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國去死
反美口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國去死」[a],又譯「打倒美國」,是一句反美政治口號,在伊朗[1]、阿富汗[2]、黎巴嫩[3]、葉門[4]、伊拉克[5]及巴基斯坦[6][7]等地廣泛流傳。該標語最初由首任伊朗最高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推廣[8]。他反對在廣播與電視等官方媒體使用這句口號,但對群眾示威或其他公開場合則予以默許[1]。這句波斯語「Marg bar Âmrikâ」在英語中直譯為「美國去死」,但伊朗官方多將其譯為較溫和的「打倒美國」以供國際傳播[9][10]。

這句標語後來被世界各地的反美團體與示威者引用,成為全球性反美象徵之一[11]。從歷史背景看,該口號源自美國政府對伊朗持續採取的敵對政策,主要表達對這些政策的強烈不滿,而非針對美國民眾本身[12]。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曾在一次對大學生的講話中解釋稱,「美國去死」實際上是針對「打倒美國政策與傲慢態度」[13]。他又在接見伊朗陸軍與空軍將領時進一步指出,伊朗人民並不仇視美國人民,而這句口號所針對的對象,是美國當時的領導人,包括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以及國務卿邁克·蓬佩奧[14][15]。
Remove ads
歷史


自1979年初親美的巴列維王朝垮台後,伊朗民眾便經常在德黑蘭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外高呼「美國去死」與「沙阿去死」的口號。這些標語在同年11月4日佔領大使館事件當日尤為響亮,並最終觸發伊朗人質危機[17]。危機期間,圍堵大使館的示威者持續高呼「美國去死」、「卡特去死」等口號[18]。1981年1月20日,伊朗釋放餘下的52名美國人質時,他們在登上離境航班前,要穿越一列列高呼「美國去死」的學生人牆[19]。與此同時,「蘇聯去死」、「英國去死」等口號也相繼出現。另一句與之類似的標語「以色列去死」(波斯語:مرگ بر اسرائیل)亦廣泛出現在伊朗與巴基斯坦的政治集會中[6],是這類標語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20]。
「美國去死」一詞,自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以來,已成為其革命理念的核心之一[9]。該口號經常出現在主麻拜(週五祈禱)與各類公眾集會中,並伴隨焚燒美國國旗等儀式[10]。每年11月4日,大使館被佔紀念日上,相關活動尤為頻繁。自1987年起,伊朗官方更將該日定為國定假期「美國去死日」[21]。以此為主題的壁畫遍布伊朗各地街頭,特別是在德黑蘭[22]。根據前伊朗總統阿克巴爾·哈什米·拉夫桑賈尼的說法,霍梅尼曾在1984年原則上同意不再使用該口號,但遭到強硬派反對。他們強調:「伊瑪目(霍梅尼)終其一生都稱美國為『大撒旦』,並認為所有穆斯林所受的苦難皆源於美國」[23]。據《政客》報道,911事件後,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曾一度暫停主麻拜儀式上的「美國去死」口號[24]。
2013年3月29日,朝鮮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一場群眾集會,聲援領袖金正恩的備戰呼籲,期間群眾高喊「美帝去死」口號[25]。
2015年3月21日,適逢波斯新年納吾肉孜節假期,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公開集會中親自高呼「美國去死」,並予以支持[26][27][28]。他隨後於同年11月3日發表聲明澄清:「這句口號絕非針對美國人民,而是針對美國政府的政策與霸權心態[29][30]。」
2017年6月23日的聖城日,示威人群齊聲呼喊「美國去死」、「以色列去死」等口號[31]。2018年4月25日,伊朗宣佈將在一款國產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中加入一個名為「美國去死」的表情符號[32]。同年5月9日,在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後,伊朗國會議員在會場中焚燒美國國旗,並集體高呼「美國去死」口號以示抗議[33]。2018年11月4日,美國宗教團體「伊斯蘭民族」領袖路易斯·法拉堪在訪問伊朗期間,亦帶領當地群眾高喊「美國去死」,當時正值美國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的前夕[34][35]。
另一方面,許多反對伊朗政權的抗議者——無論身處國內或海外也使用類似語句反擊神權統治,包括「哈梅內伊去死」、「獨裁者去死」與「伊斯蘭共和國去死」等標語,當中以2022年9月爆發的瑪莎·阿米尼示威為最新例子[36][37]。示威者更在校園內拒絕踐踏繪有美國與以色列國旗的地面圖樣[38],這一舉動曾於2020年獲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讚賞[39]。在伊朗將領卡西姆·蘇萊曼尼的葬禮上,包括巴格達、伊斯蘭瑪巴德與喀拉蚩在內的多地哀悼群眾,亦齊聲高呼「美國去死」[40][6][7]。
2024年,美國密西根州迪爾伯恩舉行聖城日集會,期間部分群眾在聆聽到演講者發表反美言論後,高呼「美國去死」口號[41]。主辦單位其後表示,這些口號「不妥當」,並形容事件為「一場失誤」[42]。
Remove ads
阿拉伯世界的使用

黎巴嫩什葉派武裝組織真主黨與伊朗關係密切,其支持者經常在街頭示威中高呼「美國去死」的口號[43]。在2003年3月20日美國入侵伊拉克前一週,真主黨總書記哈桑·納斯魯拉公開表示:「當年美軍進駐貝魯特,我們曾高喊『美國去死』;如今,數十萬美軍遍佈整個地區,這句口號依然是我們堅持的立場,過去如此,今日如此,將來亦然[3]。」胡塞武裝亦是受伊朗支持的葉門什葉派反政府組織[44],其口號中除了「美國去死」與「以色列去死」外,還包括「詛咒猶太人」及「伊斯蘭必勝」等內容[4]。
解釋和意義
前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的幕僚長穆罕默德·納哈萬迪安曾表示:
「如果你問那些會高呼這句口號的人,他們反對的,其實是外國干預伊朗事務——例如當年推翻民選總理穆罕默德·摩薩台那一幕。對他們而言,所抗議的,是那種會擊落載有無辜平民的民航機的政府。這句口號並非針對美國人民,而是針對那種外交政策、傲慢態度及霸權行徑。對他們來說,這不是反對一個國家,而是在反抗一種制度性的行為方式[12]。」
胡塞武裝外交關係負責人海珊·哈姆蘭則表示:「『美國去死』的意思,其實是針對美國的政策,而非人民[45]。」該組織前發言人阿里·布凱提亦強調:「我們並不真的希望任何人死亡。這句口號只是反對美國與以色列政府的干預政策而已[46]。」魯哈尼亦曾指出,這句話不應從字面理解,它的真正意圖是表達對美國干預行為的不滿,而非仇視美國民眾[47]。
2019年2月8日,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表示:「『美國去死』的意思,是針對川普、博爾頓和蓬佩奧這些美國領袖。我們批評的是那些制定與推行政策的政客,伊朗人民並不憎恨美國人民[14]。」
旅遊作家瑞克·史提夫斯則記錄過在德黑蘭乘搭的士時,一名司機用英語大喊「交通去死!」司機解釋說,這是當人們感到無奈和沮喪時的一種情緒抒發。史提夫斯將這種說法與美語中非字面意義的「Damn」作類比[48]。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