司,先後於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中華人民共和國任職。

快速預覽 罕富民, 個人資料 ...

生平

罕富民(五老爺)11歲時被送進嘎里佛寺當和尚,1934年還俗。1935年英軍入侵班老,罕富民參與了反抗英軍的鬥爭。1935年12月替代其父罕華相參加第二次中英勘界,力爭滾弄江以北地區。1936年赴昆明南箐中學讀書,1938年返回阿佤山,協助其父理政,兼任滄源設治局下的區長。1943年任耿滄抗日游擊支隊修路大隊總大隊長,佧佤山抗日游擊隊成立後任第四大隊大隊長,此後至1945年一直領導地方武裝抵禦日軍入侵。1945年,罕華相病故,罕富民之兄罕富成接任土司之職,罕富成病逝後罕富民接任土司。1946年8月出任滄源議會議會長,1947年春正式加入中國國民黨,被委任為勐董鎮書記長,同時被推薦為第一屆國民大會雲南省代表。1949年秋赴昆晉謁省主席盧漢,12月返回滄源,恰逢共產黨方面田興武田興文率部反攻耿馬的國民黨武裝,耿馬土司罕富廷令罕富民回勐董組織力量支援。他回到勐董時,田子昌已率部攻打勐董,罕富民外逃緬甸滾弄[1][2]

1951年4月,李彌任罕為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第三十七支隊支隊長,配合反共聯軍進攻滄源。5月聯軍攻入勐董,李彌任罕為臨普專區副專員。7月解放軍反攻滄源,罕富民攜家眷逃入緬甸勐敦。1953年10月,經中國共產黨疏通關係回到勐董,被推舉為滄源縣第五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1954年9月參加雲南省政協第一屆一次會議,被推選為省政協委員。1956年1月,罕富民被臨滄專員公署任命為滄源縣副縣長。文化大革命爆發後,罕富民被當做「地、富、反、壞、右」分子和牛鬼蛇神,遭到批判,下放昆明百花山農場勞改。1968年6月12日攜子罕貴齊、侄子罕貴倫和罕貴林連夜逃回滄源,後逃入緬甸。1969年被罕富廷派人接到台灣,1982年在桃園縣病逝。[1]

前任:
罕富成
勐角董土司
1945年—1949年
繼任: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