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腹內側前額葉皮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腹內側前額葉皮層(英文: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簡稱:vmPFC),位於大腦額葉底部,是前額葉皮質的一個區域,主要包含布羅德卡分區第10區等[1][2][3]。腹內側前額葉皮層與情緒調控、決策制定、社會認知以及道德感等有關[1][2][4][5]。
結構
在解剖學上,腹內側前額葉皮層(vmPFC)是前額葉皮質的一個區域,位於大腦半球底部內側[1][2][3]。該皮層包括布羅德卡分區第10、11、12區,以及第24、25、32區等[1][2]。腹內側前額葉皮層與杏仁核、海馬體以及顳葉、嗅覺系統等腦部結構相連接,構成了一個巨型連接網絡[1][6]。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研究資料對腹內側前額葉皮層的邊界劃定可能有所不同。
功能
腹內側前額葉皮層與情緒調控、決策制定、社會認知以及道德感等有關[1][2][4][5]。其中,腹內側前額葉皮層通過與杏仁核等相互作用,在負性情緒的產生和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1][4][7]。此外,腹內側前額葉皮層與認知社會規則、道德規範以及文化價值觀緊密相關,並且與識別面部情緒和產生共情反應有關[1][7][8]。
臨床
腹內側前額葉皮層如若出現異常,可導致判斷能力、社交能力或決策能力受損[5][9][10]。臨床資料顯示,腹內側前額葉皮層損傷的患者表現出情感遲鈍以及對負面刺激的生理反應減弱,並且對抑鬱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易感性降低[5]。但臨床症狀與具體區域下的白質損傷情況有關,有動物實驗顯示,如白質受損則恐懼反應會下降,相反則恐懼反應不會變化甚至不降反升[5]。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