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軍 (19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19-200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軍(1919年7月—2003年11月25日),曾名趙鈞、升堂,男,山西五台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
趙軍是山西省五台縣槐蔭村人,七歲時候父親早逝,與母親馬幽嫻相依為命。1934年,趙軍考入太原平民中學,1936年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薄一波在太原國民師範學校組建軍政訓練班,趙軍報名參加,並加入犧盟會,被派往晉南大寧縣擔任特派員。1938年,趙軍被派往永和縣,後被派往延安。1939年,他進入抗日軍政大學,被編入五大隊(大隊長何長工)。之後隨部轉移到長治一帶從事敵後活動,並於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部隊在長治改為第18集團軍隨營學校,他先後擔任民運工作隊分隊長等。1939年7月,日軍占領長治,學校轉移到壺關縣,他畢業後擔任平順縣政府秘書。1941年,調任潞城縣民政科長。1942年,分配到壺關縣任第三區區長,從事敵後工作[1]。1945年8月,擔任潞城縣縣長[2]。1947年,被選派太行區黨校學習。1947年11月18日,出任平順縣縣長[3]。1949年初,擔任長治地委秘書長[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趙軍升任中共長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52年7月,升任長治專署專員、中共長治地委副書記、書記處書記、地委第一書記,軍分區第一政委。任內負責修建了關河水庫、後灣水庫[5]、屯絳水庫等,組織興辦了潞安礦務局、長治鋼鐵廠。1957年開發晉城煤田,在1958年3月,成立澤州煤礦籌建處,六年後更名為晉城礦務局[6]。因關注當地發展,趙軍還與作家趙樹理成為摯友[7]。
1964年11月,趙軍改任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盟委書記、軍分區第一政委。1967年10月至1969年12月,擔任烏蘭察布盟革委會副主任[8]。1971年4月15日,擔任中共包頭市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1972年3月13日,擔任中共包頭市第二書記。1973年5月31日,接替田蔭東,升任包頭市第一書記[9]。1973年,兼任包頭鋼鐵公司第一書記[10]。1977年,升任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兼包頭市委第一書記、包頭鋼鐵公司黨委第一書記;不久到中央黨校學習。
1979年10月,趙軍調任山西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同年,擔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兼中共運城地委書記。1980年,專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分管教育、文化、科技[11]。1982年,趙軍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大代表。1983年3月,任山西省人民政府顧問兼省計生委主任。1985年1月,離休。1986年,他與夫人一道將故居房產及多年積蓄捐出[11]。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