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國領土變遷
美國自立國以來的疆土變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利堅合眾國的領土變遷歷史,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19世紀的擴張以「昭昭天命」為指導思想[1],美國向西推進,先後透過購地與戰爭獲得大片土地,至1848年國土面積已較建國時擴大近三倍[2]。南北戰爭之後,美國國內局勢趨於穩定,並積極修建鐵路,鼓勵西遷。與此同時,美國開始在海外擴展勢力,擊敗西班牙後奪取其殖民地,確立在全球的列強地位。進入20世紀,美國不再依賴殖民擴張獲取資源,而是基於戰略考量收購或保留部分島嶼與屬地,例如阿拉斯加與夏威夷,最終形成今日疆界與領土架構。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美國建國始於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在1776年7月4日宣告獨立,正式脫離大英帝國統治。1776年7月2日通過的《李氏決議文》,已確認這些殖民地自視為自由與獨立的邦國。1777年擬定的《邦聯條例》在1781年3月1日全數十三州批准後正式生效,確立了最初的聯邦形式。1783年的《巴黎條約》結束了美國獨立戰爭,英國承認美國獨立,並將領土邊界擴展至密西西比河,幾乎使原有殖民地面積加倍。當時新獲得的西部土地,並沒有直接歸屬於原來的十三州,而是交由聯邦政府統一管理,先設立為領地,等到人口增加、社會制度健全後,才升格為州加入聯邦。雖然一些殖民地憲章曾宣稱疆界可直達太平洋,擁有「從海到海」的廣闊領土,但最終都放棄了這些主張並將土地交出,由聯邦政府來規劃和分配,避免各州爭奪並促進全國統一發展。
美國的第一次重大擴張是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購地,這筆交易使國土範圍再次加倍。然而,美國在東南部與西屬佛羅里達的邊界問題上長期存在爭議,直到1821年佛羅里達與西班牙在奧勒岡地區的主權一併割讓後,美國才獲得進一步的穩定疆域。奧勒岡地區一度由美英共管,但最終為美國打開了通往太平洋的通道。1845年,美國吞併德克薩斯共和國,引發了美墨戰爭。1848年戰爭結束後,墨西哥將其北部一半的領土割讓,包括加利福尼亞(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仍屬墨西哥)、內華達、猶他的全部地區,以及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懷俄明部分地區,從而大幅擴展了西部邊疆。
隨著國土西進,奴隸制度的爭議愈加激烈。新屬地是否允許奴隸制,成為政治焦點。1820年的「密蘇里妥協」以及「流血的堪薩斯」事件,均反映了這種尖銳對立。1860年至1861年間,南方數州宣布脫離聯邦,組成美利堅邦聯,導致南北戰爭爆發。1865年聯邦勝利,邦聯覆滅,南方各州隨後重新加入聯邦。此後,美國在「昭昭天命」思想的驅動下,繼續加速西進,形成完整的大陸國家。
美國的擴張不只限於北美大陸。1856年的《鳥糞島法》授權政府佔領加勒比與太平洋上的無人小島,以獲取當時重要的鳥糞資源,雖然多數最終被放棄,但此舉標誌美國的海外擴展起點。1867年,美國自俄國購得阿拉斯加,這是北美最後一次重大領土收購。1893年夏威夷王國政權被推翻,美國在1898年正式吞併夏威夷。同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因支持古巴獨立並在緬因號事件後介入衝突,最終戰勝西班牙,獲得波多黎各、關島與菲律賓,並短暫佔領古巴[3]。1900年,美屬薩摩亞在第二次薩摩亞內戰結束後歸屬美國。1904年,美國獲得巴拿馬運河區的管理權。1917年,美國自丹麥購得維京群島。至今,波多黎各與關島仍為美國領地,而菲律賓則在1946年獨立,成為二戰後最重要的地緣變化之一。
二戰結束後,聯合國將數個太平洋島嶼託管於美國。其後,北馬里亞納群島成為美國領地,但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與帛琉則逐漸獨立,形成新的主權國家。另一項重要變化是,巴拿馬運河區在1979年歸還巴拿馬,並於1999年完全移交,結束了近一世紀的美國統治。
在州界的形成方面,美國各州在建州後大體維持了初始邊界。僅有肯塔基、緬因與西維吉尼亞三個州直接由原有州分割而出,其餘新州多由聯邦領地或新取得的土地建立。路易斯安那、密蘇里、內華達與賓夕法尼亞曾在建州後擴大疆域。1912年,亞利桑那成為美國本土「下四十八州」中的最後建立的一個州份。1959年,夏威夷加入聯邦,成為第五十州,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個新州。
Remove ads
備注
本條目列出美國領土內外邊界的變更,以及地位和名稱的變化。領土地圖上也包括最終成為美國一部分的周邊地區。並附有地圖。自1783年《巴黎條約》簽訂,美國獨立獲得承認以來,美國領土向西擴張,前後擴張7次,州數也由十三州不斷增加,國家曾因為內部戰亂分裂一次,損失獨立的11州,戰後至今穩定增加,至今共有五十國加入聯邦,為美國五十州。
Remove ads
18世紀

- 1789年3月4日
美國憲法開始生效,一個新的國家誕生。各州批准憲法的日期不同,在這裏為簡略地圖,使用一張地圖來表示最終狀態。
1783年9月3日,巴黎條約簽訂,美國從英國獨立。原先的十三個殖民地成為了獨立的國家。在巴黎條約的第二條中有一些關於美國疆界的條文,但也有一些問題。其一是當時規定美國西部邊界為自伍茲湖向南沿密西西比河,但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密西西比河的水源位置。因而實際邊界線成了自伍茲湖向南到密西西比河的直線[5]。
西佛羅里達同美國之間的邊界同樣有爭議。西班牙統治佛羅里達時,其北部與英國的邊界線是北緯31°線。英國後將北緯32°38'作為新的界線。巴黎條約簽訂後,佛羅里達再次歸屬西班牙所有。英國主張以北緯31°線作為邊界,但西班牙則主張仍以舊邊界線作為邊境[6]。此外麻薩諸塞州北部的緬因地區和蘇必利爾湖西北都有邊界爭議。
德拉瓦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兩州之間的楔形地區自17世紀以來就存在主權爭議。
紐約州和新罕布夏州均宣稱對佛蒙特共和國的領土擁有主權,但佛蒙特共和國實際上是一個獨立但未被承認的國家。

- 1789年8月7日

- 1790年4月2日

- 1790年5月26日
俄亥俄河以南的領土被編入西南領地,相當於現在的田納西州[9]。

- 1791年3月4日
佛蒙特共和國加入美國,成為美國的第14個州。

- 1791年9月9日
哥倫比亞特區成立,其土地來自馬里蘭州和維吉尼亞州。維吉尼亞州的土地在1847年返還[10]。

- 1792年3月3日

- 1792年6月1日
維吉尼亞州在阿帕拉契山脈以西的部分被劃出,成為美國的第15個州肯塔基州。

- 1796年6月1日
西南領地改為田納西州,成為美國的第16個州。

- 1796年8月2日
根據平克尼條約(也稱聖洛倫索條約),確認美國和西佛羅里達的邊界線為北緯31度線[12]。

- 1798年5月7日
因亞祖土地醜聞,時任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簽署法律,喬治亞州西部土地被讓渡。喬治亞州西部的土地和西佛羅里達轉交給美國的土地合併,成為密西西比領地[13]。
Remove ads
1800年代

- 1800年7月4日

- 1800年7月10日
康乃狄克州將其的西部保留地讓渡給聯邦政府,成為西北領地的一部分。[15]。

- 1802年4月26日
喬治亞州正式將其西部的土地讓渡給聯邦政府[16]。另外在1800年10月1日,根據第三次聖伊德方索條約,西班牙將路易斯安那轉交給法國[17]。

- 1803年3月1日
西北領地東南部成為美國的第17個州—俄亥俄州。西北領地剩下的部分被劃入印第安納領地[14]。

- 1803年4月30日
進行了路易斯安娜購地,美國領土大幅向西擴張[18][19]。

- 1804年3月27日

- 1804年10月1日
成立路易斯安那地區,當時其為印第安納領地的下屬領土。另外成立了奧爾良領地,範圍包括了現在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薩斯州的部分地區[21]。

- 1805年1月11日

- 1805年7月4日

- 1809年3月1日
1810年代

- 1810年4月

- 1810年10月27日
詹姆士·麥迪遜總統宣布美國合併西佛羅里達的巴頓魯治地區。在此之前90天時,西佛羅里達共和國宣布獨立[24]。

- 1812年4月30日
奧爾良領地的大部分成為了美國的第18個州路易斯安那州。領地的其他部分讓渡給路易斯安那領地。

- 1812年5月12日
聯邦政府將西佛羅里達的一部分合併入密西西比領地內,使密西西比領地範圍相當於現在的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兩州[25]。

- 1812年6月4日

- 1816年12月11日

- 1817年3月3日

- 1817年12月10日
密西西比領地成為美國第20個州密西西比州。

- 1818年10月20日
1818年條約成立,伍茲湖以西的北緯49度線成為美國與英國的國界線。並成立奧勒岡邦,由美國和英國共同統治[28]。奧勒岡邦的範圍包括了現在的愛達荷州及奧勒岡州大部,華盛頓州全部和蒙大拿州局部,以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南部。條約同時規定雷德河流域歸屬美國統治,包括了明尼蘇達州西北部、北達科他州東北部和南達科他州東北部的一部分。

- 1818年12月3日
伊利諾領地南部成為美國的第21個州伊利諾州。伊利諾領地剩餘部分編入密西根領地[14]。

- 1819年3月2日

- 1819年12月14日
Remove ads
1820年代

- 1820年3月16日

- 1821年7月10日
亞當斯-奧尼斯條約生效,該條約規定出了美國和新西班牙之間的邊界。根據條約規定,西屬佛羅里達被出售給美國[30]。該條約同時規定了現在的愛達荷州和奧勒岡州的一部分移交給奧勒岡邦。現在的科羅拉多州、奧克拉荷馬州和懷俄明州的部分地區及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薩斯州全州移交給新西班牙。[31]

- 1821年8月10日
密蘇里領地東南部成為美國的24個州密蘇里州。當時密蘇里州還未獲得其現在西北部的三角形地區,在1837年通過普雷特購地獲得[32]。
- 1821年9月27日

- 1822年3月30日
佛羅里達領地成立[4]。自這時起阿肯色領地的正式名稱改為阿肯色州[29]。

- 1824年11月15日
阿肯色領地西側部分劃出,成為非建制領土[33]。

- 1828年5月6日
Remove ads
1830年代

- 1834年6月30日
現在的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西部、北達科他州和南達科他州東部的大片非建制領土被劃入密西根領地[14]。

- 1836年3月2日
德克薩斯共和國自墨西哥獨立,由此產生一系列領土糾紛[31]。

- 1836年6月15日

- 1836年7月4日
威斯康辛領地自密西根領地中分出。其範圍包括了現在的威斯康辛州、明尼蘇達州、愛荷華州和南北達科他州的東部。而作為對托雷多最終劃入俄亥俄州的補償,上密西根半島被劃入密西根領地的領土,形成現在密西根州的疆界[14]。

- 1837年1月26日

- 1837年3月28日
通過普雷特購地,密蘇里州面積增加了一小部分,其面積達到現在的規模[34]。

- 1838年7月4日
1840年代

- 1842年11月10日
根據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解決了美國和英國之間關於落基山脈以東的土地之間的糾紛,確定了緬因州和明尼蘇達州東北的邊界。[35]

- 1845年3月3日

- 1845年12月19日
德克薩斯共和國成為美國的第28個州德克薩斯州。德克薩斯共和國在1845年3月1日與美國合併[36]。不過其加入請求並沒有立刻獲得美國國會的同意。其的聲稱領土範圍包括了現在德州全州及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奧克拉荷馬州和懷俄明州的部分地區。而隨著德州的加入,阿肯色州放棄了對米勒郡的領土要求。

- 1846年6月18日
奧勒岡條約簽訂,根據此條約,美國與英國以伍茲湖以西的北緯49度線作為兩國邊界(不含溫哥華島)。奧勒岡結束了其共同統治的歷史,其在美國的部分成為非建制領土[37]。

- 1846年12月18日
- 1847年3月13日
哥倫比亞特區將其在波托馬克河以南部分的領土歸還給維吉尼亞州。聯邦議會在1846年7月9日通過了土地返還的法令,維吉尼亞州自該日起重新領有該片土地[38]。

- 1848年2月2日
簽訂瓜達魯佩·伊達高爾條約,美墨戰爭結束,美國自墨西哥獲得了大片土地[39],包括了現在的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和猶他州,以及亞利桑那州大部,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懷俄明州局部。

- 1848年5月29日

- 1848年8月14日
奧勒岡領地成立,範圍包括了愛達荷州全州,蒙大拿州西北部,奧勒岡州,華盛頓州和懷俄明州西部[40]。

- 1849年3月3日
Remove ads
1850年代

- 1850年9月9日
根據1850年妥協案,對墨西哥割讓地進行了分割。其西部成為美國的第31個州加利福尼亞州。剩餘部分分為猶他領地和新墨西哥領地兩部分。兩個領地及德克薩斯州為償還負債,將其一部分領土讓渡給聯邦政府,成為非建制領土[42]。德克薩斯州北部的一塊土地成為現在奧克拉荷馬州西部的狹長土地[43]。新墨西哥領地包括了現在的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大部分地區,科羅拉多州南部及內華達州南端。猶他領地包括了現在的猶他州、內華達州大部分地區和科羅拉多州及懷俄明州的部分地區。

- 1853年3月2日
華盛頓領地自奧勒岡領地中分出,其範圍包括了現在的華盛頓州、愛達荷州北部和蒙大拿州西端。剩下的奧勒岡領地則包括了奧勒岡州全州,愛達荷州南部和懷俄明州的部分地區。[44]

- 1853年12月30日
通過蓋茲登購地,新墨西哥領地的領土範圍得到了增加,其相當於現在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最南部的部分地區。[45]

- 1854年5月30日
成立了堪薩斯領地和內布拉斯加領地,其他部分改稱印第安領地[46]。堪薩斯領地包括了現在的堪薩斯州和科羅拉多州東部。內布達斯加領地包括了現在的內布達斯加州和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懷俄明州局部。印第安領地包括了奧克拉荷馬州東部。

- 1858年5月11日
明尼蘇達領地東部成為美國的第32個州明尼蘇達州,剩餘部分成為非建制領土[14]。

- 1859年2月14日
Remove ads
1860年代

- 1860年2月8日
德克薩斯州開始對當時歸屬聯邦政府管理的格里爾郡提出主權要求。現在該地為奧克拉荷馬州所有[48]。

- 1861年1月29日
堪薩斯領地東部被接納成為美國第34個州堪薩斯州。堪薩斯領地西部地位較為特殊。其在1861年2月28日劃入科羅拉多領地,但在堪薩斯州成立到此期間有一個月的空窗期,在這段時間無官方地位[49]。

- 1861年2月4日
美利堅聯盟國成立。南方各州脫離聯邦的日期並不相同,這裏為簡略地圖表示,畫出美利堅聯盟國的最終狀態。肯塔基州和密蘇里州有南北兩個政府存在。印第安領地為美利堅聯盟國所控制。南北戰爭前後的變化請參考聯盟國州份演化過程。

- 1861年2月28日
科羅拉多領地成立。其領土自猶他領地、新墨西哥領地和內布拉斯加領地以及堪薩斯領地的剩餘領土中劃出。其範圍相當於現在的科羅拉多州[49]。另外華盛頓領地及猶他領地的一部分轉劃給內布拉斯加領地。

- 1861年3月2日
自內布拉斯加領地中分出達科他領地,其範圍也包括明尼蘇達領地剩下的非建制領土。達科他領地包括了現在的南達科他州和北達科他州,以及蒙大拿州大部分地區和懷俄明州北部地區。內布拉斯加領地包括了現在內布拉斯加州全州和懷俄明州南部[50]。內華達領地自猶他領地中分出,範圍包括了現在內華達州西北部,其東部界限是華盛頓以西的西經39度線[51]。

- 1861年8月1日
美利堅聯盟國在新墨西哥領地南部成立了亞利桑那領地。其正式成立於1862年2月14日。範圍包括了現在的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南半部[52]。

- 1862年7月14日
內華達領地領土面積增加,由華盛頓以西的西經39度線改為西經38度線[53]。

- 1863年2月24日
美利堅合眾國在新墨西哥領地中分出了亞利桑那領地,兩領地大致相當於現在兩州的領土,亞利桑那領地還包括了現在內華達州南部的一部分[54]。

- 1863年3月4日
自華盛頓領地、達科他領地及內布拉斯加領地中分出愛達荷領地。其範圍包括了現在的愛達荷州、蒙大拿州全州及懷俄明州大部分地區。內布拉斯加領地和華盛頓領地的面積變為相當於現在的規模[55]。

- 1863年6月20日
維吉尼亞州西部一些不願意加入美利堅聯盟國的郡自維吉尼亞州分出,成為美國的第35個州西維吉尼亞州。

- 1864年5月26日
蒙大拿領地自愛達荷領地中分出,達科他領地也獲得了一部分愛達荷領地的領土。蒙大拿領地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蒙大拿州。愛達荷領地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愛達荷州和懷俄明州西部。達科他領地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北達科他州和南達科他州以及懷俄明州大部[56]。

- 1864年10月31日
內華達領地成為美國的第36的州內華達州。其面積較現在略小,在東部和南部均比現在面積小。

- 1865年4月9日
美利堅聯盟國投降。在重建時期南方各州重新加入聯邦經歷了一個數年的過程,在這裏為簡略地圖表示,只顯示各州全部再次加入聯邦的地圖。期間的演變過程請參照聯盟國州份演化過程。

- 1866年5月5日
內華達州東界由華盛頓以西的西經38度線改為37度線[53]。

- 1867年1月18日

- 1867年3月1日

- 1867年10月11日

- 1868年7月25日
1870年代

- 1872年10月21日
- 1876年8月1日
1880年代
- 1882年3月28日
達科他領地位於43°線以南,Keya Paha河和Niobrara河以北的土地讓渡給內布拉斯加州[60]。

- 1884年5月17日

- 1889年11月2日
達科他領地分為兩部分,分別成為美國第39個州北達科他州和第40個州南達科他州。

- 1889年11月8日

- 1889年11月11日
1890年代

- 1890年5月2日
自印第安領地西部分出奧克拉荷馬領地,相當於現在的奧克拉荷馬州西部[62]

- 1890年7月3日

- 1890年7月10日
- 1894年7月4日

- 1896年1月4日

- 1896年5月4日

- 1898年8月12日
- 1900年6月14日
20世紀
- 1903年10月20日
阿拉斯加邊界爭議通過調停解決,最終解決方案較有利於美國。

- 1907年11月16日
奧克拉荷馬領地與印第安領地合併,成為美國的第46個州奧克拉荷馬州。

- 1912年1月6日

- 1912年2月14日

- 1912年8月24日

- 1921年3月28日
德拉瓦州與賓夕法尼亞州之間的領土糾紛最終以有利於德拉瓦州的方案解決[66]。

- 1959年1月3日

- 1959年8月21日
夏威夷領地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夏威夷州。成立夏威夷州的法案特別指明巴美拉環礁不屬於該州,使巴美拉環礁成為未建制領土;巴美拉環礁是美國現時唯一一塊合併領土。
- 1970年
根據1970年國境條約,德克薩斯州里奧黎各市讓渡給墨西哥。在1977年正式移交。里奧黎各市加入墨西哥的塔毛利帕斯州。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