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门答腊岛与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
Remove ads

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是由查爾斯·克拉克所著的關於蘇門答臘西馬來西亞及周圍島嶼上的豬籠草屬食蟲植物的專著。2001年,該書由自然歷史出版社出版。[1]查爾斯·克拉克將其描述為「生態學和分類學相統一的」著作。[1]

快速預覽 《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 作者 ...

創作背景

該書構思於1997年[2],為此他進行了三年深入研究,其中包括了15次野外考察及大量植物標本館參觀的成果。[1][3]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與挫折,其中包括1997年的「嚴重乾旱」及接下來連續兩年的政治動盪。[2]該屬包含的所有介紹到的物種中,查爾斯·克拉克僅在野外實地見到了3種。[1]亞齊省部分地區政治局勢動盪,熔岩豬籠草N. lavicola所在地已不可觸及,而細豬籠草N. tenuis的所在地在當時還未重新定位。[1]查爾斯·克拉克所謂的瘦小豬籠草N. gracillima,他也未在野外見到過;而該類群現已被確認為白豬籠草N. alba[4]

主要內容

該書詳細描述了34個物種。還包括了2個「未描述及未完全鑑定的類群」:「Nepenthes species A」(之後被描述為硬葉豬籠草N. rigidifolia))[5]和「Nepenthes species B」(之後被描述為泉氏豬籠草N. izumiae))[6]。及3個「鮮為人知的類群」:翼狀豬籠草N. alata,之後被證明並不存在於該地區)貝卡利豬籠草N. beccariana容洪豬籠草N. junghuhnii。該專著還包含了18個自然雜交種的簡短描述。[1]

查爾斯·克拉克撤銷了馬修·傑布馬丁·奇克在其1997年的專著——《豬籠草屬(豬籠草科)的框架性修訂》中的幾處分類修訂。具體即是恢復長葉豬籠草N. longifolia塔藍山豬籠草N. talangensis細豬籠草N. tenuis的物種地位,同時將梳狀豬籠草N. pectinata視為裸瓶豬籠草N. gymnamphora同物異名。此外,查爾斯·克拉克還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了一個新物種——賈桂琳豬籠草N. jacquelineae[1][7]其還選取了18個自然雜交種做了簡要說明。[1]

Remove ads

所述物種

該書共介紹了34個有效物種。

  1. 寬葉豬籠草
    N. adnata
  2. 白環豬籠草
    N. albomarginata
  3. 蘋果豬籠草
    N. ampullaria
  4. 昂嘎桑豬籠草
    N. angasanensis
  5. 馬兜鈴豬籠草
    N. aristolochioides
  6. 班史東豬籠草
    N. benstonei
  7. 邦蘇豬籠草
    N. bongso
  8. 密花豬籠草
    N. densiflora
  9. 上位豬籠草
    N. dubia
  10. 疑惑豬籠草
    N. edwardsiana
  11. 真穗豬籠草
    N. eustachya
  12. 小豬籠草
    N. gracilis
  13. 瘦小豬籠草
    N. gracillima
  14. 裸瓶豬籠草
    N. gymnamphora
  15. 無刺豬籠草
    N. inermis
  16. 賈桂琳豬籠草
    N. jacquelineae
  17. 熔岩豬籠草
    N. lavicola
  18. 長葉豬籠草
    N. longifolia
  19. 麥克法蘭豬籠草
    N. macfarlanei
  20. 邁克豬籠草
    N. mikei
  21. 奇異豬籠草
    N. mirabilis
  22. 卵形豬籠草
    N. ovata
  23. 萊佛士豬籠草
    N. rafflesiana
  24. 岔刺豬籠草
    N. ramispina
  25. 兩眼豬籠草
    N. reinwardtiana
  26. 菱莖豬籠草
    N. rhombicaulis
  27. 血紅豬籠草
    N. sanguinea
  28. 欣佳浪山豬籠草
    N. singalana
  29. 匙葉豬籠草
    N. spathulata
  30. 顯目豬籠草
    N. spectabilis
  31. 蘇門答臘豬籠草
    N. sumatrana
  32. 塔藍山豬籠草
    N. talangensis
  33. 細豬籠草
    N. tenuis
  34. 東巴豬籠草
    N. tobaica
鮮為人知的類群
  1. 翼狀豬籠草
    N. alata
  2. 貝卡利豬籠草
    N. beccariana
  3. 容洪豬籠草
    N. junghuhnii
未被描述及未完全鑑定的類群
  1. N. species A
    硬葉豬籠草
  2. N. species B
    泉氏豬籠草

同行評議

分類學家簡·斯洛爾在2002年3月的《食蟲植物通訊》中對《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進行了評述:[注 1][8]

簡·斯洛爾還寫道:「文字間幾乎沒有明顯的錯誤。」,並稱讚其「以一種圓滑的方式」處理了「極富爭議的分類問題」。[8]

在2001年12月的《澳大利亞食蟲植物協會公報》上,羅伯特·吉布森寫道:[注 2][9]

伊沃·庫代拉也在2002年的《Trifid》上對《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進行了評述。[10]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