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血火同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血火同源
Remove ads

血火同源》(Fire and Blood[a]是美國HBO歷史奇幻電視劇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一季的第十集,也是該季的最後一集。本集於2011年6月19日首播,由劇集創作者兼執行製片人大衛·貝尼奧夫D·B·魏斯撰寫劇本,艾倫·泰勒執導。

快速預覽 《血火同源》Fire and Blood, 劇集編號 ...

本集的標題是劇中坦格利安家族的座右銘,暗示了前一集高潮事件後的餘波。本集的劇情圍繞史塔克家族對奈德·史塔克被處決的反應展開:珊莎被扣為人質,艾莉亞喬裝逃走,羅柏和凱特琳率軍對抗蘭尼斯特家族,而瓊恩·雪諾則在自身忠誠的分裂中苦苦掙扎。在狹海的對岸,丹妮莉絲必須面對血魔法奪走她的丈夫、兒子和軍隊的後果。

這一集受到了評論家的好評,他們特別指出結尾場景是結束第一季的特別有力的方式。在美國,該集的初次播出吸引了304萬觀眾。這一集還獲得了黃金時段艾美獎最佳劇集特別視覺效果提名。

Remove ads

劇情

在君臨城

喬佛里強迫珊莎觀看奈德及其家臣被斬首後插在長矛上的頭顱。當喬佛里說羅柏的頭顱也會掛在那裡時,珊莎表示希望看到喬佛里的頭顱掛在那裡,喬佛里便命令馬林爵士打了她一巴掌。獵狗則建議珊莎為了自身安全要服從喬佛里。

艾莉亞被守夜人招募官尤倫救下後,假扮成男孩並化名為「阿利」與尤倫一起逃往長城,同行的還有新招募的成員,包括羅米、熱派以及不知自己是已故國王勞勃私生子的詹德利。

臨冬城

魯溫學士將奈德·史塔克的死訊告知布蘭和瑞肯·史塔克。

在河間地

在史塔克軍營中,羅柏在奈德死後發誓要向蘭尼斯特家族復仇,但凱特琳表示他們必須首先救出艾莉亞和珊莎。史塔克家族的追隨者如今支持北境獨立,宣稱羅柏為「北境之王」,而不是支持同樣聲稱擁有鐵王座的史坦尼斯或藍禮·拜拉席恩英語Renly Baratheon。詹姆告訴凱特琳是他將布蘭推下塔樓,但沒有解釋原因。

在蘭尼斯特軍營中,泰溫因奈德被處決後無法與史塔克家族求和,因此命令提利昂代替他前往君臨城擔任首相,以控制國王喬佛里。提利昂違背父親的命令,帶上了雪伊同行。

在絕境長城

瓊恩試圖從守夜人軍團逃離,加入羅柏的隊伍為奈德報仇,但山姆英語Samwell Tarly派普葛蘭說服他返回。第二天早上,傑奧爾儘管知道瓊恩曾試圖叛逃,仍命令他加入自己前往長城之外的遠征,目的是對抗野人和白鬼英語White Walker的威脅,並找到班揚·史塔克

在拉扎爾

丹妮莉絲得知她未出生的孩子因彌麗的咒語而夭折。此外,雖然卓戈的性命被保住了,但他卻陷入了昏迷的狀態,導致他的大多數追隨者都離他而去。彌麗透露,她這樣做是為了報復她的村莊和族人所遭受的毀滅。丹妮莉絲知道卓戈寧願死去也不願以目前的狀態繼續生存,於是用枕頭結束了他的生命。

丹妮莉絲將彌麗綁在卓戈的火葬柴堆上,並將她的龍蛋放在頂部。丹妮莉絲宣布自己為新卡拉薩的女王,並步入點燃的柴堆。天亮時,喬拉和她剩餘的忠誠追隨者在灰燼中發現她毫髮無損,手中抱著三條剛孵化的幼龍,這是一個多世紀以來首次誕生的龍。他們驚嘆不已,向丹妮莉絲鞠躬致敬。

製作

編劇

本集由劇集製片人大衛·貝尼奧夫D·B·魏斯編劇[3]。 與第一季的其他劇集一樣,本集改編自喬治·R·R·馬丁所著的《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第一部《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這一集涵蓋了小說第66至73章,即《艾莉亞V》、《布蘭VII》、《珊莎VI》、《丹妮莉絲IX》、《提利昂IX》、《瓊恩IX》、《凱特琳XI》和《丹妮莉絲X》章節。同時,還涵蓋了系列小說的第二部《列王的紛爭》的部分內容:《艾莉亞I》(第二章)和《凱特琳VII》(第五十五章)[4]。為了適應改編,新增的場景包括凱特琳和羅布收到奈德死訊,揭示瑟曦英語Cersei Lannister藍賽爾·蘭尼斯特之間的關係,以及派席爾大學士、妓女蘿絲、瓦里斯以及小指頭之間的互動。[4]

拍攝

本集結局中的龍是由第一季的首席視效公司BlueBolt製作[5][6]。視覺特效總監安吉拉·巴森(Angela Barson)承認,CGI龍的特效是最讓人緊張的特效之一,讓人徹夜難眠[7]。在談及劇中龍寶寶現身的高潮場景時,女演員艾蜜莉亞·克拉克告訴VH1 ,「你會看到丹妮與龍蛋之間的關係,看到這種關係逐漸發展,以及她與龍蛋之間那種直覺的聯繫,這種聯繫的發展非常美妙。」[8]克拉克還暗示,根據她與原著作者兼執行製片人喬治·R·R·馬丁的對話,她預計在第二季中「會有更多與龍互動的戲份!」[8]「視效數據管理員」奈爾·麥克沃伊(Naill McEvoy)後來證實,在第二季中龍的出現次數將會增加[9]

為了拍攝龍誕生的場景,導演艾倫·泰勒引導克拉克表現出她的恐懼和個人情感,即對在劇組面前裸露的擔憂和不確定感,以更好地詮釋她的角色。泰勒還堅持讓貝尼奧夫和魏斯將場景從夜晚改為黎明(如馬丁原著中所描述的那樣),以便他能夠在劇集最後一幕拉遠鏡頭,展現廣闊的風景,同時新生的小龍以戲劇性的方式啼叫。貝尼奧夫和魏斯指出:「這些鏡頭的順序和時間安排從一開始就在他(泰勒)的腦海中。這個場景幾乎完全是他(泰勒)在拍攝前向我們描述的那樣。」[10]

在喬佛里強迫珊莎觀看奈德及其隨從被插在長矛上的頭顱的場景中,其中一個短暫出現的假頭側面輪廓酷似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希。在第一季DVD中發布的評論里,貝尼奧夫和魏斯解釋說,這並不是為了表達政治立場,而是因為製作團隊使用了手頭現有的假頭。2012年6月媒體報導後,HBO為此鏡頭道歉,稱其「不可接受、不尊重且品味極差」。聲明還表示,該鏡頭將在未來的家庭視頻製作[11]和電視廣播中進行編輯。HBO將該集從數字下載服務中撤下,直到場景被編輯完畢[12]。在剪輯後的場景中,該頭顱與布希毫無相似之處[13]

評價

播出和收視率

《血火同源》於2011年6月19日首次在美國和加拿大的HBO英語HBO (Canadian TV channel)播出[14]。該集是該季收視率最高的一集,估計有304.1萬觀眾觀看,並在18至49歲的成年人中獲得了1.4的收視佔有率[14]。這意味著在播出時,1.4%的18至49歲觀眾觀看了該集[14]。包括重播在內,該集總共吸引了390萬觀眾[15]。在英國,該集有131.4萬觀眾觀看,成為當周收視率最高的節目[16]

主流評論

《血火同源》獲得了積極的評價,尤其是結尾場景贏得了廣泛讚譽。

評論聚合網站爛番茄調查了23篇關於本集的評論,結果顯示其中100%為正面評價,平均得分為9.27(滿分10分)。該網站的共識評論寫道:「《血火同源》在令人震驚的倒數第二集之後,巧妙地提供了收尾,同時為第二季的劇情發展做了戰略性鋪墊。」[17]IGN的馬特·福勒(Matt Fowler)寫道:「《血火同盟》並不是一集強有力的高潮,但書迷們肯定會欣賞其中包含的第二部小說《列王的紛爭》的小部分內容,這些內容為明年的第二季做了鋪墊。」他給該集打出了8.5分(滿分10分)[18]

AV Club的影評人艾米麗·范德沃夫(Emily VanDerWerff)給出了「A−」的評價,並評論道:

特別是,這部劇集展現了它願意延長一些情感或哲學上的時刻,以充分挖掘演員的表演潛力,並為他們提供超越劇本的場景,讓他們能夠進一步拓展角色。在一個本可能顯得過於分散的結局中——我們看到了本季所有仍然存活的主要角色——那種冷靜的頭腦更願意阻止更大規模的戰爭,但卻被更衝動、更年輕的頭腦所阻撓的感覺,成為了貫穿整個故事的主線。[19]

同樣為AV Club撰稿的大衛·西姆斯(David Sims)稱其為該季的完美收官,「讓所有人都對第二季充滿期待」[20]。詹妮弗·布勞恩(Jenifer Braun)在《明星紀事報》撰文稱讚了該集的場景布置(「不得不說,HBO的場景設計師為泰溫·蘭尼斯特的帳篷準備的所有閃亮物品看起來都令人愉悅」)和幼龍的真實感(「哇,HBO,這裡的特效天衣無縫。小龍看起來和劇中的狗一樣真實」)[21]HitFix表示本集「為其精彩的第一季畫上了句號……整個過程都非常有趣——結局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有趣的——而且我們知道至少還有一季即將到來。如果創作團隊能夠保持這種質量水平,很難想像HBO會很快結束這部劇,即使預算只會越來越高。龍不便宜,但它們也很神奇」[22]

獎項和提名

更多資訊 年份, 獎項 ...

喬治·W·布希的道具爭議和移除

Thumb
由於在尖樁上插了一顆神似喬治·W·布希的假人頭,HBO不得不發表道歉聲明並重新剪輯了該片段。[11][12][13]

這一集有這樣一個場景,喬佛里強迫珊莎觀看她父親和家臣被斬首後插在長矛上的頭顱。在拍攝了這些毀容的頭顱場景後,其中一個被斬首的頭顱酷似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希。由於該場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政治爭議,HBO迅速開始刪除並重新剪輯該段場景。此後,這顆斬首道具被剪輯成類似一顆普通的頭顱道具。

一些政界人士開始呼籲抵制該劇,稱這一場景簡直「卑鄙」。該劇的主創大衛·貝尼奧夫D·B·魏斯均為此道具的拍攝道歉,並表示:

我們在劇中使用了大量假體道具,如頭顱、手臂等。我們無法負擔全部從頭製作這些道具的費用,尤其是在需要大量道具的場景中,因此我們批量租用。在場景拍攝完成後,有人指出其中一個頭顱看起來像喬治·W·布希。在DVD評論中,我們提到了這一點,儘管我們本不應該這樣做。我們對前總統並無不敬之意,如果我們所說或所做的任何事暗示了這一點,我們深表歉意。[24]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