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南市主要道路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南市主要道路列表
Remove ads

臺南市主要道路列表,列出臺南市區(縣市合併原臺南市)主要道路及其編號,並概略介紹原臺南縣部分行政區道路。

Thumb
國道一號仁德系統交流道,可連接台86線

概論

臺南市現今道路命名一如其他臺灣主要大城,以歷史地名(例安平路)、政治教義(例民權路)、人名(例成功路)或吉祥路名等為大宗。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 二次戰後命名:二次大戰結束後,由市政府編定現今道路名。然而在此次頒定中不存在中國大陸地名街道,這點與其他臺灣大城市非常不同。唯仍有政治教義之「建國」、「民權」、「民生」、「民族」等。
  • 1980~90年代:由於多處重劃區開發。為因應道路命名需要,市府頒定「路里譜」,規定以「字輩」為道路命名。例如安平區新路幾乎皆以「平」字結尾,配上其他字。(例國平、華平、育平、建平等路),而東區則有一系例東字開頭路名(如東和、東平、東興等)。其配字規定參照置於「路里譜」(有銅刻版本現置於文化中心),當時廣泛使用於多處新興重劃區。
  • 近年:臺南市近來新闢道路隨著地方意識抬頭,幾乎全部取用歷史地名而非字輩。例如臺江大道、鹿耳門大道、四草大道、清水路、水交社路、後甲路等。但南臺南車站重劃區在2015年仍有道路依路里譜命名。

而在2010年縣市合併後的臺南市,包括原縣區的大部分行政區皆有命名道路,不過尚有北門區將軍區七股區大內區山上區左鎮區南化區龍崎區等八區境內之道路未進行命名。

Remove ads

長度面積

台南市幅員廣大,升格直轄市後,道路總面積排名台灣第一,為5977萬平方公尺。道路密度全台第三高。道路總長度5016公里與公路總長度2172公里,亦皆是全台第一。[1]

高速公路與快速公路總長度也排名全台第一。

其他台灣縣市與台南市道路比較數據,請參考台灣之最列表

定義

主要道路英文名稱為Arterial road,根據交通工程規範(原交通工程手冊),主幹道被佈置為交通網絡的主幹,並且應該被設計為提供最廣泛的交通服務。

雖然主幹道的設計因國家,地區,城市而異,但它們具有許多共同的設計特徵。例如,在許多城市,路線被佈置在城區周圍(通常被稱為環線),或是分散式網格。許多城市還將幹線道路分為主要道路或次要道路。

發展

主幹道路的寬度可以從四個車道到十個或更多,由於道路路廊的佈局和道路走向連續性,下水道,水管,管道和其他基礎設施被放置在路基下方或旁邊。例如最近市區道路之中央分隔島寬度被縮減,以挪出空間增設2個車道,並把路燈與交通訊號電線埋設在分隔道下方。 由於道路的高交通量特徵,以及大量的連續路口與經常發生的號誌管制,產生相當大的停滯車流,市政府已在大部份的主要道路上實施號誌連鎖,通行速度限制通常在40到70公里/小時之間,具體取決於周圍開發的使用密度。

分段

比較長的道路,為了門牌號碼編排的方便並利於用路人識別,一般會對道路路名進行分段。臺南市的道路分段幾乎都採取同臺北市臺中市等地較常見的「某某路X段」方式,僅有少數地區出現有與高雄市一樣「類似」分段而非分段方式的「某某X路」,如下營區的人和街、佳里區的信義街等。

以下列出全臺南市最多與次多分段數的道路,及一些有趣的特殊例子。

七段

臺南市的道路目前最多分有七段:

  • 公學路(安南區
  • 府安路(安南區。但目前只見二段至七段;二段以北的路段又被稱為「府安堤頂道路」[2]
  • 郡安路(安南區。但目前只見三段至七段)
六段
  • 安和路(安南區
  • 安中路(安南區)
  • 安通路(安南區。但目前只見二段至六段)
  • 台江大道(安南區)
特殊例子

設有西段:

  • 東寧路(東區
  • 大學路(東區)

僅有一段:

  • 鹿耳門大道(安南區
  • 安清路(安南區)
  • 安義路(安南區)

僅設二段:

無分段

部分行政區道路雖有命名,但實際並無分段。這種狀況可能是道路不夠長而無分段必要,或是以數字方位串起同名道路、類似分段而非分段的「某某X路」之情況。在此列出境內道路命名皆無實際分段的行政區:

Remove ads

歷史

目前市中心道路名,主要在戰後初期命名。當時更名狀況如後:[4]

  • 光復路←明治町二、三丁目全線/老松町一丁目
  • 中山路←大正町(全線)。舊名大正通
  • 中正路←末廣町運河一、二丁目。舊名銀座通或末廣町通
  • 民族路←盲啞學校起臺町止一、二丁目
  • 民權路←本町(全線)一、二、三、四丁目←普羅民遮街
  • 民生路←錦町(全線)一、二、三丁目
  • 青年路←清水町一丁目至竹園町
  • 府前路←東門町一丁目至小西門綠園
  • 開山路←開山町(全線)一、二、三丁目
  • 文廟路←幸町(全線)一、二丁目
  • 開元路←三分子
  • 東門路東門町(全線)一、二、三、四丁目
  • 西門路西門町(全線)一、二、三、四、五丁目
  • 南門路←綠町至桶盤淺
  • 北門路←北門町(全線)一、二丁目
  • 安平路港町(全線)一、二丁目
  • 公園路←花園町(全線)一、二、三丁目
  • 博愛路←壽町(全線)
  • 復興路←東門綠園至竹篙厝
  • 健康路←市立游泳池前面路
  • 海安路←福住町濱町
  • 勝利路←竹園町旭町
  • 忠義路←白金町至臺南神社前五、四、三、二、一丁目←禾寮港街
  • 玉泉街←泉町至塩埕
  • 進學街←南門町二丁至塩埕
  • 新生路←法院邊至末廣國民學校
  • 永樂街←永樂町一丁目
  • 康樂街←新町濱町
  • 建業街←開山神社後
  • 立人街←寶町(全線)
  • 衛民街←憲兵隊前面路
  • 友愛街←大宮町四丁目至濱町
  • 長樂街←永樂町三丁目
  • 協進街←港國民學校前面路
  • 武廟街←武廟至南門町
  • 武穆街←高砂町一、二、三丁目
  • 赤崁街←赤崁樓前面路台町一丁目
  • 進豐路←陸軍基地至溪頂寮
  • 生產路←糖業試驗所至竹篙厝
  • 工學路←後甲
  • 裕農路←後甲至虎尾寮
  • 富強路←虎尾寮
  • 康莊路
  • 大同路←桶盤淺至竹篙厝
  • 忠明街←港町二丁目
  • 先覺街←開山町三丁目
  • 忠孝街←永樂町二、三丁目
  • 仁愛街←港町一丁目
  • 信義街←入船町二丁目至永樂町三丁目
  • 和平街←西門町三丁目至港町二丁目
  • 大智街←新町一、二丁目
  • 大仁街←新町二丁目
  • 大勇街←舊魚行口至新町二丁目
  • 新南街←新町一丁目至田町造船廠
  • 保安北街←西門町五丁目小西門綠園至新町一丁目大溝北側
  • 保安南街←西門町五丁目小西門綠園至新町一丁目大溝南側
  • 人和街←永樂市場至福住町
  • 神農街←永樂町二丁目
  • 正義街←開山宮前至三和銀行
  • 崇安街←明治町二丁目至老松町二丁目
  • 糖業街←竹篙厝
  • 舊廓街←東門町四丁目至竹篙厝
  • 竹圍街←竹園町至旭町
  • 四維街←知事官舍前至州二中
  • 自強街←寶町二丁目
  • 大埔街←開山町
  • 光華街←農業試驗所種畜場至臺南煉瓦工廠前
  • 樹人街←師範學校前面路

稍後道路變動如後:光復路→成功路、文廟路→南門路、玉泉路→逢甲路、進學街→進學路、新生路→新生街、永樂街→永樂路、武廟街→永福路、武穆街→建國路、進豐路→公園路、工學路→大學路、四維街→民族路一段、樹人街→樹林街、中正路→湯德章大道。並廢止康莊、先覺、糖業、舊廓、竹圍等街路。

Remove ads

編碼

臺南市於省轄市時期的編碼系統,係由主要幹道以2位數編成,奇數為南北向,由西向東排序;偶數為東西向,由北向南排序;次要道路以3位數編號,前2碼自主要道路編碼之後(南北向主要幹道東邊數起第一條,東西向的南邊第一條)開始編碼。如編號240永華路為編號24的主要幹道南邊數起第一條。

編碼設計立意係便利外國人使用。但事實上此道路編號系統仍未推廣,即道路標誌外並不在其他場合使用,亦不見於地圖。臺南縣市合併後已因編碼系統不符合實際需求而不再使用,但編碼標示仍可在今日的多數路牌上被發現。

已編台南市道路編號之主要道路

更多資訊 臺南市 道路編號, 道路名稱 ...
Remove ads

已編台南市道路編號之次要道路

更多資訊 臺南市 道路編號, 道路名稱 ...
Remove ads

未編台南市道路編號之重要道路

更多資訊 道路名稱, 名稱源自 ...

日治都市計畫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