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丁·沃爾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丁·沃爾夫(英語:Martin Wolf, 1946年3月16日—)是一位英國經濟評論家和記者。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1]
生平
1946年出生在英國倫敦,父親是奧地利猶太劇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從維也納逃到了英格蘭。[2] 母親是荷蘭猶太人,在猶太人大屠殺中失去了將近三十位親人。[3] 他回憶道:自己家庭背景讓他擔心極端性政治,也激勵他對經濟學的興趣,認為經濟政策的失誤是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之一。[2] 他在1970年代前是工黨的支持者。[3]1967年考入牛津大學基督聖體學院,最初學習古典學爾後轉入哲學、政治學及經濟學課程。[4] 本科畢業後進入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1971年拿到經濟學碩士學位。他表示自己不想讀博士,因為不想成為學者。[3]畢業後進入世界銀行的青年學者項目,1974年成為一名高級經濟學家。他對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執掌下的世界銀行頗為失望,觀點也轉向右傾和自由市場模式。[2][3]
1981年離開世界銀行在倫敦一家貿易政策研究中心擔任主管,1987年加入英國《金融時報》,1990年成為助理編輯,1996年成為首席經濟評論員。2000年代末之前,他是全球化和自由市場的頗具影響力支持者。
Remove ads
著作
- 《轉型與衝擊:馬丁·沃爾夫談未來全球經濟》,中信出版社,2015年5月,ISBN 9787508650746
- '《下一輪全球金融》,中信出版社,2009年12月,ISBN 9787508617282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