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親衛隊第36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親衛隊第36師
Remove ads

迪勒萬格旅SS-Sturmbrigade Dirlewanger,1944年[1]),又稱親衛隊第36武裝擲彈兵師(德語:36. 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黑色獵手(德語:Die schwarzen Jäger[2]),是納粹德國武裝親衛隊中的一支部隊。該部隊以其指揮官奧斯卡·迪勒萬格的名字命名,由罪犯組成。該部隊最初於1940年由被定罪的偷獵者組成,部署於針對波蘭抵抗運動的反游擊行動中。後來該旅在德占東歐服役,並在白俄羅斯的反游擊行動中發揮了尤其積極的作用。該部隊被認為是武裝親衛隊中最殘暴、最臭名昭著的部隊,其士兵被描述為「既不留情面也不指望寬恕的理想種族滅絕殺手」[a][3][4][5]。該部隊被認為是在波蘭白俄羅斯行動的最臭名昭著的武裝親衛隊單位[6],並且可以說是現代歐洲歷史上犯罪率最高和殘忍程度最糟糕的軍事單位[7]

快速預覽 親衛隊第36武裝擲彈兵師, 存在時期 ...

在行動期間,該部隊參與了對平民的大屠殺,並在德占東歐犯下了各種暴行,其殘暴行徑在德意志國防軍和武裝親衛隊軍官中都聲名狼藉。它體現了「東線反游擊活動源於對敵人的獵殺和動物化形象」[b][8],還被描述為「一支非常強大和有效的戰鬥部隊,可能是歷史上任何戰爭中戰鬥力最強的反游擊部隊」[c][9]。該部隊不斷實施暴力、酷刑、強姦和謀殺等虐待行為,並且享受在所到之處肆意搶劫,甚至相互殘殺[10]。迪勒萬格本人也經常毆打和殺害自己的士兵,尤其是當士兵惹怒他時[11]

根據法國歷史學家克里斯蒂安·英格勞英語Christian Ingrao的說法,迪爾旺加的部隊犯下了二戰中最嚴重的暴行[12],美國歷史學家提摩希·D·史奈德則指出,他們犯下的暴行比任何其他人都多[13]。該單位單是在白俄羅斯就至少殺害了3萬平民[14][15],最高在白俄羅斯殺害了超過12萬人,並摧毀了200個村莊[16]。戰後,漢斯·馮·卡倫(Hans von Cullen)等幾名成員被臨時法庭處死。幾名指揮官試圖解除迪勒萬格的指揮權並解散該部隊,但納粹機構內部的權貴庇護迪勒萬格,並為他出面干預。該部隊的行動包括:1944年末的摧毀華沙;1944年8月的華沙起義期間,超過5萬華沙居民遇害的沃拉大屠殺;以及1944年8月至10月對斯洛伐克民族起義的殘酷鎮壓。

Remove ads

奧斯卡·迪勒萬格

Thumb
1944年的奧斯卡·迪勒萬格

迪勒萬格旅由第一次世界大戰老兵和慣犯奧斯卡·迪勒萬格領導[15]。迪勒萬格被認為是一個不道德的暴力酒鬼,據稱患有施虐症[17]。他被描述為黨衛軍中「最邪惡的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殘暴的指揮官之一[18]

1913年,迪勒萬格以機槍手身份加入德意志帝國陸軍,後在第八「符騰堡皇家」軍團服役,晉升為中尉,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獲得一級和二級鐵十字勳章。戰後他加入了自由軍團,並參與鎮壓了德國十一月革命。1922年,他從法蘭克福大學畢業,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先後在銀行和針織廠工作[19]。1923年,他加入了納粹黨。1934年,他因「鼓動與其發生性關係的未成年人犯罪」和盜竊政府財產被判處兩年監禁,導致他被開除出納粹黨(但他被允許重新申請入黨)[20]。獲釋後不久,迪爾旺加因性侵犯再次被捕,並被送往位於韋爾茨海姆納粹集中營。絕望之下,他聯繫了自己一戰時期的老戰友戈特洛布·貝格爾,後者當時已是納粹高層,並與親衛隊全國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密切合作。貝格爾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迪爾旺加加入了禿鷹軍團[20][21]

1939年返回德國後,貝格爾幫助迪勒萬格加入了一般親衛隊,軍階為親衛隊下級突擊隊領袖德軍入侵波蘭後,貝格安排迪勒萬格指揮並訓練一支由被定罪的偷獵者組成的軍事部隊,進行「鎮壓匪徒[22][19][20]

Remove ads

組建

总结
视角

1940年3月,阿道夫·希特勒收到一位老戰士黨員妻子的來信,信中透露她的丈夫因在德國一處國家森林中偷獵而被捕入獄。他因無證狩獵被判刑。這位妻子在絕望的懇求中懇求希特勒釋放她的丈夫。她建議將他派往前線重拾榮譽,相信此舉能讓他洗心革面、恢復名譽[23]

戈特洛布·貝格爾在接受國際軍事法庭審訊時透露,這封信是該部隊成立的主要依據[24]

他同時聲明[25]

迪爾旺格特別旅的成立源於1940年阿道夫·希特勒在西部戰役仍在進行時下達的一項命令。有一天,希姆萊打電話給我,告訴我希特勒命令將所有因持槍偷獵而被監禁的人集中起來,組成一個特別分隊。希特勒會有這樣一個有些不尋常且牽強的想法,原因如下:首先,他本人不喜歡狩獵,對所有獵人只有鄙視。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嘲笑他們。[d]

在考慮了信中提出的要求,加上受到對偷獵看法的影響後,希特勒決定採納這一概念,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編隊[25]

1940年3月23日,時任司法部英語Reich Ministry of Justice顧問的弗朗茨·居特納接到希姆萊副官、親衛隊集團領袖卡爾·沃爾夫的電話,希特勒決定對所謂的「榮譽偷獵者」給予緩刑,並根據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予以赦免。隨後,希特勒的命令得到確認,具體規定偷獵者應儘可能來自巴伐利亞和奧地利,不得犯有涉及設置陷阱的罪行,並應加入射手協會(Schützenverein)[2]。這些人需將狩獵和林地技能的知識,與傳統獵兵的勇氣和主動性相結合,同時具備那些敢於違法者的特質。1940年5月底,迪爾旺格被派往奧拉寧堡,負責指揮80名因偷獵罪被暫時釋放的精選人員。經過兩個月的訓練,55人被選中,其餘被送回監獄。1940年6月14日,「奧拉寧堡偷獵者部隊」(Wilddiebkommando Oranienburg)作為武裝親衛隊的一部分成立,並隸屬於親衛隊第3師的第5團[20]。希姆萊任命迪勒萬格為指揮官。該部隊被派往波蘭,四名因紀律原因而被選中的武裝親衛隊士官和另外二十名新兵加入了該部隊。到1940年9月,該部隊人數已超過300人。迪勒萬格被希姆萊晉升為親衛隊上級突擊隊領袖。隨著罪犯的湧入,部隊中偷獵者的比重減少,但許多前偷獵者晉升為士官負責訓練。被判犯有其他罪行的人,包括精神病罪犯[26]和同性戀者[27]:394,也加入了該部隊。

從一開始,該部隊因吸納被禁止攜帶武器的罪犯(因此免於被徵召入國防軍)而受到納粹黨和親衛隊的批評。為解決這一問題,親衛隊宣布該部隊不屬於親衛隊編制,但由其控制[28]。因此,部隊更名為「迪勒萬格特種部隊」(Sonderkommando Dirlewanger)。1942年1月,為增強實力,該部隊獲准招募俄羅斯烏克蘭志願者。到1943年2月,部隊人數翻倍至700人(其中一半是德意志裔[20]。1944年末,它成為武裝親衛隊部隊。1944年5月,來自亞塞拜然的550人(包括突厥斯坦人、伏爾加韃靼人、亞塞拜然人、吉爾吉斯人、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被編入迪爾旺格旅[29]

隨著戰爭的推進和對人力的需求增加,其他懲戒營相繼成立,但這些懲戒部隊主要針對犯有軍事罪行的人,而被送往迪勒萬格部隊的則是犯下重大罪行的罪犯,如謀殺、強姦、縱火和盜竊。迪勒萬格為他們提供了實施暴行的機會,其規模之大甚至在殘暴的親衛隊內部也引發了不滿[20]。歷史學家馬丁·溫德羅英語Martin Windrow將這支部隊描述為「可怕的烏合之眾」,由「兇殘的叛徒、變態的虐待狂以及從其他部隊被開除的廢物」組成[30]。一些納粹官員卻將該部隊浪漫化,視其成員為「純樸原始的德國人」,在「反抗法律」[26]

Remove ads

部署歷史

迪勒萬格旅在蘇聯犯下了極端暴行,包括活活燒死婦女和兒童、放任飢餓的狗群撕咬她們,以及向猶太婦女注射士的寧[31][32]。在紐倫堡審判的記錄中,蘇聯檢察官頻繁詢問被控在東線犯下戰爭罪行的被告,是否了解迪爾旺格旅的情況。海因里希·希姆萊曾評論該部隊的殘暴,指出:「該團的風氣,可以說,在許多情況下帶有中世紀的色彩,使用棍棒之類的東西。如果有人對贏得戰爭表示懷疑,很可能當場倒斃在桌旁。」[e][33]

副指揮官庫爾特·魏斯烏克蘭語Курт Вайссе被描述為迪爾旺格旅中在「殘暴、殘忍和徹頭徹尾的虐待狂」方面最接近迪爾旺格本人的人,並且「如果該部隊中有人符合典型的心理病態特徵,那就是他」[34]

曾是親衛隊第3師成員的彼得·布赫納(Peter Buchner)也注意到迪勒萬格及其手下人的殘暴,他說道[35]

迪勒萬格,毫無疑問,是個精神病患者,精神完全不正常,在很多方面都相當瘋狂。你完全可以想像他站在一個充滿新鮮屍體的萬人坑邊上,對著屍體自慰。他享受殺戮;對我們大多數士兵來說,殺戮是一項工作,是我們在職責範圍內被要求執行的任務,是在戰場上與敵方士兵交戰。我們不像他那樣以此為樂;他享受殺戮的行為,而他手下幾乎所有人都是如此,他們是一支由精神變態者組成的部隊,喜歡強姦男人、女人、女孩、男孩,甚至連老人也不放過。玩樂之後,他們就展開一場殺戮狂歡,並縱情酗酒。[f]

布赫納進一步指出,迪爾旺格接受幾乎任何交給他們的任務,甚至是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兵都無法完成的任務:

他們自成一派,經常被分配到最惡劣的任務,因為迪勒萬格瘋狂到會毫不猶豫、不加質疑地執行任何命令——他會直接去做。希特勒因此很欣賞他。在希特勒看來,迪爾旺格能完成那些連最久經沙場的老兵都無法下手去做的工作。[g]

他最後通過一個戰友目擊的故事總結了對該部隊的回憶:

一位震驚的戰友告訴我,他們曾強姦了一名女子,然後用鐵絲網裹住她,像烤豬一樣在火上活活烤死。[h]

戰鬥序列

武裝親衛隊突擊旅「迪爾旺格」(1944年10月)
  • 旅部
  • 第1武裝親衛隊突擊團
  • 第2武裝親衛隊突擊團
  • 混成營
  • 武裝親衛隊砲兵營「迪爾旺格」
  • 重迫擊砲連
  • 輕步兵連
  • 工兵連
  • 通信連
  • 醫務連
武裝親衛隊第36裝甲擲彈兵師(1945年3月)
  • 師部
  • 武裝親衛隊第72裝甲擲彈兵團
  • 武裝親衛隊第73裝甲擲彈兵團
  • 戰車營"斯坦斯多夫第一"
  • 第36砲兵營
  • 第36輕步兵連
  • 第1244國民擲彈兵團
  • 第687工兵旅(陸軍)
  • 第681重裝甲獵兵營(陸軍)

傳奇

該師的交叉手榴彈師徽仍然被新納粹使用[36],比如Wolfsbrigade 44和烏克蘭的一些軍事單位[37]

在20世紀90年代,一支同名的瑞典新納粹搖滾樂隊聲名狼藉,據報道,其為瑞典新納粹界最受歡迎的樂隊之一[38][39][40]

參見

參考資料

文本注釋

  1. 原文是:The ideal genocidal killers who neither gave nor expected quarter
  2. 原文是:anti-partisan activity on the Eastern front that emerged from the image of the hunt and the animalization of the enemy
  3. 原文是:a very formidable and effective fighting unit. It may well have been the best anti-partisan troop to ever fight in any war at any time.
  4. 原文是:The special Dirlewanger Brigade owes its existence to an order of Adolf Hitler given in 1940 while the campaign in the West was still going on. One day Himmler called me up and told me that Hitler had ordered all men convicted of poaching with firearms who were [currently] in prison were to be collected and formed into a special detachment. That Hitler should have such a somewhat unusual and far-fetched idea at all is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 first of all, he himself didn’t like hunting and had nothing but scorn for all hunters. Whenever he could ridicule them he did.
  5. 原文是:The tone in the regiment is, I may say, in many cases a medieval one with cudgels and such things. If anyone expresses doubts about winning the war he is likely to fall dead from the table.
  6. 原文是:Dirlewanger, yes, he was definitely one of those mental cases, a man not at all sound of mind, quite insane in many respects. He was a man you could quite easily imagine standing at the edge of a mass burial pit, full of fresh corpses, masturbating over them. He enjoyed killing; to most of us soldiers killing was a job, a task we were expected to carry out in the course of our duty, to engage other soldiers in battle. We didn't revel in it like he did; he enjoyed the act of killing and almost all of those under his command were the same, they were a division of psychopaths who enjoyed raping men and women, girls and boys and even the elderly were not spared their sexual perversion, and when they had their fun, they then went on a rampage of murder and bingeing on alcohol.
  7. 原文是:They were a law unto themselves and often given the worst tasks, because Dirlewanger was crazy enough to do anything he was ordered to do, without any hesitation or question – he would just go and do it. Hitler liked him for that reason. In Hitler's view Dirlewanger could do the jobs that even the most battle- hardened soldiers could not bring themselves to do.
  8. 原文是:A shocked comrade told me they once raped a woman before wrapping her in barbed wire and roasting her alive over a fire, like a hog on a spit.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