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輪工程

中国向沙特阿拉伯出口并管理的一个弹道导弹项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輪工程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及其前身第二炮兵部隊一個下屬單位的對外名義,該單位負責運行並培訓沙烏地阿拉伯皇家戰略火箭軍使用中國出口的彈道導彈[1]

快速預覽 主要領導, 部長 ...

背景

兩伊戰爭期間,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烏地擔憂伊朗以色列的軍事威脅,決心引進導彈作為威懾性武器。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迅速提供此類武器,並不會提出限制性條件,法赫德國王先後派遣兩名王室成員——駐美大使英語Embassy of Saudi Arabia in Washington, D.C.班達爾·本·蘇爾坦·阿勒沙烏地防空部隊英語Royal Saudi Air Defense司令哈立德·本·蘇爾坦·阿勒沙烏地兄弟——與中國秘密接觸。中方則由總參裝備部副部長曹剛川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等領導人出面接洽,但當時沙烏地與中國並未建立外交關係[2]

組建

經過多次談判,中國最終以35億美元的價格向沙烏地出口了36枚東風-3遠程彈道導彈、9套發射器和相關設備[3],並提供相應的基建,訓練,運行,維護,作戰顧問等服務。第二炮兵以「金輪工程公司」的名義為沙烏地在蘇萊伊邁和Al Joffer兩地組建軍事基地並派遣部隊輪駐。該項目系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海外軍事工程建設項目(1986年中國外匯儲備僅為20.72億美元)。由於沙烏地阿拉伯皇家戰略火箭軍不具備獨立發射導彈的能力,該基地事實上由中國軍人控制運行[4]

曝光

沙烏地軍方認為,從中國引進導彈一事如在1988年11月至1989年6月之間被披露,最符合他們的戰略利益。1988年3月,《華盛頓郵報》率先披露了沙烏地從中國購買了東風導彈的消息。此消息引起了美國和以色列的激烈反應。美國提出檢查這些導彈,但遭到了沙烏地的拒絕。美國後派遣菲力普·哈比卜作為總統特使與駐沙烏地大使英語List of ambassador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Saudi Arabia休姆·霍蘭英語Hume Horan面見沙烏地國王。會談不歡而散,法赫德國王對霍蘭大使的言行非常不滿,當面要求美方將其召回[5]。1988年4月1日,美國國務院召回了霍蘭大使[6]。4月6日,中國中央電視台轉播了中國外交部長吳學謙的聲明:「應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要求,我國政府已售出一些非核常規地地導彈。」[7]美國國務卿喬治·帕拉特·舒爾茨隨後出訪沙烏地[8]和中國[9],分別與法赫德國王、鄧小平主席舉行會談[10]。該軍事合作推動了沙烏地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2]

發展

東風-3型導彈過於老舊,漸漸不能滿足沙烏地的戰略需求。2007年,沙烏地通過金輪工程獲得了射程較近但精度更高的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11][12]。這項交易得到了美國的默許,中央情報局和沙烏地軍方進行了秘密會談,並派遣了兩名特工前往沙烏地核查,以保證這些導彈沒有裝載核彈頭的能力。中情局為此項目支出了約70萬美元的經費。然而此類導彈仍有改裝以裝載核彈頭的可能[13]。2014年,沙烏地在閱兵中首次公開展示了兩枚東風-3型導彈[14]

歷任領導

金輪工程指揮部部長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