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莊吉生
臺灣男子網球運動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莊吉生(Jason Jung,1989年6月15日—)是一位於美國洛杉磯出生的台灣職業網球運動員,曾就讀密西根大學,後就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碩士班。於2017年8月放棄挑戰美國網球公開賽參賽資格的機會,並代表台灣參加世大運男子單打網球比賽,奪得金牌。職業排名最高曾來到 114 名,為台灣史上第三位進入溫布頓網球公開賽之男子單打選手。2019 年於紐約網球公開賽打敗第二種子 Frances Tiafoe 進入八強,2020 年又於同地點接連打敗 Kevin Anderson、Cameron Norrie、Reilly Opelka 後止步四強。

Remove ads
基本簡介
莊吉生出生於美國,四歲開始練習網球,青少年時就展露出卓越天份,畢業於密西根大學政治系。莊吉生父母分別來自高雄和台南,自幼在家以台語為主,在外則是講英文。莊吉生在暑假期間和父母一起回台灣,青少年也在台灣比賽過,即使在洛杉磯出生長大,仍然在很多採訪中提到台灣對他來說就是根的所在地,並表示希望對台灣有所貢獻。
除了轉籍代表台灣參加世大運、亞運、台維斯杯及四大滿貫賽事之外,莊吉生同時積極協助台灣青少年網球員赴美訓練、讀書。經過其牽線成功赴美就讀的後輩中不乏有美國華盛頓州名校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及網球名校 University of Kentucky。
2015年時被記者詢問為什麼選擇轉籍台灣,這位加州男孩說得直率,「台灣比美國還要小很多,我希望能夠回來幫助台灣。大家都知道台灣有盧彥勳,但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台灣、用網球帶來世界的更多關注。」[1]。
2022年與同為台裔美籍的女友於洛杉磯舉辦婚禮,兩人現定居美國。
Remove ads
職業生涯
- 2016年,莊吉生在成都挑戰賽以一盤未失的情況下拿下冠軍,也是生涯第一座挑戰賽的單打冠軍。
- 2017年,莊吉生以28歲世大運最高年齡限制的情況下最後一次代表台灣出賽,出賽男子單打的比賽,最後6場比賽一盤未失的情況下幫助台灣打下繼2003年大邱世大運盧彥勳的男子單打金牌後第一面男子單打的金牌,也幫助台灣在積分加總後而外獲得一面男子團體的金牌。
- 2018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男子單打會外賽,莊吉生首輪及第二輪分別擊敗塞爾維亞選手尼古拉·米洛伊維奇(Nikola Milojević)及瑞士選手亨利·拉克索寧,第三輪對上義大利選手托馬斯·法比亞諾苦戰四盤仍舊吞敗而無緣晉級會內賽,英國選手安迪·莫瑞因傷退賽,莊吉生得以替補挑戰溫網會內賽,同時也是首次進入會內賽[2][3][4][5]。然而,會內賽首輪對上法國選手伯諾瓦·帕爾雷被直落三擊敗,止步首輪[6]。
- 2019年8月19日,莊吉生於ATP挑戰賽溫哥華站獲得亞軍[7]。
2023年9月,莊吉生和許育修搭檔於2022年亞洲運動會為台灣奪得首面網球男子雙打金牌[8]。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