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戎是西周對其邊界以西族群的泛稱[1][2][3][4],在更早的商代曾被稱為羌或氐羌[5][6],為藏族、漢族、羌族的先民之一,在戰國時期之後,「西戎」被改為用來代指位於漢族以西的各個非漢民族[7],為四夷之一[8]。

先秦
在距今6000-4000年期間,隴西、河湟等地區是一個濕熱同步的氣候最適宜期。以旱作農業為主要生業的仰韶文化的分布,有了很大的擴展,典型遺址有秦安的大地灣、天水的西山坪、師趙村、禮縣的高寺頭、慶陽的南佐疙瘩梁、平涼的廟莊等。在青海東部的循化縣也發現了廟底溝因素的遺存。西進的仰韶文化人群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創造出以精美陶器為特色的馬家窯文化。代表馬家窯文化晚期最高發展水平的馬廠類型,向西分布到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安西等地,甚至向北分布到騰格裏沙漠和額濟納旗地區。在甘、青地區,新石器時代以種粟為主的旱作農業文化呈持續的逐步發展狀態。
雖然在先秦夷夏觀中,西戎和東夷、北狄、南蠻合稱四夷,但有研究指出先秦西戎和先秦北狄皆與中原原住民同出一源[9]。
暫歸附於狄人的戎部族又稱鬼戎,古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 又有武乙三十年(約公元前1118年),周王季歷攻打義渠,「乃獲其君以歸」,迫使義渠等戎臣服於商周。《詩經》中也常有周朝與西戎戰爭的史詩,「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傳說犬戎是黃帝後裔[10],與中原姬姓諸國同祖[11][12]。
西戎居中國者為犬戎,犬戎同為姬姓,居北方者為山戎[13],居陸渾者為允姓,又稱陰戎、九州之戎[14]。
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西征擊敗西戎,收復周朝舊地,「於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
秦穆公時有西戎八國,即緜諸(今甘肅東部)、緄(今甘肅東部)、翟、豲之戎(今陝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陝西韓城與洛川之間)、涇水、漆水以北有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大荔(今陝西大荔東)、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甘寧交界處)、朐衍(今寧夏鹽池一帶),皆位於隴山(今寧夏六盤山)附近。其後逐漸被秦國攻滅。
Remove ads
秦漢以後
被漢族列為「西戎」的外族或國家:吐谷渾、吐蕃藏族、焉耆、龜茲、大宛、康居國、大秦國[17]、泥婆羅、党項羌、高昌、疏勒、于闐、天竺、罽賓、康國、波斯、拂菻、大食[18]、獅子、奄蔡、嚈噠、吐火羅[19]、羌族。
學術研究
台灣學者姚大中認為,西戎在漢朝之後被改稱西羌,即羌族的前身[20]。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黃烈[21]主張所有西戎族群皆為羌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冉光榮等人[22]與中華民國學者劉文起[23]也有類似意見。翦伯贊同樣認為犬戎與其他西戎部落皆出自羌族[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林澐認為,西戎人群與周代中原人群同出一源[9][25][26],但與戰國以後的胡人各民族並沒有任何關係[26]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