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來西亞博物館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来西亚博物馆列表
Remove ads

馬來西亞的現代博物館是搜集和典藏文物的非營利機構,對相關文物具有管理、研究保存英語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維護展示傳播教育等多項功能;而同屬文化部門的還有專門收藏、編目及保管文獻資料的圖書館檔案館

Thumb
吉隆坡國家博物館的壁畫裝飾,描繪了馬來西亞的歷史

有些博物館是座落在全新設計的現代建築物,另一些博物館的建築物則原先就是歷史遺蹟業主館長在保留遺蹟原貌的同時,將其改造成為一座博物館。博物館服務的對象包括專家研究生公眾,絕大多數的博物館都對公眾開放參觀並收取入門費,但收費目的通常並不是為了獲取利潤,也不像藝術坊或畫廊從事文物的銷售;部份博物館會得到公開資助,提供完全免費參觀,或者是在特定時候提供免費參觀。

博物館的主題有考古歷史文化美術科學農業生態動物植物水族海事軍事交通等各種不同類型,國際廣泛的定義是將民俗村英語Living museum文物館美術館科學館水族館動物園植物園地質公園歷史建築群等也包含在內,總稱之為「博物館和文化機構」。整體而言,歷史與文化博物館的數量占大多數,藝術、科學與其他類型展覽館位居其次,動植物園和水族館占最少數。[a]

Remove ads

機構單位

馬來西亞博物館局

快速預覽 馬來西亞博物館局, 機構概要 ...

馬來西亞博物館局(Jabatan Muzium Malaysia, JMM)是聯邦政府的機構單位,隸屬馬來西亞旅遊、藝術和文化部英語Ministry of Tourism, Arts and Culture (Malaysia),負責管理聯邦屬下的博物館,並為州、機構和私人博物館提供專業建議。[2]

博物館局的歷史可以溯源至霹靂博物館(太平,1883年)、砂拉越博物館(古晉,1888年)和雪蘭莪博物館(吉隆坡,1906年),霹靂博物館和雪蘭莪博物館於1910年合併成為馬來聯邦博物館。1945年3月10日,雪蘭莪博物館的部分建築在盟軍空襲中被擊毀;1958年9月16日,博物館方面任命建築師在原雪蘭莪博物館的所在地重新設計一幢建築物,並於1962年1月2日在原址動工建設國家博物館[2]

1963年8月31日,國家博物館由第三任國家元首端姑賽布特拉開幕並對公眾開放。1978年,博物館由文化、青年和體育部英語Ministry of Culture, Youth and Sports (Malaysia)臨時移交給地方政府和環境部英語Ministry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Environment (Malaysia);1987年,博物館局移交回給旅遊和文化部英語Ministry of Tourism and Culture (Malaysia),該部門後來更名為文化和旅遊部英語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Malaysia),並於1992年再次更名為文化、藝術和旅遊部英語Ministry of Culture, Arts and Tourism (Malaysia)[2]

1993年3月11日,設立博物館和古物局(Jabatan Muzium dan Antikuiti, JMA)為法定官方機構;2006年3月1日,分開成為「馬來西亞博物館局」和「國家遺產局」兩個不同的機構單位。[2]

Remove ads

馬來西亞博物館協會

快速預覽 原名, 成立時間 ...

馬來西亞博物館協會(Persatuan Muzium Malaysia, PMM)是根據《1966年社團法令》(第335號法令)第7條文註冊的組織,並於1978年5月3日正式成立。[3]

博物館協會是一個專精於博物館學的組織,成立目的旨在聯繫、維持、提升、開展與博物館相關的社區活動,出版期刊傳播博物館學相關的知識和信息;通過協助博物館獲取更多的培訓和經驗,促進博物館與博物館之間的人際關係,提高馬來西亞博物館領域的專業性。[3]

博物館志工

快速預覽 原名, 成立時間 ...

博物館志工(Museum Volunteers)的概念源於2006年的一場聚會,幾位女性發起成立一個志工組織,以引導訪客參觀國家博物館,並進一步探索文物中蘊藏的知識價值。2007年4月19日,由博物館局總監拿督阿迪達哈馬來語Adi Taha正式推介啟動「馬來西亞博物館志工」(MVM)。[4]

第一期志工培訓課程於2006年10月舉行,課程包括馬來西亞文化遺產歷史的講座及其他相關資料,首批畢業生有15名學員,於2007年4月畢業。2010年,博物館局正式納入博物館志工並成立秘書處,同時更名為「博物館志工」(MV),並且將志工培訓計劃引入國家紡織品博物館英語National Textile Museum[4]

Remove ads

各州政府機構

馬來西亞13州有獨立的博物館管理機構,分別是:

  • 柔佛遺產基金
    Yayasan Warisan Johor, YWJ
  • 吉打州博物館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Kedah
  • 吉蘭丹博物館管理局
    Perbadanan Muzium Kelantan
  • 馬六甲博物館管理局
    Perbadanan Muzium Melaka, PERZIM
  • 森美蘭州博物館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Sembilan, LMNS
  • 彭亨州博物館管理局
    Perbadanan Muzium Negeri Pahang
  • 霹靂州博物館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Perak, LMNP
  • 檳城州博物館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Pulau Pinang
  • 沙巴博物館局
    Jabatan Muzium Sabah
  • 砂拉越博物館局
    Jabatan Muzium Sarawak
  • 雪蘭莪州馬來習俗和遺產管理局
    Perbadanan Adat Melayu dan Warisan Negeri Selangor, PADAT
  • 登嘉樓州博物館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Terengganu
Remove ads

學生啟發·博物館創新計劃

學生啟發·博物館創新計劃(Program Inspirasi Pelajar Inovasi Muzium, IPIM)是馬來西亞旅遊、藝術和文化部英語Ministry of Tourism, Arts and Culture (Malaysia)(MOTAC)、馬來西亞教育部(KPM)聯合推行的一項教育計劃。[5]

這項計劃迎合《2013-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發展計劃馬來語Pelan Pembangunan Pendidikan Malaysia (2013-2025)》(PPPM)的目標,是課堂戶外教學計劃(Pembelajaran Luar Bilik Darjah, PLBD)的其中項目,提供師生在學校之外的另一個戶外學習場所。這項計劃推廣小學D4至D6年級、中學T1至T5年級的學生在每個學期的階段,至少參訪一次博物館,目的是通過博物館內提供的學習環境英語Learning environment,使學生對學習歷史產生興趣。同時,這項計劃也鼓勵師範學院Institut Pendidikan Guru, IPG)和國立大專Institusi Pendidikan Tinggi Awam, IPTA)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期間,有系統地利用博物館進行創意教學英語Creative education活動,讓博物館成為師生教學Pengajaran & Pembelajaran, PdP)的支持系統。[5][6]

這項計劃分成兩個階段,每個階段預計推行兩年。第一和第二階段前期專注在歷史學科的核心課程,以及評估這項計劃所達成的效率,第二階段中後期將拓展到其他學術課程,及其參與未來的擴展性。[5][6]

Remove ads

相關政策及法規

國家文化政策

國家文化政策(Dasar Kebudayaan Kebangsaan, DKK)是1971年制定的國家政策,目的是通過馬來西亞文化塑造國民身份、加強人民之間的團結、培養和維護國家認同,以利於促進社會經濟和政治發展。

這項政策的3個基本原則是:一、以土著文化為國家文化的基礎;[b]二、其它文化可以適當地成為國家文化;三、伊斯蘭文化是構成國家文化的重要要素。[7]

國家創意產業政策

國家創意產業政策(Dasar Industri Kreatif Kebangsaan, DIKK)是一項針對多媒體文化藝術文化遺產發展而制定的政策,這項政策概述創意產業的需求、支持創意產業的增長,以實現更高質量的創意作品。[8]

政府資產管理政策

政府資產管理政策(Dasar Pengurusan Aset Kerajaan, DPAK)是在《全面資產管理手冊》(Manual Pengurusan Aset Menyeluruh)之中所實施的規定,它要求每個政府機構必須遵守相關原則,著重於以有系統整體的方式來管理政府資產,以實現資產能夠獲得最佳的收益。[9]

這項政策強調所有機構都有責任維護政府資產、保存政府資產的文化價值,並且不局限於有形的物質資產,也包含智慧財產權工業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等無形的非物質資產,鼓勵用電腦軟體、研究結果、書寫工作等方式保留有關的文化資產。[9]

主要法規

《2005年國家遺產法令》(第645號法令)是提供保護國家遺產、自然遺產、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法律;《2010年野生動物保護法令》(第716號法令)是提供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相關法律;《1986年圖書館資料存放法令》(第331號法令)是提供收藏、保存、編目圖書館資料的相關法律;《1951年費用法令》(第209號法令)是提供制訂收費標準的相關法律。[10][11][12][13][14]

沙巴根據的法律是《1977年古物和國家寶藏法例》(1977年第11號頒布令)和《2017年州遺產法例》(2017年第7號頒布令),以及砂拉越根據的法律是《1993年砂拉越文化遺產條例》(第6號條例)。[15][16][17]

各州及聯邦直轄區博物館列表

快速預覽

國際博物館協會將博物館定義為「一座具有永久性和開放給公眾的非營利機構,目的在於服務社區和促進社會發展,負責搜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有關的有形和無形文化遺產實證,以供教育、學習及觀賞之用途。」[c] 根據上述的定義,以下列出馬來西亞的博物館。

備註:一、 表示參與IPIM計劃的45所博物館;[19]二、「」表示已經歇業的博物館;三、博物館的管理者未必是建築物的產業擁有者,博物館所在地的產業權可能是由第三者擁有;四、「建設年份」表示建築物建造的年份,卻不代表該建築是作為博物館用途;五、「開放年份」表示建築物作為博物館用途對外開放的年份。

管理和收費方式

馬來西亞博物館的類型分為:馬來西亞博物館局屬下的聯邦博物館(Muzium Persekutuan);各州博物館局屬下的州博物館(Muzium Negeri);其他政府單位屬下的公共機構博物館(Muzium Institusi);非政府單位設立的私人博物館(Muzium Persendirian)。

馬六甲市檳城喬治市是有最多博物館的兩座城市,主要原因是馬六甲市於2003年4月15日宣布成為「歷史城」,並於2008年7月7日聯同喬治市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馬六甲海峽歷史城市,所以當地政府有責任保存歷史和文化遺產的完整性,不允許業主任意拆除歷史建築物、改變城市的景觀,因此將這些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改造成博物館,是將它們有效利用的一種方法。

博物館的收費方式不一而足,有些博物館開放給訪客免費參觀,另一些博物館則需要收取入門費。馬來西亞博物館局屬下的20所博物館是根據《2012年收費(博物館和展覽館)(馬來西亞博物館局)條例》[20]制訂的收費價格,其他博物館則是另有不一樣的規定。

 柔佛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吉打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吉蘭丹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馬六甲

紅屋博物館群(Unit Kompleks Muzium Stadhuys

備註:「†」單張門票可以參觀的6間博物館。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皇宮博物館群(Unit Kompleks Muzium Istana Kesultanan Melaka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海事博物館群(Unit Kompleks Muzium Samudera

備註:「‡」單張門票可以參觀的3間博物館。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民間博物館群(Unit Kompleks Muzium Rakyat

備註:「††」單張門票可以參觀的6間博物館。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其他博物館

備註:「†††」單張門票可以參觀的2間博物館。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森美蘭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彭亨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霹靂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玻璃市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檳城

檳榔嶼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威省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沙巴

西海岸博物館群(West Coast Museums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東海岸博物館群(East Coast Museums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內陸博物館群(Interior Museums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其他博物館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砂拉越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雪蘭莪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登嘉樓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吉隆坡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納閩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布城

更多資訊 名稱, 馬來名稱 ...

大學博物館

大學博物館是由大學學府經營管理的博物館,通常設立目的是為了輔助高等院校內的教學研究。馬來西亞的全國20所公立大學之中,其中有15所設立大學博物館,包括:馬來亞大學理科大學國立大學博特拉大學工藝大學瑪拉工藝大學國際伊斯蘭大學沙巴大學砂拉越大學北方大學蘇丹依德利斯師範大學英語Sultan Idris Education University馬六甲技術大學登嘉樓大學英語Universiti Malaysia Terengganu伊斯蘭理科大學英語Universiti Sains Islam Malaysia吉蘭丹大學英語Universiti Malaysia Kelantan[202]

華社文物館

約2010年左右開始,馬來西亞華社出現許多民辦的文物和紀念館,策展人通過設立平台來進行採集、培育、宣導、傳播和推廣文化創意的工作項目,以為保存本土華人民俗的文化記憶英語Cultural memory、傳承與發揚華人的傳統文化、建構馬來西亞華人對文化產業應具有的思考權,以及掌握馬來西亞華人歷史的詮釋權。[203][204]

同時,一些華文學校在圖書館之外另設有「校史館」,以保存華社辦學發展的歷史文獻、陳列學校在各時期的人文與歷史文物、展示師生教學的成果與榮譽,藉此作為學生品德和人文教育的基地,塑造學生熱愛自己的母校,更進一步熱愛自己的社區與國家。[205][206]

參見

註解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