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蒲州 (北周)
中國古代州份,始設於北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以泰州改置,治所在蒲坂縣(今山西省永濟市西南蒲州鎮)。隋朝大業三年(607年)改為河東郡,義寧元年(617年)復為蒲州。治所在桑泉縣(今臨猗縣西南臨晉鎮)。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移治河東縣(今蒲州鎮)。轄境約當今山西省永濟、河津、臨猗、聞喜、萬榮等市縣及運城市西南部地區。開元元年(713年)曾升為河中府,旋仍為蒲州。乾元三年(760年)又升為河中府。屬河東道。
金朝天會六年(1128年)改為蒲州。屬河東南路。天德元年(1149年)復為河中府。[1]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復為蒲州,省州治河東縣入州。轄境相當今山西省永濟、河津、臨猗、萬榮等市縣及芮城縣西部地區。屬平陽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蒲州直隸州,六年升為蒲州府。為晉、陝間交通咽喉,歷為軍事重地。
- 唐朝歷代長官
- 王行本(618年—619年)
- 李琛(619年)
- 元神力(武德年間)
- 楊福(624年)
- 段綸(武德年間)
- 李世民(626年)
- 韋叔諧(627年)
- 鮮于明(貞觀初年)
- 宇文士及(628年)
- 李襲譽(貞觀初年)
- 杜楚客(630年)
- 于志寧(633年,未任)
- 獨孤開遠(634年—635年)
- 趙元楷(638年)
- 薛萬徹(641年—643年)
- 竇衍(貞觀年間)
- 竇逵(貞觀年間)
- 李孝節(貞觀年間)
- 李緯(649年)
- 李素立(永徽初年,未任)
- 李道裕(650年—651年)
- 賈敦頤(652年—653年)
- 李崇義(永徽初年)
- 崔義玄(656年)
- 程名振(660年)
- 劉祥道(661年)
- 竇智純(龍朔年間)
- 李沖寂(666年)
- 蔣儼(總章年間)
- 李沖寂(675年)
- 張孝開(高宗年間)
- 呂整
- 郭子賤
- 衛文升
- 劉伯榮
- 弓彭祖(689年)
- 楊元琰(天授年間)
- 崔神基(武后年間)
- 裴思義(武后年間)
- 武嗣宗(武后年間)
- 李千里(702年)
- 竇懷貞(706年)
- 杜從則(中宗年間)
- 徐彥伯(709年)
- 裴談(710年)
- 李成器(711年)
- 崔元綜(711年)
- 蕭至忠(712年)
- 韋安石(712年)
- 畢構(713年—715年)
- 程行諶(716年—717年)
- 李尚隱(719年)
- 姜師度(721年),河中尹
- 陸象先(721年)
- 韋抗(722年—723年)
- 陳憲(723年)
- 崔琳(725年)
- 桓臣范(開元年間)
- 李元紘(731年)
- 王琚(735年—736年)
- 裴寬(736年)
- 裴伷先(739年)
- 韓朝宗(739年)
- 劉希逸(開元年間)
- 薛兼金(開元年間)
- 薛紘(開元年間)
- 李延輝(唐玄宗時),之前為蒲州刺史
- 河東太守
- 顏真卿(758年),蒲州刺史
- 趙泚(758年),蒲州刺史
- 王璵(759年),蒲州刺史
- 崔㝢(760年),蒲州刺史
- 蕭華(760年),之後為河中尹
- 王昂(760年)
- 李光弼(761年)
- 王昂(762年—763年)
- 崔㝢(764年)
- 暢璀(764年—765年)
- 郭子儀(765年—779年,768年之後系遙領)
- 高武光(768年)
- 趙惠伯(779年之前)
- 王翃(779年)
- 李懷光(779年)
- 張鎰(779年)
- 杜亞(779年—780年)
- 趙惠伯(781年)
- 關播(781年)
- 李承(781年)
- 李齊運(781年—783年)
- 呂鳴岳(783年)
- 李懷光(784年)
- 李晟(784年)
- 唐朝臣(784年,不掌權)
- 渾瑊(784年—799年)
- 杜確(799年—802年)
- 鄭元(802年—807年)
- 杜黃裳(807年—808年)
- 王鍔(808年—810年)
- 張茂昭(810年—811年)
- 張弘靖(811年—814年)
- 趙宗儒(814年—817年)
- 呂元膺(817年—819年)
- 李絳(819年—820年)
- 韓弘(820年—822年)
- 郭釗(822年—824年)
- 李願(824年—825年)
- 薛平(825年—830年)
- 史憲誠(829年,未任被殺)
- 李程(830年—832年)
- 王起(832年—833年)
- 王智興(833年—835年)
- 李程(835年—836年)
- 李聽(836年—839年)
- 鄭肅(839年—841年)
- 孫簡(841年—842年)
- 李固言(842年)
- 陳夷行(843年)
- 崔元式(843年—844年)
- 石雄(844年)
- 韋恭甫(845年)
- 崔鉉(846年—849年)
- 崔璪(849年—851年)
- 鄭光(851年—853年)
- 徐商(853年—856年)
- 崔璵(856年—859年)
- 令狐綯(859年—861年)
- 蔣伸(861年—863年)
- 畢諴(863年)
- 崔慎由(864年)
- 夏侯孜(864年—869年)
- 杜審權(870年—873年)
- 曹確(874年—876年)
- 劉侔(876年—877年)
- 竇璟(877年—878年)
- 李都(878年—880年)
- 竇潏(880年)
- 王重榮(880年—887年)
- 王處存(885年,未任)
- 王重盈(887年—895年)
- 王珂(895年—901年)
- 崔胤(895年,未任)
- 王瑤(895年,未任)
- 王珙(895年,未任)
- 張存敬(901年)
- 朱溫(901年—907年)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