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蔣益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蔣益澧
Remove ads

蔣益澧(1833年—1874年),字薌泉湖南湘鄉人,清朝湘軍人物,參與征討太平天國戰事,曾任浙江巡撫廣東巡撫等官。

Thumb
蔣益澧在杭州棲霞嶺寶慶堂的題字,今位於棲霞嶺街道居委會院內。其文云:皇清同治元年,益灃蒙恩授布政使,統師援浙,二年春浙東廊,清秋八月晚,攻杭州,三年二月乙未克之,王土既複,流民還家,越明年三月甲子,奉命撫粵東勒名厓石,以志我士卒勞苦。

生平

益澧少不羈,為湘鄉鄉里難容,乃雲遊四方。咸豐二年加入湘軍,為曾國藩幫辦親兵營。1854年起改隸於羅澤南部,於江西湖北鎮壓太平軍,立戰功升任知府。1857年應廣西巡撫駱秉章之召,於廣西鎮壓農民起事,

咸豐九年四月二十六(1859年5月28日),由廣西按察使升任廣西布政使

咸豐九年九月十三(1859年10月8日),降為道員[1]

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三(1861年8月28日),由記名按察使調任廣西按察使。同治元年正月初四(1862年2月2日),升任浙江布政使。改調浙江隸左宗棠部(左缺人,駱薦蔣給左),屢建戰功並勸降收服太平軍數位王將,蔣並引薦胡雪巖為左宗棠籌措軍餉。

1864年左升任閩浙總督,提拔保薦蔣護理浙江巡撫,任內減稅、輕漕運、修水利、興學校、重鑄杭州岳王廟秦檜像,浙江為之一新。

1866年升任廣東巡撫,年僅32歲,翰林楊泰亨讚曰:中興建節最年少,天下英雄惟使君[2]

粵撫任內關注洋務運動,建船廠,革除太平關給廣東巡撫的規費2萬5800兩。折色民米減價徵收 (即減稅),大大減輕百姓的負擔,但得罪整個官場。

兩廣總督瑞麟不合,一年多即被彈劾去職,降兩級以按察使候補。

派往左宗棠處,企劃聯絡征新疆。1867年致仕回籍。1874年臺灣牡丹社事件日軍侵台,益澧奉京師謀劃,病死,年僅41歲。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08》,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