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鄭立慷
馬來西亞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鄭立慷(馬來語:Chang Lih Kang;1980年10月23日—),馬來西亞政治人物,現任霹靂丹絨馬林國會議員,以及馬來西亞科技部長,自2022年12月3日上任。曾於2008年至2018年任馬來西亞霹靂州立法議會迪遮議員,他也是現任票選人民公正黨副主席,並從2013年至2018年擔任該黨霹靂州議會黨鞭[1]。2015年7月,鄭立慷被委任為人民公正黨全國青年團總秘書至2018年[2]。
![]() | 此條目類似自傳,或內容主要由條目所述的當事人或當事方編寫。 (2017年4月21日) |
此條目形似新聞稿,或帶有過度的宣傳性語調。 (2017年4月21日) |
Remove ads
個人背景
在大學時期,鄭立慷活躍於學生運動團體,曾經擔任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華裔生協會主席(2003年)和博大前進陣線協調員(2003年至2004年)。他也曾任馬來西亞青年與學生民主運動(學運)國內事務處秘書,並與一群大學生創辦馬來西亞大專生團結陣線(Solidariti Mahasiswa Malaysia-SMM)[3]。畢業後,鄭立慷加入大馬著名人權組織——大馬人民之聲(Suara Rakyat Malaysia-SUARAM)擔任協調員。主要負責推動反對無審訊扣留和廢除《內安法令》(ISA)運動。他曾經擔任由83個非政府組織、政黨、工會、學生團體等組成的《廢除內安法令聯盟》(GMI)的秘書[4]。
在推動民主和人權方面,鄭立慷一直都站在最前線,也讓他在許多場合都成為警方的「目標」。他曾經因不同的事件,多次遭到警方的逮捕,包括參加「一步一步救白小」聲援被政府無理關閉的華文小學[5]、在甘榜伯仁邦(Kg. Berembang)捍衛被政府逼遷的城市開拓者[6]、參與絕食抗議非民主奪權[7]、舉辦政治座談會[8]、穿黃衣聲援Bersih 2.0大集會[9]、「革除總警長」靜坐抗議[10]、逮捕納吉集會[11]等。也由於積極爭取民主權利,鄭立慷被當權者控告上法庭,目前有兩個案件在審訊中。其中一個案件在《刑事法典》第186條文下被控阻礙公務人員執行任務,罪名成立的話,最高刑罰2年監禁和罰款一萬令吉[12]。另外一個案件則在《和平集會法令》第4(2)(c)條文下被控非法遊行,最高刑罰一萬令吉[13]。只要任何一個案件被判刑超過一年監禁或2千令吉,鄭立慷將失去議員資格,並在5年內不能競選。
除了致力推動民主和人權運動,鄭立慷也是文壇健筆,曾經是東方日報《名家》版的專欄作者[14]。除此之外,他也時常受邀談論及分析時事,是許多時事論壇的常客[15]。
Remove ads
教育背景
在霹靂州怡保三德中小學受教育,2004年畢業於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土木工程系,現在是大馬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Malaysia-IEM)會員。
2014年,鄭立慷獲得全額獎學金,負笈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深造,並於一年後榮獲公共行政碩士學位。
從政路上
2007年7月,鄭立慷正式加入人民公正黨,開拓另一段人生道路。他選擇離開權力中心的首都吉隆坡,回到自己在北部的家鄉霹靂州怡保,從基層黨員做起。由於大部分怡保人都以粵語溝通,是以當時他出版了以粵語諧音為名的宣傳刊物--「有料爆」。在他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說,創立」有料爆「是有意讓人民知悉許多在主流媒體無法獲得的資訊。他說,腐敗的政府繼續得到人民的支持,不是人民愚昧,而是他們沒有機會及管道獲取正確的資訊,因此他才有出版「有料爆」的念頭[4]。除了出版宣傳刊物,鄭立慷也開始以選區協調員的身份,在當時的國陣馬華堡壘區--迪遮州選區積極耕耘[16]。
2008年第十二屆全國大選,鄭立慷代表人民公正黨在迪遮州選區首次披甲上陣,對壘馬華的游繡琴。結果當時28歲的鄭立慷新兵上陣,擊敗馬華務邊區會女強人成功當選,成為霹靂州最年輕的州議員,他得票共6,533張,而對手得票6358,多數票僅175張,而廢票有367張[17]。
2013年第十三屆全國大選,他同樣出戰迪遮區對壘同一對手國陣馬華游繡琴,這次他以2082張多數票,再次擊敗對手,成功守土。他得票9,732張,而游繡琴得票7,650張,廢票為464張[18]。2018年轉戰丹絨馬林國席,擊敗馬漢順當選。
選舉成績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