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蕭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蕭懿(5世紀—500年11月19日),字元達,蕭順之之長子,梁武帝蕭衍的長兄。
Remove ads
生平
蕭懿年少時即有令譽,於南朝宋昇明二年(478年)起家擔任安南將軍、南豫州刺史、邵陵王劉友[1]軍府的行參軍[2]。南朝齊代宋後,蕭懿入朝,歷任太子舍人、太子洗馬、建安王友。後出京擔任晉陵太守,有善政。後入朝擔任中書侍郎。父親蕭順之去世後,蕭懿去職丁憂,仍授寧朔將軍[3]。
隆昌元年正月庚戌(494年1月26日)[3],蕭懿起為持節、都督梁南北秦沙四州諸軍事、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進號冠軍將軍[4],出鎮漢中。同年,蕭懿服闋[5],襲封臨湘縣開國侯。建武二年(495年),北魏梁州刺史元英與秦州刺史劉藻合兵進攻漢中,乘勝長驅,進逼南鄭[6]。四月,蕭懿擊退北魏軍隊,解漢中之圍[7],以功進號征虜將軍,增封食邑三百戶。建武三年五月己巳(496年6月3日)[8],蕭懿遷任督益寧二州諸軍事、益州刺史[9]。
建武四年(497年)[10],蕭懿入朝,擔任太子右衛率、尚書吏部郎[11]。永泰元年(498年)[12],蕭懿出京擔任使持節、都督郢司二州諸軍事、征虜將軍、郢州刺史、建安王蕭寶夤[13]軍府的長史,行郢州事。蕭懿第三弟輔國將軍、雍州刺史蕭衍派遣輔國錄事參軍張弘策前往郢州[14],以嗣主殘暴、輔臣無能等理由勸說蕭懿與其聯合起兵。蕭懿聽到此話後,頗為不悅,不肯起兵[15][16]。永元元年(499年)[17],蕭懿被徵還入朝,擔任衛尉[11]。
永元二年(500年)正月,豫州刺史裴叔業據州投靠北魏[18]。二月丙戌(3月31日)[19],皇帝蕭寶卷授蕭懿持節、督豫州諸軍事、征虜將軍、豫州刺史、領歷陽南譙二郡太守,以討伐裴叔業[20]。三日後,裴叔業病死,其兄子裴植據州降於北魏[21]。三月,平西將軍崔慧景叛亂,入建康城,進攻宮城,蕭懿率銳卒三千人赴建康城平叛[22]。四月癸酉(5月17日),崔慧景被斬首,皇帝蕭寶卷授蕭懿侍中、尚書右僕射,尚未拜官即於兩日後改授尚書令[23]、都督征討水陸諸軍事,持節、征虜將軍如故,增邑二千五百戶[24]。蕭懿因功高深受皇帝猜忌,又遭到茹法珍等人誣告謀反,遂在十月己卯(11月19日)與第四弟衛尉蕭暢一起被賜死[25][26]。
中興元年(501年),蕭衍擁立和帝蕭寶融,追贈蕭懿侍中、中書監、司徒。同年十二月,蕭衍率兵攻入建康城。中興二年(502年)正月[27],宣德太后臨朝,改贈蕭懿太傅。天監元年(502年)四月,蕭衍代齊建立南梁,追贈蕭懿丞相,封長沙郡王,諡宣武王,葬禮依照西晉安平獻王故事[28]。蕭衍後來篤信佛教,為給蕭懿修福,特為其立宣武寺[29]。
Remove ads
家庭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