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map
Remove ads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英語:Metropolitan Avenue/Lorimer Street station)是美國紐約地鐵一個地下車站複合群,由BMT卡納西線IND跨城線共用,位於布魯克林威廉斯堡,設有G線(任何時候停站)及L線(任何時候停站)列車服務。

快速預覽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Metropolitan Avenue/Lorimer Street ​, 車站統計 ...

BMT卡納西線月台站名標示為「羅里默街」,位於IND跨城線月台上方,而IND跨城線月台站名標示為「大都會大道」。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G 街道層 出入口
B1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北行 紐約地鐵L線第八大道貝德福德大道
南行 紐約地鐵L線卡納西-洛克威公園道格拉漢姆大道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B2 夾層 往出入口、車站詢問處、MetroCard自動售票機
B3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北行 紐約地鐵G線法庭廣場納蘇大道
南行 紐約地鐵G線教堂大道百老匯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L字型行人通道位於跨城線北端上方和卡納西線西端下方,同時服務跨城線下層的夾層。從跨城線夾層看過去,行人道分岔,右半以坡道通往卡納西方向月台;左半下穿軌道到第八大道方向月台。

起初,希望在卡納西和跨城線之間轉乘的乘客需要繳付額外的車資,因為布魯克林-曼哈頓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卡納西線營運公司)與獨立地鐵系統(跨城線營運公司)是競爭對手公司。1948年7月1日,紐約三間地鐵公司合併成一個實體之後8年,轉乘通道改設於閘內,自此容許免費轉乘[1][5]

Remove ads

BMT卡納西線月台

快速預覽 羅里默街Lorimer Street, 車站統計 ...

BMT卡納西線的羅里默街車站設有兩個側式月台和兩條軌道。1924年6月30日作為地下卡納西線的首段啟用。地下卡納西線是雙重合約英語Dual Contracts的產物,由曼哈頓第六大道蒙特羅斯大道[6][7]

羅里默街入口在車站上方設有夾層。聯合大道設有另一入口,可直接通往曼哈頓方向月台。往跨城線的轉乘通道近聯合大道一端,行人通道自各月台下降至聯合大道夾層。

Remove ads

圖片

IND跨城線月台

快速預覽 大都會大道Metropolitan Avenue, 車站統計 ...

IND跨城線的大都會大道車站在1937年7月1日作為跨城線延長段啟用,由納蘇大道霍伊特-歇爾美角街[8]。此站設有兩個側式月台和兩條軌道[9]

Remove ads

圖片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