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颶風珊迪

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颶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颶風桑迪
Remove ads

颶風珊迪(英語:Hurricane Sandy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18L)是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第18個被命名的風暴。源於10月22日由加勒比海西部產生的擾動天氣,因其吹襲美國東海岸,造成嚴重損害而受到關注。由於颶風珊迪對美國地區造成巨大的災難,已遭除名。也是當年北大西洋第10個颶風、第2個強烈颶風。這場風暴成為有記錄以來覆蓋範圍最廣的熱帶氣旋之一(按直徑測量,熱帶風暴的風速超過1,150英里(1,850公里))。

快速預覽 形成, 消散 ...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10月20日一個熱帶擾動於加勒比海海域形成,10月22日國家颶風中心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稍晚升格為一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珊迪」(Sandy)。

隨後路徑朝北增強為一級颶風,10月25日凌晨登陸牙買加東部,出海後再度增強為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75公里),不久後再從古巴東南部沿海登陸,出海後減弱為一級颶風,在10月26日凌晨經過巴哈馬,總計造成69人死亡,10月27日凌晨減弱為熱帶風暴,28日再度增強為一級颶風,路徑往美國東海岸前進。[3]

期後,國家颶風中心所發佈的最佳路徑中,珊迪的強度被升格為三級颶風。

Remove ads

防災措施

傷亡

颶風珊迪造成美國、加勒比海地區及加拿大至少233人死亡。[1][2][4][5][6][7][8][9]

更多資訊 國家/地區, 死亡人數† ...

影響

更多資訊 排名, 名稱 ...

至少來自巴哈馬、加勒比海地區、加拿大和美國的108人已被證實因此次颶風死亡。此次颶風在美國地區造成的財物損失高達750億美元,僅次於2005年由颶風卡崔娜所造成的1080億美元損失。時值美國總統大選歐巴馬羅姆尼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都小心翼翼地應對颶風災情,但對於誰收穫了更多「政治紅利」,並非所有媒體都像《圖片報》那麼肯定。10月31日,多家機構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點是,歐巴馬和羅姆尼的支持率「極其接近」。[24][25]

2010年地震2010年-2011年海地霍亂爆發受災的海地仍在重建。截止10月29日,此次颶風造成的連續四日的降雨中,造成至少52人死亡,約20萬人無家可歸。[24]該國首都太子港的所有街道都已被淹,「整個國家的南部都陷入洪水之中」。[26]綿延在市區的難民帳篷或住房以及Cité Soleil街區或已被淹、或不斷漏水,而此情此景不過是今年早些時候颶風艾薩克來襲的重現。[27]聯合國警告持續的洪澇災害以及不衛生的生活環境可能導致兩年前的霍亂再次襲來,在2010年的霍亂中至少七千四百餘人死亡,60萬人感染。此外精疲力竭的軍隊可能讓海地無法即時應付各種緊急需求。[28]

在多明尼加共和國,颶風導致2人死亡。應政府表示持續的降雨會持續至10月27日,已有8,755人撤離。[29][30]由於部分路段積水嚴重,交通嚴重受阻。一名CNN的雇員估計聖多明各70%的街道出現積水。一些車輛被淹,一些卡車司機藉此收取車主5美元以協助拖出被淹車輛,但也不乏免費幫助他人的司機。[31]

由於珊迪所造成的嚴重破壞及人命傷亡,世界氣象組織通過將「珊迪」除名,由「莎拉」(Sara)取代。[32]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