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賴因霍爾德隕石坑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賴因霍爾德月坑(拉丁文"Reinhold")是位於月球正面赤道區島海東部的一座大型撞擊坑,形成於愛拉托遜紀。其名稱取自德國天文學家及數學家埃拉斯穆斯·賴因霍爾德(Erasmus Reinhold),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1]。

特徵描述
該月坑西北鄰近霍爾登修隕石坑、東北偏北坐落著哥白尼環形山,福特隕石坑位於東北、西南則為蘭斯伯格隕石坑[2]。月坑中心月面座標為北緯3.28°、西經22.86°(3.28°N 22.86°W),直徑43.3公里[3],深約2700米[4]。
賴因霍爾德月坑呈多邊形狀且邊緣壁略受侵蝕,除南側坍塌下沉外,其餘外側壁邊緣清晰,內側斜坡為台地狀結構,坑壁海撥較周圍地形高出1050米[1],月坑總體積約為1300公里³[1],坑底表面較為平整,隨機分布著幾座分開的山丘。
環賴因霍爾德坑周圍區域覆蓋著來自哥白尼環形山的明亮輻射紋。
月坑橫截面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最靠近賴因霍爾德月坑的衛星隕坑在月表地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衛星坑的中心點旁邊。
另請參閱
備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