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饒毅

中国生物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饒毅(1962年2月28日),男,江西省南城縣人,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中國生物學家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饒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千人計劃」發起人之一,為北京大學首位全球公開招聘的院長[2]。他也是未來論壇科學委員會發起成員、科學探索獎發起人。創建並運營非盈利性科普類微信公眾號平台「饒議科學」。

快速預覽 饒毅,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饒毅祖籍江西南城縣[3],1962年出生於南昌。

1978年畢業於南昌市第十中學。[4]1978年進入江西醫學院(現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學習,1983年獲學士學位。 1983年至1985年在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念研究生。1985年赴美留學,199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獲神經科學博士學位。

1991年至1994年任哈佛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博士後。1994年至2004年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1999年,與蒲慕明吳建屏魯白梅林建立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2000年,與吳家睿創立BIO2000研究生課程。同年,加入美國國籍。

2002年,與德國科學家施瓦茨創建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2004年,與王曉東鄧興旺建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2004年至2007年任美國西北大學講席教授。

2007年回到中國,在北大就職,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2011年放棄美國國籍[5]。2013年,卸任北大生科院院長[6]。2013年,任北京大學IDG/麥戈文腦研究所所長。2016年,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2018年,任北京腦科學中心主任。2019年6月25日,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於2025年3月卸任[7]

Remove ads

家庭

前妻吳瑛[8](1963年-2024年),分子生物學家,美籍華人。美國史丹佛大學留學,1991年獲博士學位[9],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B肝病毒的分子研究》(英語:Molecular studies of hepatitis B virus)。其博士論文開篇第八頁註明,"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martyrs of June Fourth, 1989"(「謹以此文紀念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的烈士」)[10]

現任妻子董建瑾[11](1968年-),律師[12]九三學社成員。1986年,北京文法學院法律系獲學士學位,1997年,北京大學法學院法理學獲碩士學位,2002年,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肯特法學院國際比較法碩士[13],2005年,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2006年,長江商學院EMBA。先後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務員,中國華翰集團公司內部法律顧問,觀韜律師事務所律師、合伙人、高級合伙人,秦川工具機華興證券獨立董事[14]

Remove ads

社會兼職

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主任、加拿大Gairdner醫學獎委員會成員。

學術貢獻

1997年,饒毅證明脊椎動物的雙眼來源於同一前體區域(眼形態發生場)。1999年,饒毅發現神經纖維導向的排斥性導向分子Slit,並發現Slit可以作用於包括白血球在內的多種細胞。解析了排斥性和吸引性導向蛋白發生作用的細胞內信號轉導機理。2004年後饒毅研究行為的分子和細胞機理。

言論和爭議

批判中國科研體制

饒毅公開建言改革中國科技體制,2004年與魯白鄒承魯聯名在《自然》增刊發表文章,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經費[15]。2010年,饒毅與好友施一公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在《科學》雜誌上聯合撰文[16],批判中國的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和科研文化問題。他們指出,儘管中國研究經費近年來持續以20%的比例增長,但這種增長沒有對中國科學研究應有的強大起到促進作用,現行的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他們認為,中國必須打破研究經費管理中的各種潛規則,建立健康的研究文化,一個簡單但非常重要的起點是所有新的研究經費必須基於學術優劣分配,而不能依賴私人關係。[17]

預測諾貝爾獎得主

2002年,饒毅評論了21項值得諾貝爾獎的工作,其中9項已經獲獎[18]

2008年10月6日,饒毅在個人的科學網博客發表〈美妙的生物螢光分子與好奇的生物化學家〉一文,介紹下村脩錢永健等人的成就。饒毅主張下村脩應該獲得諾貝爾獎,但很可能遭到諾獎委員會忽略[19]。兩天後,文章介紹的下村脩、錢永健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落選2011年中科院院士引發爭議

在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中,施一公和饒毅兩個學界明星雙雙落選,引發了輿論對中科院的質疑。2011年12月9日,在新增院士名單出爐後數小時,饒毅便發表了一篇標題為《解剖「逆淘汰」社會現象的一隻麻雀》的4000餘字博文[20],為施一公的落選鳴不平。饒毅認為,中科院在院士評選中,重視的不是學術水平、年齡、學術年資、在國內科學貢獻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頭排隊時間的長短」。饒毅當時宣布不再參選院士[21]。而後,施一公在2013年院士評選中當選中科院院士[22][23]

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2019年11月29日,傳言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李紅良裴鋼耿美玉造假[24],饒毅回應稱「沒有發出,有過草稿」[25]。2021年1月21日,科技部發布調查結論,指三人的論文均未發現有造假,但李紅良和耿美玉的論文存在「圖片誤用」[26]。同日,饒毅向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正式舉報裴鋼的1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27]。1月26日,道德委公開發布處理意見稱,鑑於聯合工作機制對該論文已有明確調查結論,對涉及論文的舉報不再進行調查[28]

建議取消張文宏的博士學位

張文宏博士論文涉嫌抄襲的調查結果公布後,饒毅就調查結果發表評論,認為應該取消張文宏的博士學位[29]

對武漢病毒所所長專業水平的質疑

2020年2月,在武漢新冠疫情的關鍵時期,網傳饒毅直接致信中科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認為他夫人王延軼擔任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不合適。因此,饒毅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她辭職,以免耽誤了科學院[30]

社會貢獻

  • 2020年5月30日,由韓啟德、饒毅及饒毅夫人董建瑾等聯合發起的科學和醫學公共傳播「基石獎」正式啟動,首期募集資金100萬元,分別由饒毅、董建瑾夫婦和王立銘、沈玥夫婦各捐贈50萬元[31]
  • 2021年8月,高科技生物製藥企業北京原基華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原基華毅)宣布完成A輪融資。原基華毅成立於2018年8月,原基華毅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饒毅,法定代表人為董建瑾[32]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