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蕾斯尼克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蕾斯尼克陨石坑
Remove ads

蕾斯尼克隕石坑(Resnik)是月球背面位於巨大的阿波羅環形山坑底東北部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在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中罹難的美國宇航局太空人朱迪斯·阿琳·蕾斯尼克(1949年-1986年),1988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快速預覽 蕾斯尼克隕石坑, 坐標 ...

描述

Thumb
蕾斯尼克隕石坑的周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Thumb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斜視圖

該隕坑位於阿波羅環形山內環中被熔岩覆蓋的中央平原區北側附近,北臨史密斯隕石坑、東北靠近麥考利夫隕石坑,在它的東南分布了賈維斯隕石坑麥克內爾隕石坑鬼冢承次隕石坑,而西側和西南較遠處則坐落了更大的德賴登隕石坑查菲環形山[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34.15°S 150.84°W / -34.15; -150.84,直徑22.16公里[2],深度約1.83公里[3]

蕾斯尼克隕石坑大體呈圓碗狀,坑壁磨損一般,內側壁較為平整。在它的西北側坑壁上坐落了一座更小但反照率更高的圓杯狀撞擊坑,沿南側外坡則附靠了一對已被熔岩淹沒的殘跡坑。蕾斯尼克隕石坑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810米[3],內部容積約305公里3[3]。坑底表面相對平坦,表面沒有其它醒目的地貌結構。

在1988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更名前,該隕坑曾被稱作衛星坑"博爾曼 X"(所謂的「衛星坑標記法」:以所靠近的主坑名+字母來命名)。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