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菠菜
苋科菠菜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菠菜(學名:Spinacia oleracea),又名菠薐、鸚鵡菜、紅根菜及飛龍菜,是莧科菠菜屬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性喜冷涼氣候,耐寒性強,適於沙壤或粘土壤生長,根和葉子可以食用。菠菜於7世紀左右由尼泊爾傳入中國[1][2][3],現已是一道家常菜。菠菜於14世紀左右傳入英格蘭[4]。菠菜常用來煲湯,涼拌,單炒,和配葷菜合炒或火鍋墊盤。
菠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收穫,通常春天的菠菜比較嫩小,適合涼拌,而秋天的粗大,比較適合熟食。但是現在有很多溫室培養的菠菜,一年到頭都是一樣的。
Remove ads
詞源
菠菜古稱「波稜菜」、「頗棱菜」(相傳來自「頗棱國」,但「頗棱國」一詞可能來自尼泊爾語的菠菜「पालुङ्गो」,音[Pāluṅgō],並非國名[5]);在閩南與潮汕地區,因「菠薐」音近「飛龍」而被訛為「飛龍菜」[6]。
形態
菠菜為一二年生草本。主根發達,肉質根紅色,味甜可食;根群主要分布在25~30厘米的土壤表層。基部葉和莖下部葉較大,深綠色;莖上部葉漸次變小,戟形或三角狀卵形;葉柄長而肉質。單性花雌雄異株,偶也有雌雄同株;雄花排列成穗狀花序,雌花簇生於葉腋。按果實外苞片的構造可分為有刺種和無刺種兩個類型。
食用
Remove ads
- 翡翠羹(菠菜湯)
- 菠菜拌豆腐
- 奶油菠菜
- 清炒菠菜
- 菠菜炒雞蛋
連橫《臺灣通史》提及「菠薐:種出西域頗陵國,誤為菠薐,或稱赤根菜,臺南謂之長年菜,以度歲須食之也。」臺灣臺南一帶在除夕時,必有煮一盤連根帶葉的菠菜,稱為「長年菜」。
菠菜的草酸與豆腐分解出的草酸及鈣質,會在腸道結合成草酸鈣,而草酸鈣不被腸道吸收,反而會形成糞石後隨著糞便排出,不會吸收到體內,所以菠菜豆腐湯並不會造成身體結石的問題。[9]
菠菜與莧菜等所含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在攝取過量時可能會導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又名藍血病,香港曾發生8至10宗小童進食菠菜後出現蛋白血症個案。[10]
流行文化
美國漫畫《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因為主角卜派(Popeye)吃完一罐菠菜之後,就會力大無窮,擊敗情敵布魯圖(Bluto)或者其他敵人,所以在該漫畫面世後,令菠菜大受歡迎。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