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閩北民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閩北民系(閩北語:閩北人,羅馬字:Mâing-bă̤-nêng,國際音標:[maiŋ˧˧ pɛ˨˦ neiŋ˧˧](建甌話讀音))是中國福建省北部內陸地區一個以閩北語為母語的族群,是漢族福建民系的一個分支,主要分布於今福建省南平市的閩江上游一帶,總人口約兩百多萬。廣義上的閩北民系還包括閩中語、邵將語的母語使用者,[1]分布於南平和三明兩地級市,共有四百多萬人。歷史上,這些縣市屬於閩北文化圈的建州轄境之內。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6月17日) |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15年5月6日) |
閩北人風尚習俗與人文性格較純樸敦古,以傳統農耕為主,自給自足。閩北地區在福建省各地中,經濟發展較為落後,且居民流動性較大,致使文化教育與人文事業缺乏穩定發展的持續力。[1]
閩北民系的來源有兩個:中原漢人的入遷和土著閩越人的漢化。南遷至閩北一帶的漢人與當地漢化的閩越人相互融合,形成閩北民系。閩北也是北人入閩時最先到達的地區。在宋、元期間,大量江西人遷入福建,使得邵武和將樂一帶的閩北人混有一定江右民系的血統。
Remove ads
名人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