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項南
中共福建省委原第一书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項南(1918年11月—1997年11月10日),原名項道成,曾用名項德崇,男,福建連城人[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員會第一書記。
生平
項南是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朋口鄉(現為朋口鎮)文地村人,父親項與年是閩西地區的一名共產黨員。1929年,項南參加少年先鋒隊,任連城文坊蘇區少年先鋒隊隊長。1930年,隨地下工作的父母在南京和上海半工半讀。
1937年,抗戰爆發後,項南(化名項德崇)在福建長樂縣組織宣傳抗日的「明天劇詠團」。1938年,項南由福建省委宣傳部部長王助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10月,他在順昌縣發起組織「順昌抗敵劇團」並任團長。1939年11月,任閩清縣政府戰時民教工作隊隊長。1939年10月,先後任廣西桂林苗圃主任、青年科學技術人員協進會理事、成達師範教員。1941年6月,到達蘇北鹽城新四軍軍部,由中共華中局分配工作。1941年,在新四軍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1945年,先後任阜東縣政府秘書、阜東九區區委書記、阜東縣委宣傳部部長、蘇北第五分區專員公署建設處處長等職。
1951年,項南任青年團安徽省委書記、安徽大學(現安徽師範大學)[註 1]黨委書記。 1952年,任青年團華東工委第二副書記。 1954年,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7年,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58年9月被下放至北京市東郊農場(今崔各莊鄉一帶)參加勞動,次年被行政降兩級[2]:96。1961年經胡耀邦推薦,調任八機部辦公廳副主任,後任農機局局長。
1970年5月,恢復工作後,歷任一機部農機局局長,一機部黨的核心小組成員、副部長。
1976年,項南副部長率團赴美考察美國農業機械化。項南出訪過美國、德國、法國,每次出訪回來都給政治局講他出國的一些見聞,並提呈文字視頻報告,受到時任國家領導人的華國鋒的支持鼓勵。
1979年2月,任農機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0年,調福建省工作,1981年1月14日到達福州赴任[2]:369。歷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務書記、福建省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兼省軍區第一政委、中共福建省委書記,並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屆中央委員。在福建省委第一書記任內,項南在國家進出口委的支持下向科威特貸款,推動了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的建設[3],促成了廈門航空的成立[2]:154,也主導了中國內地首家中外合資家電企業福日電子的創辦[4]。
項南1981年提出「大念『山海經』,建設八大基地」的發展思路(八大基地即林業基地、海洋基地、經濟作物基地、牧業基地、輕工基地、外貿基地、科教基地、統一祖國基地),為此甚至向世界銀行貸款2億美元,始於1979年的福建養鰻業也在項南的推波助瀾下大力發展,福建省向世行貸款的2億美元中更有4000萬美元(當時相當於人民幣3.2億元)用於鰻業開發領域,形成莆田、福清、長樂幾個主產區[2]:199[5]。至1984年底,福建省林業、畜牧業、漁業、經濟作物和輕工業等五個生產型基地的總產值已達到115億元,比1980年增長53.7%。《福建省八大基地建設綱要》最終於1985年5月6日在福建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獲正式通過。
1982年,台灣海峽兩岸信眾自發重修湄洲媽祖祖廟,但險些以「湄洲島為沿海最前線」為由被拆除,項南為此要求莆田市「暫緩拆廟」,此後台海局勢有所緩和,項南在1983年媽祖誕辰期間更向當時恰好在福建視察的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請求重新修建媽祖廟,當場獲得楊尚昆的同意[2]:238-239。
此外,項南於1982年提出福廈高速公路的設想,但在省委遭遇極大阻力,項南因此被批評「不實事求是,太過超前,搞天方夜譚」[6],福建直至1989年才開始籌備修建高速公路事宜,此時項南已被調離福建省委,中國大陸首條開工的高速公路瀋大高速公路(1984年開工)亦已收費通車一年,福廈高速公路自身則延至1994年9月才開工,1997年12月15日先期開通泉州至廈門段,福州至泉州段則於1999年9月25日通車[7]。
1986年2月27日,因前一年的「晉江假藥案」(陳埭鎮涵口村一些村民將白木耳飲料包裝為感冒沖劑並仿造批准文號銷售)承受巨大壓力,項南從福建省委書記位置上蒙冤下台[8],政論作家高新認為這是陳雲、胡喬木等保守派對改革派代表人物的一次藉口打擊[9][10]。
1989年後,擔任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和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顧問、中國扶貧基金會首席顧問等職。1992年,被選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7年列席中共十五大。
1996年4月,項南因心衰並伴有室壁瘤,住進北京醫院100餘天。1997年11月10日晚10時許,項南在中國大飯店會見從印尼飛抵北京的僑領李尚大之子李川羽一行時因心臟病突發逝世,享年79周歲[2]:371[11][12][13]。
Remove ads
評價
項南逝世後,中共中央官方評價其「為共青團建設、農業機械化事業和福建省的改革發展及我國的扶貧工作傾注了全部心血,做出了突出貢獻」[14]。
當時已在福建工作滿12年的福建省委時任副書記習近平[註 2]在弔唁項南時表示「項南同志的去世使我失去了一位可以就教的良師,失去了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
曾於1993年至1996年擔任福建省委書記的賈慶林2008年10月在《滿江紅:憶項南同志》中褒揚項南「駭浪驚濤,從容渡,常存銳氣」[4]。
《南方周末》2008年改革開放30周年特刊曾將鄧小平、葉劍英、胡耀邦、萬里、任仲夷、習仲勛、谷牧、項南並稱為「改革八賢」[15][16]。
福建省海洋漁業廳原廳長楊有志2017年8月稱,項南「拉開了福建改革開放的序幕,對福建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7]。
曾任中宣部理論局局長的鄭仲兵表示,「事實上,項南不僅僅是屬於福建人民的,也是屬於全中國人民的,甚至是屬於全球華人的。很多海外華人都以項南為榮,以項南為驕傲。」[13]
Remove ads
家庭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