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製造 (電影)

香港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製造 (電影)
Remove ads

香港製造》(英語:Made in Hong Kong)是香港導演陳果拍攝的第一部獨立電影,為「九七三部曲」的第一部,其餘兩部為《去年煙花特別多》及《細路祥》。電影由劉德華投資及監製,只以五十萬港幣成本及五名工作人員拍攝,拍攝所用的膠卷皆為過期貨或由其他電影公司捐贈的「片尾」,演員亦全為業餘性質,1997年10月9日上映,大獲好評並收穫多個獎項,使香港電影界重新審視獨立電影製作對其發展之重要性。該片被選為代表香港角逐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但未獲提名。在2005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票選為「最佳華語片一百部」第三十六名[2]

快速預覽 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 基本資料 ...
Remove ads

劇情

本片表現的是幾位問題少年在沙田瀝源邨發生的幾段慘烈而失敗的青春故事。阿珊,一個受到情傷後最終選擇留下兩封遺書從高處跳下自殺的女中學生;中秋,一個由於家庭父母的原因而淪為好勇鬥狠的街頭小混混;阿屏,一個身患腎病絕症的頻死少女;阿龍,一個總被人欺負但也一直被中秋罩著的弱智男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幾位缺乏社會人情關愛的邊緣少年男女們。

中秋與母親相依為命,秋父在外面包養有一個年輕女人還生有孩子,這讓阿秋對其父十分憤恨,阿秋想去暴力教訓其父被母勸阻。阿秋有一個好友叫阿龍,由於阿龍弱智所以常被別人欺負,阿秋則常幫阿龍打抱不平教訓那些欺負阿龍之人。一次阿龍撿到兩封沾染血跡的信,這是為情跳樓自殺的女中學生阿珊分別寫給男老師和她父母的遺書

阿秋替大佬榮少收帳時結識了欠債者的女兒阿屏,阿屏與母親住在一起,這些債都是整日躲在外的屏父借的。阿秋看過阿珊的遺書後夜晚經常會夢到阿珊自殺流血的場景並夢遺。身患重病的阿屏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主動提出跟阿秋交往做朋友,而阿龍看到阿屏常會流鼻血,並對她身上的氣息非常敏銳。阿秋、阿屏和阿龍找到阿珊就讀的學校,將一封遺書交給了王姓男老師手上,可是該男子沒看信就直接把它撕碎了。之後三人又去阿珊家通過窗戶看到了阿珊的遺像,阿屏因此傷心流淚把自己身患重病之事告知了阿秋,秋內心對屏漸生情意並想花錢幫她治好腎病

司機阿強是阿秋的好友,強的女友李女士是名社工,在李女士的介紹下阿強和阿秋等人簽署了器官捐獻同意書。一次肥陳帶人到屏家收帳要債,阿秋為了阿屏而對肥陳動了手打傷陳,因此埋下仇恨。看到混混阿秋正與自己的女兒交往,屏母提出反對。秋向大佬榮少借錢2萬元,榮少提議阿秋為他做事(販毒),不過阿秋沒同意。後來阿秋就偷他媽的錢,被發現後受到母親責打並怪他沒有正經工作。在強的陪同下,秋找到一家刀具店工作。阿龍被三個中學生追到廁所里欺負並打傷,秋發現就立即教訓了那些學生,後來還幫阿龍洗澡和止血。

阿秋母離家出走留下封信,秋看到後就拿刀去找他爸出氣。秋在公共衛生間方便時看到一個中學生用刀砍斷了學生父親的一隻手。殘忍畫面和悽慘叫聲令阿秋作罷不再去找父親。阿屏住院期間秋和龍去陪她,一次三人外出去墓園尋找阿珊的墓地並大聲呼喊阿珊的名字。屏出院後秋去屏家找阿屏想送錢(從榮少那裡拿的)給她,發現屏母的臉被肥陳打傷。秋就帶人去找肥陳報復,結果沒找到對方。

秋接受榮少任務要用槍刺殺一個人,結果沒有成功。後來阿秋卻被肥陳派來的一個人刺傷並因此住院一個多月。出院後秋從屏母口中得知阿屏上個月因病死在了阿秋病床身邊,阿秋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將屏家的電視機從樓上摔下。電話中阿秋得知阿強與女友李女士結婚之事。

得知阿龍是因為為榮少販毒失敗而被榮少槍殺而死,阿秋就帶槍去找榮少射殺之為阿龍報了仇。之後他又去找肥陳報仇,跟蹤對方到了小巴上開槍殺了肥陳,自己也因此受傷。在將阿珊的另一封遺書交給她父母后,最終他來到了阿屏的墓碑旁開槍自殺。

Remove ads

角色

演員 角色 人物簡介
李燦森 屠中秋/阿秋 痛恨其在外養小老婆的狠心父親,他經常由於夢到已經自殺死去的阿珊而常常夢遺,最後他為給阿龍報仇,槍殺了自己的大佬榮少,並最終選擇在阿屏的墓旁自殺而亡。
嚴栩慈 林玉屏/阿屏 身患腎病的絕症少女
李棟泉 阿龍 弱智男,對阿屏的氣味很敏感,並經常為她流鼻血。
譚嘉荃 許寶珊/阿珊 作為女中學生由於愛上男老師王永男,她在成為第三者後因承受不了感情的挫折選擇了自殺,兩封遺書分別寫給男老師和自己的父母,被阿龍撿到,最後中秋他們三人將這兩封信交給了那名男老師和阿珊的父母。
林潔芳 阿屏母親 由於他老公經常借高利貸且常不回家,所以要債的經常上門找她還錢。
周燕華 中秋母親 懦弱的婦女,聽任老公在外面包養情婦而無能為力。
陳生 張少榮/榮少 中秋的大佬,最終因害死了阿龍被中秋槍殺。
陳達義 肥陳 因帶人找屏母要帳時被中秋打傷,兩人因此結仇。一次他派人刺殺阿秋,最後被阿秋槍殺身亡。
胡慧沖 雞仔強 中秋好友,司機
小鐘 李小姐 雞仔強女友,後兩人結婚,鼓勵年輕人捐贈器官的社工
Eric Lau 王永男 中學老師,阿珊愛慕的對象
阿丁 中秋之父 經常不回家,在外面包養有二奶
Jessica 二奶 秋父包養的女人,生育一個孩子
梁錢 刀鋪老闆 阿秋前去打工的雇主
Remove ads

製作團隊

  • 導演:陳果
  • 編劇:陳果
  • 監製:劉德華
  • 出品人:劉德華、楊紫明
  • 製作人:劉德華、余偉國
  • 剪輯: 陳果
  • 服裝指導:田木
  • 攝影指導:柯星沛
  • 美術指導:馬嘉鈞
  • 現場收音:翁子忠
  • 動作指導:陳中泰

軼事

1997年,《香港製造》未能入選香港國際電影節,影評人舒琪也曾為此向當時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藝術總監李焯桃查詢,舒琪記得當日李焯桃評價《香港製造》是一部「粗」的電影。2017年,《香港製造》修復版完成,成為電影節的重頭節目,舒琪不滿電影節方面沒有承認當年錯誤將《香港製造》拒諸門外,「現在過了很多年,它得到應有的榮譽時,然後你來抽水。」陳果重提事件時則說:「當年係97年,一部九七戲,議題咁大都唔入圍,我覺得係電影節嘅污點。」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回應是「陳果導演的《香港製造》於九七年上映,是一部低成本製作及起用非職業演員的地道作品,亦是其中一部最能表現當時社會時局與港人心態的港產電影。影片今年剛剛完成修復,適逢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令它成為最適合香港觀眾重溫的經典港片。」而李焯桃則解釋:「《香港製造》20年前雖沒有入圍電影節作公開放映,卻獲安排特別放映供外國策展人及影評人觀賞,翌年亦入圍電影節『香港電影面面觀97-98』環節。《香港製造》和所有入圍本屆電影節的電影一樣,獲選都是基於集體決定,一部電影於何處修復,從來不在考慮範圍之內。」[3]

陳果後來則表示,「電影完成後,沒被香港國際電影節選上,而是安排放映給外國媒體和策展人看,卻錯有錯著,幸好香港沒選,才有機會去盧卡諾,要是在香港做了世界首映,就很難入選其他影展,到了盧卡諾影展,才知道電影的影響力那麼大。」[4]

Remove ads

獎項及提名

更多資訊 頒獎典禮, 獎項 ...
Remove ads

榮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