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貴州歷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贵州历史
Remove ads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不少中國南方主要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都是在貴州境內發現的。貴州建省建於1413年,從中國歷史而言屬較後期,但是貴州在雲貴高原的歷史可以追溯得更遠。 [1]

Thumb貴州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期
前770之前
西南夷
前770–前111
夜郎? – 前27
楚國黔中郡
前361前–前277
秦黔中郡
前277前–前202
西漢治黔歷史
前202–9

牂牁郡
武陵郡
東漢治黔歷史
25–220

牂牁郡
武陵郡
蜀漢
221–263
孫吳
229–280
西晉治黔歷史
266–316
東晉治黔歷史
317–420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1
隋朝治黔歷史
581–619

梁州
荊州
唐朝治黔歷史
619–907

江南道627 – 733
黔中道733 – 907
羅殿國
羅氏鬼國


北宋治黔歷史
960–1127

夔州路
南宋治黔歷史
1127–1279

夔州路
蒙元治黔歷史
1279–1368

湖廣行省

雲南行省

明朝治黔歷史
1368–1644

貴州布政司
貴州建制

四川布政司

南明
1644–1658
清朝治黔歷史
1658–1911

貴州省
  • 貴州土司
中華民國時期
1912–1949

貴州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

貴州省
Remove ads

先秦時代

  •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以前,貴州為荊州西南裔。屬於「荊楚」或「南蠻」之一部。
  • 春秋時期,當時在今貴州境內有牂牁(音zāng kē)古國,其政治中心叫夜郎邑(今安順一帶),並與中原有交往。
  • 春秋末期,牂牁北部領土,仍以夜郎邑為中心,定國號為「夜郎[2]
  • 戰國時期 歸屬南夷夜郎國戰國中後期,楚國往西南擴張,今貴州地為楚國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積在今貴州沿河到榕江以東,包括銅仁地區和黔東南部分縣。

秦漢時代

兩晉南北朝時代

  • 南北朝時,貴州地大多屬於南朝管轄。在577年北周南征後,北周控制了包括貴州在內的陳朝西部,為隋朝再次統一南北奠定了基礎。

隋唐五代

宋元

  • 「貴州」名稱,始於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宋朝曾短期在廣西北部和貴州南部榕江、從江等地設置黔南路
  • 元朝時,貴州大部屬於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其他地方實行土司制度,設立八番順元宣慰司都元帥府於貴陽,仍然稱作貴州,但元朝統治者稱順元城。

明朝

清朝

參見:鄂爾泰

  • 清朝雍正時征服貴州東南部,稱為新闢苗疆,亦稱新疆[8],雍正七年(1729年)在台江、雷山、劍河、丹寨、麻江、榕江等縣建立新疆六廳。1726年至1731年在貴州實行"改土歸流"。 在全省普遍推行府、廳、州、縣的行政建置,官吏由朝廷委派,廢除土司制度。清朝時貴州的疆域基本形成。

近現代

  •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紅一方面軍長征途中占領了貴州遵義,於是順道於當地舉行會議,地點在遵義城琵琶橋(後改名子尹路、又改稱紅旗路)東側87號。會議改變了原來的三人團(博古李德周恩來)領導,增補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形成了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等人的新領導集體,毛澤東恢復了對紅軍的指揮權。遵義會議被中國共產黨稱為中國革命的轉折點之一,貴州從而從為中國革命老區之一。

現當代

  • 1960年代三線建設(將工廠搬到京廣鐵路以西、長城以南、韶關以北內陸地區)時期,修通了聯繫貴州與內地的鐵路,1966年貴昆鐵路通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