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蒲殿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蒲殿俊
Remove ads

蒲殿俊(1876年6月8日—1934年10月28日),字伯英,號雪袁沚庵,男,四川省廣安縣人。民國政治人物,戲劇教育家,四川保路運動領袖。

快速預覽 蒲殿俊, 籍貫 ...
Remove ads

生平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蒲殿俊中式癸卯恩科四川鄉試第一名舉人(解元[2]。光緒三十年(1904年),赴京應試,創辦「蜀學會」,中甲辰科進士,授法部主事,隨即官費選送留學日本東京法政大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日本組織「川漢鐵路改進會」,鼓吹川路商辦,任正幹事(會長)。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回國,在京任清政府法部主事兼憲政編查館行走,次年任四川諮議局議長。宣統二年(1910年)創辦《蜀報》,任社長。

Thumb
大漢四川軍政府首任都督蒲殿俊(左)、首任副都督朱慶瀾(右)合影

宣統三年(1911年),蒲殿俊成為「憲友會」四川支部的負責人。同年在保路運動中創辦四川保路同志會,9月7日被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激起民變,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索。11月四川獨立,11月27日,大漢四川軍政府成立,蒲殿俊被公推出任首任都督,朱慶瀾任副都督。12月8日成都兵變,二人逃離成都。[3]

民國元年(1912年)8月,蒲殿俊加入民主黨。翌年,當選民元國會衆議院議員。同年5月,民主黨和共和黨統一黨改組成進步黨,蒲殿俊當選該黨理事。

民國五年(1916年)國會重開,蒲殿俊復任衆議院議員。次年加入研究系。7月,任北京政府內務部次長兼北京市政公所督辦,同年12月隨段祺瑞內閣辭職。翌年,任研究系機關報北京《晨報》社社長。民國十年(1921年)4月,創建上海的民眾戲劇社,並同陳大悲沈雁冰鄭振擇歐陽予倩等人創辦近代中國首個專論戲劇的雜誌——《戱劇》月刊。民國十一年(1922年),再任國會議員,同年蒲殿俊在北京出資,與陳大悲共同創辦北京人藝戲劇專門學校,兩年後停辦。民國十七年(1927年)他辭去《晨報》職務,回故鄉廣安照顧母親。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蒲殿俊返回北平。10月28日,因傷寒在北平逝世,享年60歲。

Remove ads

逸事

1899年蒲殿俊在廣安創辦廣安紫金精舍,1912年改名廣安中學鄧小平曾在該校就讀。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