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議長
國民議會、立法機構的主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簡介
議長通常是議會或立法機關的最高主理者,可能有不同的職稱,例如「主席」、「院長」、「主任委員」、「委員長」等。在現今民主議會中,通常是由議員投票互選選出,一般會由議會第一大黨或多數黨支持的成員出任。職權是主持會議議程、調解議員間糾紛及樹立議會權威。議長一般不具有投票權,除非發生平票(tie)之僵局。
議長通常由議會中舉足輕重、德高望重者擔任,對外代表整個議會。議長對於議會秩序權宜的管理倚靠其議長權威進行規範,故在議會中失去權威或多數黨支持的議長,或因所屬政黨在選舉中落敗,通常會辭去其議長職務。代表議長權威的則是議長座席及議事錘。
在漢字文化圈,議長也有可能是一些非立法性會議首長的職稱,比如大韓民國國軍的「聯合參謀本部議長」或過去日本自衛隊曾設的「統合幕僚會議議長」,以及臨時組成的調查委員會等。
需注意的是,在現代日語和韓語中,經常將英語的「Chairman」翻譯成「議長」;在現代漢語中亦常翻譯成「主席」。
在西敏制和內閣制下,議長通常須保持政治中立,在擔任議長時脫離所屬黨派,確保能夠公正主持會議,但議長的政治影響力因而相對較少,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在總統制下,議長擁有很大的政治權力和影響力,其政治權力可對總統構成政治制衡的作用,如美國國會和州議會實行兩院制,參眾兩院議長分別是兼任議長的副總統、副州長和眾議院議長。
Remove ads
漢字文化圈之國會議長
Remove ads
部分國會議長列表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11月11日) |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