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可福音第1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可福音1章是《新約聖經·馬可福音》的第一章。它的首節「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直接表明了馬可的信仰。
不過,由於在通用希臘語中沒有冠詞,有些人建議將1章1節的ιησου χριστου υιου του θεου翻譯為「神的一個兒子」。羅伯特·米勒的翻譯是「耶穌受膏的好消息」[1],依據是 χριστου 意為「受膏」,而短語 υιου του θεου 並未見於少數早期見證人,「開始」可以指這卷書的開始,也可以指下一節[2],或者耶穌事跡的開始,因為馬可福音只是開始描繪耶穌的生活,並沒有記載他完整的傳記[3]。
馬可說他是受膏的,等於宣告耶穌是彌賽亞,大衛王的繼承者。馬可總是使用源於希臘文譯文的「基督」,卻從不使用「彌賽亞」(史特朗號碼G3323[失效連結],源自於亞蘭文「彌賽亞」的希臘語音譯)。「神的兒子」這個表達在「猶太人的王」案件中等同於一位政治性的彌賽亞,但是也可以理解為神性的表達。[4] 在馬可福音中,直到馬可福音 15章39節百夫長之前,只有反對耶穌的魔鬼才如此稱呼耶穌。好消息可以指關於耶穌的消息,或者來自耶穌的消息,或者耶穌就是那好消息,或者以上建有。[5]
Remove ads
施洗約翰

在2節和3節,馬可引用以賽亞書的預言;「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的」。但是這段引言與現存的各種以賽亞書版本都不完全吻合,包括後來發現的死海古卷。有些抄本中只寫道「在先知書中」[6]有人認為這可能顯示他沒有使用完整的猶太教聖經,而只是使用了一本引言摘抄。[7] 這段關於舊約聖經中有關耶穌好消息的預言應驗的引言看來是合成自 出埃及記、瑪拉基書和以賽亞書:出埃及記 23:20, 瑪拉基書 3:1和以賽亞書 40:3[8]。馬可認為這些就是指施洗約翰。
耶穌的受浸與受試探

從天上來的聲音稱耶穌為「蒙愛的」。這個用詞使它與《創世記》第22章參中的以撒相聯繫,在那裡,亞伯拉罕顯示他向耶和華的忠誠
隨後,聖靈立刻(Kai euthys,史特朗號碼 G2117)引導他到曠野,接受撒但試探40天。40是聖經中一個常見的數字,例如諾亞洪水是40天創世記 7章,出埃及記中,以色列人在曠野中40年,在《列王紀上》第19章第8節參,以利亞也用了40晝夜前往何烈山。
呼召四門徒



耶穌來到加利利,傳講「天國近了」(ēngiken)。
耶穌在迦百農和加利利之旅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