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晉寧州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管理。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州治在滇池縣(今雲南省晉寧縣東)。初置時領四郡,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雲南省除迪慶、昭通以外的大部份地區。後轄有今雲南省全境、貴州省中西部地區。
郡級行政區
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寧州,領建寧、興古、雲南、永昌4郡,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領建寧、興古、雲南永昌、牂柯、越巂、朱提7郡,又立益州郡(後改名晉寧郡)。建興元年(313)析牂柯郡置平夷、夜郎2郡,析雲南郡置河陽郡,計領郡11。
- 雲南郡
- 曹魏舊郡。郡治雲南縣(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領雲南、梇棟、青蛉、楪榆、姑復、邪龍、遂久7縣。咸寧五年(279年)增領雲平、永寧2縣。永嘉五年(311年)楪榆、永寧2縣移屬河陽郡,西晉末領雲南、梇棟、青蛉、姑復、邪龍、遂久、雲平7縣。
- 興古郡
- 曹魏舊郡。郡治勝休縣(今雲南省江川縣北)[參 1],領勝休、句町、宛溫、漏臥、西豐(269年改名毋棳)、賁古、鐸封、進乘、西隨9縣。增領律高(275年置)、漢興(281年置)、都唐(281年左右置)3縣,至西晉末不變。
- 建寧郡
- 曹魏舊郡。郡治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領味、昆澤、存邑、新定、毋單、同瀨、牧靡、穀昌、連然、秦臧、雙柏、俞元、脩雲、泠丘、滇池、建伶16縣。晉時改牧靡縣為牧麻縣(晉初);新置談槀、漏江、同樂3縣(皆晉武帝時)。太安2年(303年),雙柏、秦臧、連然、建伶、穀昌、滇池、俞元7縣移屬益州郡。西晉末領味、昆澤、存邑、新定、毋單、同瀨、牧麻、脩雲、泠丘、談槀、漏江、同樂12縣。
- 永昌郡
- 曹魏舊郡。郡治不韋縣(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比蘇、永壽、南涪、雍鄉8縣[註 1]。永嘉五年(311年)比蘇縣移屬河陽郡。西晉末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永壽、雍鄉、南涪7縣。
- 牂柯郡
- 曹魏舊郡。郡治且蘭縣(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領且蘭、談指、夜郎、毋斂 鄨、平夷、同並7縣。增領萬壽(晉初置)、並渠2縣(晉初置),廢同並縣(279年廢)。永嘉五年(311年)平夷、鄨2縣移屬平夷郡,夜郎、談指2縣移屬夜郎郡。西晉末領且蘭、毋斂 萬壽、並渠4縣。
- 夜郎郡
- 永嘉五年(311年)析牂柯郡夜郎、談指2縣置郡,[參 2]郡治夜郎縣(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至西晉末不變。
Remove ads
縣級行政區
Remove ads
注釋
出處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