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迪徹

穆罕默德的第一任妻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迪彻
Remove ads

海迪徹(阿拉伯語:خديجة بنت خويلد,555年—619年),又譯赫蒂徹哈蒂佳穆罕默德第一位妻子,出生於古來部落阿布杜·烏札家族。其前夫為富商。在穆罕默德獲真主啟示宣傳伊斯蘭教後,赫蒂徹成為第一位信仰者,被稱為「信士之母」。其所生女兒法蒂瑪阿里之妻。 海迪徹是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穆斯塔法的第一任妻子和第一位信徒。 她在新生的伊斯蘭教的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她和阿布·塔利卜(Abu Talib)是伊斯蘭教穆斯林的兩大恩人之一。 在伊斯蘭教遭受無休止的掠奪壓力的時候,她以難以置信的犧牲將其解救出來。

Thumb

穆斯林認為,她的堅持與堅韌、她的遠見和她對真主的不屈不撓的信仰,以及對其丈夫穆罕默德使命的堅定信念,是伊斯蘭教在其存在的頭十年中作為基礎的必要條件, [1]並且,赫撤蒂與穆罕默德婚姻持續了二十五年之久,成為一段歷史上的佳話。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赫撤蒂出生於麥加她是 Khuwayled bin Asad 的女兒,屬於 Qusayy 氏族,這個氏族也是 Bani Hashim 氏族和穆罕默德·穆斯塔法家族的共同祖先,因此,她屬於 Bani Hashim 的一個分支。除了 Bani Hashim 本身,她的家族在當地阿拉伯貴族中也享有顯赫地位。她的家庭不僅以富裕聞名,還以其謙遜的性格著稱。Khadija 的父親 Khuwayled 與 Makka 古萊什部落的大多數成員一樣,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們每年都會組建兩輛大商隊,一輛在夏天,一輛在冬天,分別前往敘利亞葉門。Khadija 的母親在公元 575 年去世,她的父親 Khuwayled 約於公元 585 年去世。父親去世後,她的孩子們繼承了他的財產,並將其分配給他們。Khuwayled 去世後,Khadija 接管了家族事業,並迅速擴大了它,成為家族的領袖。她利用賺來的錢幫助窮人寡婦孤兒、病人和殘疾人,在阿拉伯半島的商界中享有盛譽。

Remove ads

海迪徹的一神論信仰( Muwahhid)

當時的阿拉伯是一個異教社會,阿拉伯人崇拜大量的偶像和神物,並相信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好運。海迪徹的堂兄瓦拉格·本·瑙法爾(Waraqah bin Nauf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本身是一位阿拉伯基督徒,他譴責當時的阿拉伯人崇拜偶像,並認為他們背離了祖先——先知易卜拉欣亞伯拉罕)和伊斯梅爾以實瑪利、[以撒],以色列人阿拉伯民族的共同祖先) 的真實信仰。易卜拉欣和伊斯梅爾曾教導一神論的訓示,即造物主獨一的教義,但阿拉伯人卻遺忘了這個教訓,轉而信奉多神論。

因此,瓦拉格鄙視他們的多神教和道德敗壞。他本人信奉基督教(這在當時實行多神崇拜的阿拉伯社會屬於少數),並將聖經的教導與他的生活實踐聯繫在一起。他不喝,也不賭博,並且對窮人和有需要的人十分慷慨。

瓦拉格是麥加為數不多的受過教育的人之一,他還將聖經從希伯來文翻譯成了阿拉伯文,並閱讀了猶太教東正教神學家所著的其他書籍,在當時的多神教社會中探尋真理。赫徹蒂深受其堂兄的影響,同樣對偶像和當時的偶像崇拜者深感厭惡,並嘗試用聖經指導自己的生活。她也是最早判斷並認定穆罕默德是受到真主(上帝)啟示的先知之一,甚至認為他就是耶穌所預言的「將要來臨的保惠師」。

赫徹蒂與瓦拉格和其他一些家庭成員一樣,是先知易卜拉欣和伊斯梅爾的追隨者。她宗教上的立場偏向於當時的阿拉伯基督徒,這促使她後來更加堅定和真誠地相信穆罕默德所傳播的啟示,即伊斯蘭教。[2]

Remove ads

對先前婚姻的不同看法

遜尼派版本

大多數遜尼派認為 Khadija 結過三次婚,並且在所有婚姻中都有孩子。儘管她的婚姻順序存在爭議,但人們普遍認為她先嫁給了 Atiq ibn 'A'idh ibn' Abdullah Al-Makhzumi,然後嫁給了 Malik ibn Nabash ibn Zargari ibn at-Tamimi。[3] 卡蒂賈為阿提克生了一個女兒,名叫欣達 (Hindah),這場婚姻使她成為寡婦。[4] 她與馬利克育有兩個兒子,分別名為 Hala 和 Hind。[5] 馬利克在他的生意取得成功之前去世,也讓卡蒂賈再次成為寡婦。[6] 隨後,Khadija 向穆罕默德求婚,她對他的尊敬在她心中占據了一席之地。[7]

什葉派版本

什葉派學者認為哈蒂傑在與先知結婚之前沒有結婚。伊本·希拉什布引用賽義德·穆爾塔達在《沙菲》和希克·塔西在《提赫利斯·沙菲》中的話,提到哈蒂傑在與先知結婚時是處女。[8]什葉派學者賈法爾·穆爾塔達認為,考慮到希賈茲的部落偏見,哈蒂傑作為庫賴什族的貴族,與來自塔米姆和穆赫祖姆部落的兩個阿拉伯人結婚是不可能的。[9]

與穆罕默德的婚姻

哈蒂傑委託一位名叫納菲薩的朋友去接近穆罕默德,詢問他是否願意考慮結婚。[10] 當穆罕默德猶豫時,因為他沒有足夠的錢來養活妻子,納菲薩問他是否願意與一位能夠自給自足的女人結婚。[11] 穆罕默德同意與哈蒂傑會面,會面後,他們分別與各自的叔叔商議。叔叔們同意這樁婚事,穆罕默德的叔叔們陪同他正式向哈蒂傑提親。[7] 有爭議的是,究竟是哈姆扎·伊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阿布·塔利卜,還是兩者都陪同穆罕默德完成了這項任務。[4] 哈蒂傑的叔叔接受了提親,婚禮隨即舉行。當時穆罕默德大約22到25歲。[12][13][14][15]哈蒂傑當時根據一些資料是40歲。[16][17][18][19] 然而,其他資料聲稱她在結婚時大約28歲。[20][21] 穆罕默德的父親和祖父在他成年之前去世,導致他沒有經濟來源。通過這次婚姻,穆罕默德搬進了哈蒂傑的家。[22]

孩子們

穆罕默德和哈蒂傑可能有六到八個孩子。[6] 資料對孩子的數量存在分歧:塔巴里提到了八個孩子;穆罕默德最早的傳記作者伊本·伊薩克提到了七個孩子;大多數資料只提到了六個孩子。[3] 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是卡西姆,他在三歲後不久去世了[23][24](因此穆罕默德的暱稱是阿布·卡西姆)。哈蒂傑隨後生下了她們的女兒:扎因卜、魯凱耶、庫爾圖姆和法蒂瑪;最後是他們的兒子阿卜杜拉。阿卜杜拉被稱為「塔伊卜」(「好人」)和「塔希爾」(「純潔的」)。阿卜杜拉也在童年時期去世了。[6]

哈蒂傑的家中還有另外兩個孩子: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穆罕默德叔叔的兒子;以及扎伊德·伊本·哈里薩,來自卡爾卜部落的一個被綁架並賣為奴隸的男孩。扎伊德在哈蒂傑的家中當了幾年的奴隸,直到他的父親來到麥加接他回家。穆罕默德堅持讓扎伊德選擇他想住的地方,扎伊德決定留下來。[4]

死亡

Thumb
麥加Jannat al-Mu'alla的哈蒂賈陵墓,20世紀20年代被伊本·沙特摧毀之前的樣貌

哈蒂賈在先知接受啟示10年後,於齋月去世[25],即公元619年11月。穆罕默德將這一年稱為「悲傷之年」,因為他的摯愛叔叔兼保護者阿布·塔利卜也在同一年去世[26]。據說哈蒂賈去世時大約65歲[27]。她被葬於沙烏地阿拉伯麥加的Jannat al-Mu'alla墓地[28]

根據穆罕默德·伊本·伊斯哈克的另一份報告,「阿布·塔利卜和哈蒂賈·賓特·胡韋利德在同一年去世。這發生在安拉使者(穆罕默德)遷往麥地那的三年前。哈蒂賈被埋葬在哈瓊。安拉使者親自將她安葬在她的墳墓中。當安拉使者娶她時,她40歲。」[29]

在哈蒂賈去世後的幾年裡,穆罕默德面臨著來自反對他信息的人的迫害,也遭受了一些曾經追隨他但後來改變立場的人的壓迫。敵對部落嘲笑他,並用石頭攻擊他[30]。哈蒂賈死後,穆罕默德遷往雅特里布(後來稱為麥地那)。哈蒂賈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四位女性之一,與她的女兒法蒂瑪、耶穌在伊斯蘭教中的母親瑪麗法老妻子阿西亞齊名[22]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