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里爾·夏隆

以色列前总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里爾·夏隆希伯來語אֲרִיאֵל שָׁרוֹן羅馬化:Ariʼēl Sharōn希伯來語發音:[arˈjɛl ʃaˈron] ;1928年2月26日—2014年1月11日),原名艾里爾·沙伊納曼אריאל שיינרמן,Ariel Scheinermann),以色列軍官及政治人物,曾任第11任以色列總理,直至2006年1月因中風而無法繼續履職[3]

快速預覽 艾里爾·夏隆 אריאל שרון‬, 第11任以色列總理 ...

1948年以色列陸軍建軍時夏隆即為其指揮官之一。他作為士兵及軍官參加了1948年的獨立戰爭,於亞歷山德羅尼旅中擔任排長,參加多場戰鬥,其中包括賓農阿萊夫行動英語Battles of Latrun (1948)(Bin Nun Alef)。他在101部隊英語Unit 101的建立、反撲行動、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1967年六日戰爭埃以消耗戰爭及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為國防部長,夏隆亦指揮了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

夏隆被認為是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指揮官以及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4]。在其指揮六日戰爭中對西奈半島的突擊英語Battle of Abu-Ageila (1967)及贖罪日戰爭中對埃及陸軍第三軍完成合圍後,以色列民眾賦予其「以色列之王」這一稱號。

夏隆從軍隊退伍之後進入政界,加入以色列聯合黨,並於1977年至1992年及1996年至1999年在利庫德領導的政府中擔任職位。2000年夏隆當選以色列聯合黨黨首,並於2001年至2006年擔任以色列總理一職。

1970年代至1990年代,夏隆支持在約旦河西岸地區加薩走廊進行以色列定居點的建設;然而在其就任總理後,夏隆開始主張放棄部分猶太人定居點[5]並於2004年至2005年推動了以色列自加薩走廊的單方面撤離。以色列聯合黨反對這一政策,由此夏隆於2005年11月退出該黨,新建前進黨。外界預測夏隆將會贏得下一屆大選,並通過一系列單方面撤離行動「將以色列從約旦河西岸地區大部撤出」[6][7][8]。2006年1月4日夏隆中風昏迷,陷入持續性植物狀態,直至2014年1月11日辭世[9][10][11]

Remove ads

背景

夏隆出生於以色列特拉維夫附近馬拉勒村英語Kfar Malal的一個猶太農民家庭,夏隆家原姓沙伊納曼(שיינרמן,Scheinermann),後來才改以家庭所在地的夏隆地區為姓氏。夏隆的父母什穆埃爾(Shmuel)和薇拉(Vera)都是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1922年,他們從蘇俄移民到以色列。

軍旅生涯

夏隆早年在英國坎特伯雷參謀學院、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特拉維夫大學學習。1956年10月參加英國、法國和以色列發動的蘇伊士運河戰爭。1967年獲得少將軍階。1973年10月,在贖罪日戰爭中,當以色列軍隊受到重大挫折之時,夏隆率領屬下的兩個師強突蘇伊士運河,一舉扭轉戰局,被手下的將士稱為「猶太之王」,被外界稱為「以色列的巴頓」。1982年年他又指揮第五次以阿戰爭,攻入黎巴嫩,重創巴解組織的力量。

政治生涯

1975年6月,出任以色列總理拉賓的高級安全事務顧問。

1981年,出任以色列國防部部長。

1982年6月,策劃和指揮了入侵黎巴嫩戰爭

1996年,任國家基礎設施部長,並從1998年起兼任外交部長,直到1999年以色列大選。

1999年,出任以色列聯合黨黨魁。

2001年2月,以以色列聯合黨黨魁領導人身份參加以色列總理競選並獲勝。

2002年11月28日,再次當選以色列聯合黨黨魁。

2003年1月28日,領導以色列聯合黨在選舉中獲勝,使得以色列聯合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成功連任總理。

2005年11月21日,退出執政以色列聯合黨,成立以色列前進黨,擔任黨魁。

晚年

2005年6月18日,夏隆被送往耶路撒冷當地的一間醫院,當時他已輕微中風[12]。報道指夏隆感到不適及言語上難以說話、溝通。之後他突然在以色列軍方電台出現,表明自己將會繼續擔任以色列總理,勸喻人民不要擔心。

夏隆於2005年12月18日再次因輕微中風入院。不過兩日後(12月20日)即出院。夏隆似乎已經痊癒(甚至在午餐上吃了兩大塊巨型牛排),不過醫生已提醒夏隆注重飲食健康,以免又再中風。醫生還計劃在2006年1月為其進行心臟修補手術。

中風離職

2006年1月4日晚,夏隆因突發嚴重中風被緊急送往耶路撒冷哈達薩醫院進行搶救。[13]1月6日,因為腦部出血未停止,夏隆再次被迫進行手術。哈達薩醫院院長什洛莫·莫爾及夏隆助手還指出其或將無法履行總理的職務。 [14]1月9日,夏隆在醫生逐步減少使用麻醉藥後,開始恢復獨立呼吸,但仍要佩戴氧氣罩。莫爾指,其情況仍然危殆,會在他甦醒後,再評估他腦部受損的情況;而另一方面,代總理艾胡德·奧爾默特承諾,會繼續夏隆的政策。[15]1月11日,夏隆病情繼續好轉,但仍然嚴重,什洛莫·莫爾還計劃停止為他注射麻醉劑。[16]2月10日,夏隆的消化系統嚴重受損,情況危殆,醫生指他生存機會甚低。[17]4月11日,以色列內閣召開特別會議,宣布夏隆永久失去履行職權能力,同時任命代總理艾胡德·奧爾默特為臨時總理。這意味著夏隆時代正式結束。[18]

病勢發展

2007年4月18日,夏隆之子稱夏隆病情有好轉,甚至一度能夠開口說話[19]

2010年11月12日,他由親屬接回家中進行護理[20]

2014年1月2日,夏隆情況再次轉趨危殆,出現多重器官衰竭,可能隨時會有生命危險[21]

2014年1月9日,病情極度惡化,甚至可能隨時病逝[22]

逝世與紀念

2014年1月11日,夏隆在特拉維夫一家醫院中病逝,享壽85歲[23]

根據猶太人的喪葬習俗,夏隆的葬禮於1月13日以舉行,以儘快下葬[24][25][26]。參加了葬禮的外國政要包括美國副總統喬·拜登、前英國首相東尼·布萊爾、前荷蘭首相維姆·科克捷克總理伊日·魯斯諾克、俄羅斯外長謝爾蓋·維克托羅維奇·拉夫羅夫和德國外長法蘭克-華特·史坦麥爾[2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