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國陸軍建軍250週年閱兵典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國陸軍建軍250週年閱兵典禮
Remove ads

美國陸軍建軍250週年閱兵典禮(俗稱「川普閱兵[6])是2025年6月14日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行的閱兵,以紀念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美國陸軍是美軍六大軍種中歷史最悠久的軍種,其建軍日期為1775年6月14日[7]。此次閱兵式旨在慶祝退伍軍人和現役軍人,當天恰逢美國第47任總統唐納·川普79歲生日[8]。每年的6月14日也是美國國旗日,旨在向美國國旗致敬並紀念國旗的採用。此次閱兵式是美國建國二百五十週年英語United States Semiquincentennial慶祝活動的一部分。

快速預覽 日期, 時間 ...

此次閱兵耗資巨大,預算在2500萬美元至4500萬美元之間,尤其考慮到恰逢政府出台更廣泛的成本削減措施,因此遭到兩黨的批評英語Bipartisanship in United States politics[9][10][11]。另一項爭議在於閱兵式選在川普生日舉行,批評人士認為此舉將軍隊政治化,並將其與威權政權下舉行的閱兵相提並論[12][13]。舉行閱兵的想法起源於川普第一任期內,當時五角大廈因擔心其顯得過於政治化而拒絕了一項類似的提議[14]。數百萬示威者在同一天參加名為「無王抗議」全國性的抗議活動,反對閱兵和川普的政策,這是自川普第二屆政府開始以來規模最大的協同抗議活動[15][16]

參加閱兵的有來自全國至少11個軍和師的約6,600名士兵、至少150輛戰車和戰車、50架直昇機、戰機、馬匹、騾子、跳傘者、名人、七個樂隊的音樂表演、數千名平民參加者,以及一隻名叫Doc Holliday的機器狗[17]

Remove ads

背景

第一任期的閱兵計劃

唐納·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曾主張在2018年老兵節舉行閱兵,但遭到五角大廈的反對,五角大廈稱其希望軍隊遠離政治。川普是在2017年觀看了法國的巴士底日慶祝活動後才萌生了這一想法。據報道,時任國防部長詹姆士·馬蒂斯曾告訴川普,他「寧願吞酸」也不願舉行閱兵式,而保羅·塞爾瓦將軍則評論說閱兵是「獨裁者的所作所為」。由於預計成本過高,川普取消了2018年的閱兵式,轉而組織了2019年在國家廣場舉行的「向美國致敬」獨立日活動。川普再次向馬蒂斯的繼任者馬克·埃斯珀提出在2020年舉行閱兵的想法,後者提出了在7月4日舉行「空中閱兵」的想法[9]。最終,川普政府組織舉辦2020年拉什莫爾山煙花慶典英語Mount Rushmore Fireworks Celebration2020年向美國致敬英語2020 Salute to America活動,作為獨立日慶祝活動的一部分。

Remove ads

成本問題和準備

Thumb
一名陸軍士兵在媒體見面會上發表講話,身旁為此次閱兵所展示的M109A7
Thumb
美國陸軍正在為陸軍250周年慶典閱兵進行最後準備

2025年,川普在其第二任期內再次下令五角大廈舉行閱兵式。《紐約時報》稱,閱兵式之所以能迅速獲得批准,是因為五角大廈更加順從,不再像他第一任期那樣設置阻礙[9]。美國陸軍表示,陸軍250周年慶典的計劃已籌備兩年,但閱兵式是川普的主意,籌備工作近期才開始進行[18]。雖然此次閱兵式將慶祝陸軍成立250周年,但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也將在2025年慶祝成立250周年,並未計劃舉行其他閱兵式[19]。美國陸軍預計將為此次閱兵式花費2500萬至4500萬美元[3],其中針對華盛頓特區街道的損壞估計高達1600萬美元[20]。川普曾在2018年計劃舉行所有軍種皆參與的軍事閱兵,預計耗資1億美元。與此不同,此次僅有陸軍參加,預計會降低成本[18]甲骨文亞馬遜Coinbase洛克希德·馬丁帕蘭泰爾斯特蘭蒂斯可口可樂公司沃爾瑪UFCPhorm Energy、Nextdoor、聯邦快遞和Scotts Miracle-Gro等多家公司是此次閱兵的贊助商[21]

閱兵上的大部分戰車、車輛和設備來自德克薩斯州胡德堡,先通過火車抵達馬里蘭州傑瑟普,然後用平板卡車運往華盛頓特區[18]。參加閱兵的士兵睡在政府建築內的帆布床上,包括農業部總部、位於第七街的美國總務署的政府倉庫以及安德魯斯聯合基地[22][23]。陸軍在尋找1812年戰爭美西戰爭的制服時遇到了困難[22],最終這些制服從計劃中取消,原因是「服裝製作過程中遇到了麻煩」[24]

由於當天天氣有雨,此次閱兵提前30分鐘(美國東部夏令時間下午6時)開始[2]。當天早些時候,與美國陸軍建軍250周年相關的活動在國家廣場拉開帷幕,其中包括上午11點至下午6點舉行的「陸軍建軍250周年慶典」[25]。閱兵隊伍從五角大廈開始至國家廣場結束。重型履帶式車輛計劃駐紮在林肯紀念堂附近,並在此處加入閱兵隊伍[26]。另外於晚上7時30分原計劃在橢圓形草坪舉行音樂會[25],而F-22戰鬥機的飛越表演因天氣原因取消[27]。整場活動於晚上9時45分左右的煙花表演收尾[28]

受閱官兵與裝備

Thumb
士兵(紅色)和重型車輛(藍色)的計劃閱兵路線
Thumb
士兵們正在為閱兵做準備

受閱官兵

Thumb
第82空降師傘兵身著歷史性的一戰時期制服,準備在華盛頓特區受閱
Thumb
身著獨立戰爭時期制服的士兵在華盛頓特區參加美國陸軍250周年閱兵

此次閱兵式共有以下軍師受閱[29][30]

Thumb
一門M109A7聖騎士自走砲和兩輛M1艾布拉姆斯戰車受閱
Remove ads

受閱裝備

此次閱兵式共有以下裝備受閱[29][31]

反應

成本問題

此次閱兵的高昂成本引發人們的擔憂,陸軍估計閱兵式耗資2500萬至4500萬美元[3],同時道路損壞估計達1600萬美元[20]陸軍工兵部隊表示,在最壞的情況下,道路損壞成本也達到1600萬美元,但預計在鋪設鋼板並用枕木加固保護道路後,道路損壞成本將降至350萬美元[18]。陸軍進一步表示,正在為戰車安裝新的履帶板,以進一步分離金屬履帶和地面[20]。川普表示,這項成本「與這樣做的價值相比微不足道」[19]。由於川普政府在政府其他部門削減教育、衛生和公共援助方面的成本,這項成本尤其招致了批評[9]

The Intercept報道,由於存在未說明的支出,4500萬美元的成本很可能被低估,國會議員「已經對他們認為的嚴重濫用資金表示憤慨」[10]。民主黨參議員理查·布魯蒙索批評此次閱兵,稱「川普在自己的生日閱兵上浪費4500萬美元納稅人的錢,這是政府浪費的縮影」[10],指出其成本「過高」,並批評政府在「培訓項目、凍結招聘、縮減員工數量、推遲維護、危及設備維護費」等預算削減措施仍在持續[11]。民主黨眾議員史蒂夫·科恩英語Steve Cohen (politician)表示,「本屆政府在說實話方面毫無可信度」,「當他們估計4500萬美元時,你就知道這是一個低估的數字」[10]。民主黨參議員譚美·達克沃斯表示,她寧願軍隊將這筆錢用於軍人家庭的兒童保育和學費報銷[11]

據《政客》報道,共和黨參議員對閱兵的成本提出質疑,共和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傑·威克表示「我本來建議不舉行閱兵」,但「國防部長認為,這將是成千上萬的美國年輕人一生難得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參與一支強大軍事力量是多麼偉大的機會,這將是一個徵兵工具。所以,我們拭目以待[a][11]。」共和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蘇珊·柯林斯表示支持慶祝軍隊,但「成本確實似乎有點高」[11]。共和黨參議員羅恩·約翰遜表示「如果要花錢,我就不去[11]。」

Remove ads

政治化和川普慶生

此次閱兵因明顯的政治化以及恰逢川普生日而受到批評[9]。《今日美國》報道稱,關於此次閱兵是「慶祝陸軍悠久的歷史,還是向川普及其領導的政治運動致敬?或兩者兼而有之?」存在重大爭論[22]。閱兵的既定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陸軍先是聲明不會在川普生日當天舉行,後來又表示只會慶祝陸軍建軍250周年[10]。川普針對閱兵是為了慶祝他生日的說法進行辯護,稱這是在慶祝國旗日,由軍隊、車輛和武器接受檢閱,並表示「我認為它是在慶祝國旗日,不一定是我的生日。有人組織了它。但不,我認為我們可能會在6月14日或前後做點什麼。但我認為6月14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b][22]。」共和黨參議員吉姆·賈斯蒂斯表示,他認為「慶祝川普總統的生日很棒,我認為慶祝軍隊的生日也很棒」[32]

民主黨議員認為,川普利用此次閱兵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14]。民主黨參議員傑克·里德表示,此次活動「全是為了滿足他的自尊心,一切都圍繞著他」[14]。民主黨參議員譚美·達克沃斯批評陸軍部長丹尼爾·P·德里斯科爾就此次閱兵發表講話,稱「讓我們明確一點:你們這樣做不是為了慶祝陸軍的生日,而是為了滿足唐納·川普的自尊心」[11]。民主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理查·布魯蒙索批評此次閱兵既慶祝陸軍,也慶祝川普的自尊心,稱「唐納·川普才是他自己關注的焦點,陸軍生日只是一個方便的藉口」,並質疑川普為什麼不簡單地慶祝所有軍人的生日,而只慶祝與自己生日同一天的生日[19]

6月10日,《政客》報道稱,在其聯繫的50名聯邦共和黨議員中,僅有7人計劃參加閱兵,眾議院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也沒有參加閱兵[32]

人們對此次閱兵的視覺效果表示擔憂。NBC新聞報道稱,五角大廈擔心2018年初次舉行的閱兵「可能被視為類似於莫斯科北京或朝鮮平壤常見的那種閱兵」[20]。The Intercept將2025年的閱兵描述為「在美國首都中心舉行的一場讓人想起蘇聯或朝鮮的軍事盛會」[10]。馬凱特大學副教授麗莎·布魯克斯質疑軍方是否在慶祝川普,她表示「戰車在首都街道上行駛看起來不符合一支專業化、高能力軍隊的傳統」,而「看起來像一支政治化、向內轉的軍隊,專注於國內對手而不是外部對手」[9]。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批評此次閱兵,稱他擔心閱兵可能傳達的形象,不喜歡「士兵邁著正步,大型戰車和飛彈在街上滾滾而過」,「你知道,我們一直都和你在蘇聯和朝鮮看到的形象不一樣。我們很自豪不是那樣」[33]Axios和《紐約客》都將此次閱兵描述為「川普強人周」的結束,此前川普在洛杉磯抗議期間部署聯邦軍隊,並在布拉格堡對士兵發表黨派演講[34][35]。杜克大學政治學教授彼得·費弗表示,在閱兵中「即使軍方不喜歡,他們也不會死在這座山上」,「川普的2.0團隊更擅長滿足總統的需求,無論從長遠來看這是否是最好的」[9]

一些退伍軍人團體拒絕參加閱兵。位於北維吉尼亞州的美國越戰老兵協會拒絕為25名退伍軍人提供官方檢閱台座位,分會主席傑伊·卡爾納表示:「如果只是為了慶祝陸軍建軍250周年,這毫無疑問」,但「我們覺得這與川普的生日混為一談,我們不想成為這種事的道具」[36]。據PBS新聞報道,退伍軍人對閱兵的看法分歧很大,一些人喜歡閱兵對軍隊和服役人員的慶祝,而另一些人則批評閱兵被視為政治化、「捶胸頓足」,並分散了人們對退伍軍人事務部計劃削減預算的注意力[12]

抗議活動

Thumb
達拉斯的抗議活動
Thumb
紐約市的抗議活動

閱兵前一天,兩大退伍軍人和軍人家屬組織在美國國會大廈領導了一場反對閱兵的抗議活動。60名抗議者被國會警察逮捕[37]。閱兵前,「拒絕法西斯主義」組織在白宮外舉行抗議活動[38]

閱兵同期,數百萬示威者在全美1500多個城市參加「無王抗議」抗議活動,這是自川普第二屆政府上任以來規模最大的協同抗議活動[15][16]。該抗議活動由50501運動組織,旨在反對閱兵以及川普的總體政策和行動。此前,美國各地已爆發多起抗議活動英語2025 United States protests against mass deportation,以抗議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的突襲行動,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川普在6月洛杉磯抗議活動期間部署加州國民兵美國海軍陸戰隊,以應對騷亂[39]

川普表示,任何抗議閱兵的人都將遭到「非常大規模的武力鎮壓」,並表示「這些人憎恨我們的國家,但我們會以非常強大的武力鎮壓他們」[40]。《紐約時報》報道稱,在川普決定將洛杉磯的加州國民兵聯邦化並部署現役海軍陸戰隊後,幾位現任和前任陸軍官員和國防專家對閱兵的視覺效果感到不適,稱同時出現的畫面「可能讓軍方看起來像是在慶祝對美國人的鎮壓」,而且「這不是陸軍官員想要的畫面」[36]。《華盛頓郵報》稱,這些對立的畫面加劇了黨派衝突,「因為一些美國人為川普強硬鎮壓所謂的混亂而歡呼,而另一些人則譴責他日益接受獨裁策略」,並指出洛杉磯的抗議活動與川普的閱兵「越來越混為一談」[41]

Remove ads

媒體評論

紐約時報》報道稱,明尼蘇達州議員遭槍擊以色列襲擊伊朗,以及電視和社交媒體上批評閱兵在近期抗議活動中動用軍隊宣傳川普和壓制異己的言論,給此次閱兵蒙上了一層陰影。該報還稱,此次閱兵遭遇諸多後勤障礙,觀眾熱情低迷,記者形容「表演有時令人失望,人群在濛濛細雨中早早散去」[42]。無王抗議活動也吸引了大量電視報道[43]。閱兵組織者預計將有「數十萬」觀眾到場,但由於人群稀少,許多座位仍然空置,《泰晤士報》將此歸咎於惡劣天氣和全國性的抗議活動[44]。《華爾街日報》稱人群「稀疏」,「慶祝但平靜」[45]BBC新聞將同時舉行的抗議和閱兵描述為「分屏」和「一天中兩種不同的公開展示」[46]。《衛報》稱,這場遊行「既不是批評人士悲觀預測的朝鮮極權主義奇觀,也不是川普鐵桿粉絲渴望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民族主義的勝利」,而只是一場「略顯平淡」的遊行。文章稱,這場公眾活動規劃不周,垃圾桶數量過少導致垃圾溢出,出口不足,僅有幾輛供應食品的卡車,而且缺乏標誌和指示,進出路線難以找到。文章援引一位特勤局官員的話稱:「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47]。」此次活動由四家與川普總統關係密切的公司贊助,引發了人們對其可能違反聯邦法規的道德擔憂[48]

Remove ads

公眾意見

6月12日公布的一項美聯社全國民意調查中心民意調查顯示,6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閱兵沒有合理利用政府資金,而只有38%的人認為閱兵合理。調查還發現,40%的人支持閱兵,29%的人反對,31%的人表示不確定[49]。NBC於5月30日至6月10日進行並於閱兵當天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4%的受訪者反對使用政府資金舉辦此次活動[50]

網絡輿論

許多社交媒體用戶嘲諷此次閱兵,稱其閱兵隊伍粗暴、缺乏同步和紀律[51][52][53]。一名用戶評論說,閱兵隊伍缺乏熱情,看起來像是「戰俘在行軍」[54]

安保措施

Thumb
國民兵和特勤局在閱兵期間提供安全保障

此次閱兵被列為國家特別安全活動[26],對華盛頓大都會區的交通造成多方面影響。閱兵周邊道路封閉數日,多條公交線路也被迫繞行[55][56]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雷根國家機場周圍的特殊飛行規則區域內設置臨時飛行限制[57],鑑於閱兵需要,該機場下午6時至晚上9時30分暫停航班起降[58][59]。一些航空公司取消航班以應對此次閱兵,並建議乘客改用附近的其他機場[60]

閱兵結束兩天後,一名婦女在閱兵區域外被一輛載有戰車的卡車撞倒身亡[61]

媒體報道

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通過各自的新聞流媒體頻道(而非各自的電視附屬頻道)轉播閱兵實況。福克斯新聞頻道NewsNation英語NewsNation大全新聞、Real America's Voice和同一個美國新聞網也轉播了閱兵[1]。C-SPAN對此次閱兵進行了無廣告直播[62]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