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錳酸鍶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錳酸鍶鑭或錳酸鑭鍶(英語:Lanthanum strontium manganite,縮寫LSM)又稱鍶摻雜錳酸鑭,摻鍶錳酸鑭或鑭鍶錳氧(縮寫LSMO),是一種鈣鈦礦型氧化物陶瓷材料,化學式La1−xSrxMnO3,其中x代表鍶的摻雜水平。

結構
LSM為黑色固體,密度約為6.5 g/cm3,根據製備方法以及摻雜水平的不同,其密度也發生相應變化[1]。
LSM作為一種鈣鈦礦材料(結構通式ABO3),鑭(La)和鍶(Sr)原子占據A位點,錳(Mn)原子占據B位點。其可視作亞錳酸鑭(LaMnO3)中部分La3+被Sr2+取代的結果。由於是二價的Sr2+取代了三價的La3+,因此會產生額外的空穴來平衡電荷,並產生電子電導。
根據Sr摻雜水平x的不同,LSM的晶胞結構在菱方、立方和六方結構間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根據鈣鈦礦的戈爾德施密特容差因子(Goldschmidt tolerance factor)理論解釋。其中Mn元素的氧化態可以利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檢測Mn 2p3/2峰位置來測定[2]。
性質與用途
LSM最初是作為一種電子導體來使用,其遷移數接近1。通常用作商業化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s)的陰極材料,在高溫下有很高的電子電導率,且和SOFC常用的電解質材料釔安定氧化鋯(YSZ)在熱膨脹係數上能良好匹配[1]。
LSM的電子態相圖中有很多電子態,根據摻雜程度的不同呈現金屬-絕緣體轉變、順磁性以及鐵磁性[3],居里溫度約為350K[4]。也有報道稱其存在格里菲斯相(Griffith phase)[5][6]。LSM作為錳系鈣鈦礦,研究表明其具有龐磁阻效應[7]。當x=0.5和0.7時,LSM為鐵磁有序結構[2],在x約0.3時為自旋半金屬[8]。
因為其自旋半金屬性質,在自旋電子學領域有潛在運用。在居里溫度以上LSM會形成姜-泰勒極化子(Jahn-Teller polaron),並由此產生電子電導[4]。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