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倫·霍華奈斯

亚美尼亚-苏格兰裔美国作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兰·霍夫哈奈斯
Remove ads

亞倫·霍華奈斯亞美尼亞語Ալան Հովհաննես,英語:Alan Hovhaness,1911年3月8日—2000年6月21日),亞美尼亞-蘇格蘭美國作曲家,20世紀最多產的「現在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1]他的官方作品列表編號到達了434號(包括67部有編號交響曲),而實際數量遠遠不止。

快速預覽 亞倫·霍華奈斯 Ալան Հովհաննես, 出生 ...

霍華奈斯被認為是最早有簡約主義傾向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風格雜糅了西歐傳統古典音樂作曲技法以及中古教堂音樂和亞洲各民族民間音樂的風格特點,相當澄澈優美。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

霍華奈斯出生於麻薩諸塞州薩默維爾,原名Alan Vaness Chakmakjian,父親是一位亞美尼亞族化學教授,母親是一位蘇格蘭裔美國女性。他從很小的時候起就對音樂有興趣,並且嘗試作曲。1930年代聆聽了印度音樂後對其發生了強烈興趣,並保持終生。他青年時代曾遊歷芬蘭,並與西貝流士見面[2]。因此他早期的創作,都帶有很強烈西貝流士的影子。亦因此,他受到一些同期的作曲家批評,特別是羅傑·塞欣斯,約於1930年代至1940年代,霍華奈斯燒毀了自己很多「早期」作品,就是因為塞欣斯尖酸的批評,令他對自己的創作有所懷疑而造出這樣的行為,有說法指,被燒毀的作品超過一千首,[3]但作曲家在及後一些訪問中指出,所指的「千首」,其實只是約千頁的樂譜,但他的確承認,當時是燒毀了不少早期的樂譜[2]

作曲生涯

霍華奈斯1940年代重啟作曲事業的時候,開始對故鄉亞美尼亞的音樂產生興趣。他在這個時期還參加了馬爾蒂努的大師班。1951年他定居紐約,從事創作。1955年,他的第2號交響曲《神秘之山》斯托科夫斯基指揮首演,大獲成功。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到印度夏威夷日本韓國等地進行文化考察旅行,這使他對東方音樂的興趣和了解更為深入,並更鮮明地反映在創作中。

作品

交響曲

霍華奈斯以創作交響曲最為人所認識,當中注有編號的多達67首,其中不少都有獨特的標題,其人文內涵相當豐富廣泛:

  • 第1交響曲「流亡」
  • 第2號交響曲「神秘之山」,他的成名之作。
  • 第5交響曲「短小」
  • 第6號交響曲「天國之門」
  • 第7交響曲「南迦帕爾巴特峰
  • 第8交響曲「阿周那
  • 第9交響曲「聖華坦
  • 第10交響曲「大力神瓦漢
  • 第11交響曲「四海之內皆兄弟」
  • 第12交響曲「合唱」
  • 第13交響曲「燃情之歌」
  • 第14交響曲「亞拉臘
  • 第15交響曲「銀色朝聖之旅」
  • 第16交響曲「伽倻琴
  • 第17交響曲「為金屬交響樂團而作的交響曲」
  • 第18交響曲「喀耳刻
  • 第19交響曲「毗濕奴
  • 第20交響曲「三次聖山之行」
  • 第21交響曲「埃奇米亞津
  • 第22交響曲「光之城市」(華語地區有時稱作「城市之光」)
  • 第23交響曲「阿尼
  • 第24交響曲「馬傑農
  • 第25交響曲「奧德修斯
  • 第28交響曲「亞美尼亞 II」
  • 第32交響曲「斷翼」
  • 第34交響曲,獨奏低音長號及絃樂團,近似協奏曲多於交響曲
  • 第35交響曲,繼第16交響曲後再一次加入韓國樂器
  • 第36交響曲,獨奏長笛及樂隊,為長笛演奏家朗帕爾(Jean-Pierre Rampal)所寫
  • 第38交響曲,為花腔女高音、長笛、小號及絃樂隊,當中女高音是由作曲家的最後一任妻子、日裔的富士原比那子(Hinako Fujihara Hovhaness)所擔任[註 1]
  • 第39交響曲「悼歌」,亦稱為吉他交響曲,因為當中有獨奏吉他
  • 第46號交響曲綠山山脈
  • 第47號交響曲瓦拉瓦拉,多水之地
  • 第48交響曲「仙女座之幻像
  • 第49交響曲「聖誕」
  • 第50號交響曲聖海倫火山」,繼第2號交響曲後另一首為人所認識的交響曲,是作曲家悼念1980年的火山大爆發,釀成67人喪生的作品。
  • 第52交響曲「織女星之旅
  • 第53交響曲「晨星啟明」
  • 第57交響曲「寒山
  • 第58交響曲「神聖交響曲」
  • 第60交響曲「阿巴拉契亞山脈
  • 第62交響曲「啊!讓人們不要忘卻這神聖的話」
  • 第63交響曲「潛鳥湖」
  • 第64交響曲「偉大神靈之鄉
  • 第65交響曲「阿爾查赫
  • 第66交響曲「冰川峰頌歌
  • 第67交響曲「山之頌歌」
Remove ads

其他

  • 絃樂團《哈利路亞及賦格曲》,作品40b
  • 小號及絃樂隊《聖額我略的禱告》,作品62b
  • 《尊主頌》,作品157
  • 木琴與樂隊協奏曲《版畫幻想[註 2](華語區則較常譯為《日木版畫幻想曲》),作品211
  • 《上帝創造鯨魚》,作品229
  • 兩首吉他協奏曲,作品325及394

個人生活

霍華奈斯一生中曾結婚六次[5],最後一任妻子是曾當演員,也是一名女高音的藤原比那子(Hinako Fujihara Hovhaness,1932-2022)[6],她創立了霍華奈斯藤原音樂出版社(Hovhaness Fujihara Music Co Inc),負責霍華奈斯中、後期大部份作品的版權及演奏權事宜。而他在六段婚姻中,只跟第一任妻子馬莎·莫特·戴維斯(Martha Mott Davis)誕下了女兒尚·南迪·霍華奈斯(Jean Nandi Hovhaness),她現時為一名古鍵琴演奏家[7]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