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自貢市蜀光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貢市蜀光中學,簡稱蜀光中學,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伍家壩路26號,校園占地約600畝(約40公頃)。學校創建於1924年,1938年由著名教育家張伯苓接辦並聘請南開中學部主任喻傳鑒任校長,同時請于右任題寫校名,使其成為南開系列成員學校之一。學校先後榮獲川南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等,校訓為「盡心為公,努力增能」。

快速預覽 自貢市蜀光中學, 地址 ...

蜀光中學屬於南開系列學校,是南開校友總會成員單位。

歷史沿革

自貢初中時期

1924年,蜀光中學由自貢市鹽井灶商會合資,在當地炳文書院東興書院基礎上建立,1938年改制為完中。

私立自貢蜀光中學

1937年,曾任中華民國鹽務總署華籍巡視員的繆秋傑出任四川省鹽務管理局局長並駐紮自貢。繆秋傑熱心地方公益與教育事業,建議蜀光中學校董會邀請南開中學入駐自貢代辦蜀光中學,理由是自貢中學教育落後,已難適應鹽業蓬勃發展的形勢。而南開是全國著名中學,蜚聲中外,又在重慶新辦了分校,就近請其來辦學較為方便[1]

1937年7月,繆局長致函時任南開大學校長兼南開中學校長張伯苓,邀請其來自貢考察教育。同年8月,蜀光中學校董代表楊澤寰等二十餘名自貢士紳聯名致函,請繆局長轉託張伯苓代為代辦蜀光中學。同年10月,張伯苓派南開中學部主任喻傳鑒出渝赴自貢考察。喻抵達時,蜀光初中校董代表及全體師生數百人列隊歡迎。他們在自貢停留數日,參觀自貢鹽業及教育事業,並在蜀光初中為學生發表講演[1]

張伯苓在覆信中表示:「鑑於自貢為鹽產重心,前途發展,未可限量;再者蜀光學生皆聰穎可愛,極願對自貢教育有所貢獻。」[1]

蜀光初中校董會增聘張伯苓、繆秋傑、喻傳鑒為校董,並公推張伯苓為董事長。同時,議定新建校舍,增設高中部。在繆秋傑的大力支持下,四川鹽務管理局決定從自貢鹽業井、過商提取鹽款餘額,共計法幣三十九萬元,用於建設新教學樓,並計劃於1938年上半年,先行派遣若干南開中學教師來蜀光初中任教[1]

1938年自貢蜀光中學改制後,張伯苓天津南開中學部主任喻傳鑒兼任蜀光中學校長,並請當時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題寫了校名[1]

儘管南開代辦蜀光中學在當時被普遍認為有助於提升學校辦學水平,但地方部分人士對「下江人」接管本地教育心存顧慮,教師隊伍也出現不安情緒,社會輿論一度複雜[1]

1939年,蜀光中學遷入新校之後,在東興寺校舍舊址建立了私立蜀光小學,又被稱為蜀光中學附屬小學[1]

公立自貢蜀光中學

1991年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贈200萬港元,資助學校修建了現高中部教學樓之一的「逸夫樓」。

2000年,在原東興職業中學校址新建初中部,學校占地面積擴至410畝。2003年,收購原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礦區子弟中學為藝術部。

2011年新區擴建完成,校園總面積擴至600畝,初中部搬回校本部,藝術部撤銷。

2024年7月,自貢市紀委監委對2016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間曾任自貢市蜀光中學黨委書記、校長蒯曉牛立案審查調查。2025年3月,經自貢市委批准,蒯曉牛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雙開」),其違法所得被收繳,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官方通報特別指出其行為「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破壞了教育系統的廉潔性。

獎學金

海內外校友先後捐資設立了「蜀光校友獎學金」、「王氏爵玎獎學金」、「歐陽周氏獎學金」、「周曉薇獎學金」、「劉蘇·黃楠森獎學金」等,資助品學兼優或家庭條件困難學生。

名字來源

「蜀光」取巴蜀之光,蜀學重光之意。

蜀光校歌

歌曲來自德國民歌聖誕樹,歌詞改編自原南開系列學校校歌(繼續被原南開系列學校的各校使用)。

公能校訓

盡心為公,努力增能

校友

  • 王懷安 1931年畢業於蜀光中學,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首屆功勳天平獎章獲得者。
  • 王方定 放射化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 王亞輝 著名細胞生物學家,原中國科學院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所長。
  • 侯朝煥 信號處理和聲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胡海濤 著名工程地質與環境地質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李慎之 蜀光中學1945年公民課教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著名學者、思想家。
  • 謝韜 蜀光中學1945年教師,人民大學前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前副院長。
  • 黃楠森 1942年畢業於蜀光中學,北京大學哲學系原主任,中國著名馬克思哲學研究專家。
  • 張思敬 清華大學原副校長。
  • 羅亦孝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
  • 易明初 中國新構造地質學家。
  • 王錫仁 著名作曲家,作品有《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紅珊瑚》、《父老鄉親》、《白髮親娘》等。
  • 陳戈 1932年蜀光畢業,著名的老一輩表演藝術家,《抓壯丁》中的王保長形象尤為深入人心。
  • 范美忠 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蜀光中學教師,因轟動全國的范跑跑事件出名,引發了中國教育界的思想大碰撞,推進了社會思潮進步
  • Ayawawa(本名楊冰陽) 網絡紅人,身兼作家、電視節目嘉賓、情感諮詢師等身份。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