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資政院選舉
第1屆大清帝國資政院議員選舉;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資政院選舉舉行於清朝末年的1909年,是清朝唯一一屆資政院間接選舉,資政院是根據清末新政進行的憲法改革建立的議會的籌備機構。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選舉。[1]
![]() |
資政院最初有200個成員,其中一半席位由各省諮議員互選產生,而另一半由清朝皇帝依據類別遴選。由於尚未在甘肅新疆省建立諮議局,因此席位減少到196個。
Remove ads
組成名額
此次資政院選舉屬於間接選舉。民選議員的選舉辦法是由各省諮議局議員互選二倍於定額之數者,然後由督撫圈定其中一半人為當選者。欽選議員則分為七類,由於合資格人數較多,故其中也包含一定選舉的成分[2]。
選舉結果
選舉結果為立憲派陣營大勝,奪得118席,當中以陳寶琛的憲政維持進行會(後來的帝國憲政實進會)席次最多,帝國憲政會(後來的憲友會)、辛亥俱樂部、政學會分居立憲派第二到第四大黨;此外,被當局取締的革命派陣營亦獲得零星席次[3]。
當選議員黨籍以《清季的立憲團體》(張玉法著)為準: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